小泉纯一郎为什么参拜靖国神社违反了日本宪法?

如果说小泉纯一郎为什么参拜靖国神社,应该是他为了迎合日本的右翼派别,也是为了多拉选票巩固他的执政地位的。日本人可能很多人都对中国怀有戒心,加上他们的整体媒体的不断蛊惑,看中国的目光都比较异样的(最近中日关系急剧变化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小泉纯一郎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坚持我行我素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迎合这些人的不愿说出口的心理的,而确实日本人也对他崇敬有加,所以小泉纯一郎在位时间最长。而且就现在来说,大多数日本人还希望他能再当首相。其实这也就是小泉纯一郎为什么参拜靖国神社的目的之一吧。

小泉纯一郎为什么要参拜靖国神社?

政治需要啊!要讨好右翼分子。在日本政坛和商人右翼还是多的。

日本人为什么坚持参拜靖国神社?有没有什么我们不知道得更深层次的原因?

参拜靖国神社

概述

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有历史、文化及宗教等因素,但参拜这种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国家 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女

级的神社,政治因素普遍被认为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例如有分析指出,小泉纯一郎的参拜就与日本遗族会的不断催促,换取日本遗族会的支持与选票有关。参拜靖国神社也同时被外界——特别是中国、朝鲜及韩国等二战中被日本侵略的国家,认为是日本领导人对右翼观点的认同,而不能对日本的侵略历史进行反省。 包括中国、韩国等曾受到侵略的国家认为,在当年联合国下决定之前,神社内并未供奉二次大战的战犯。而这近2000位战犯,包括东条英机等14个甲级战犯的牌位,乃于1978年10月秋祭时秘密安放。从此,靖国神社的性质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它的地位也应该被重新审定。部分人士更认为:“把这两千多名战犯的牌位迁入神社,表明日本官方对历史并未有作充分的反省。”二战后,日本天皇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自从战犯灵位进入神社被暴露后,迫于舆论压力,天皇自1979年后再也没有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首次参拜

第一次因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而引来外交危机的是中曾根康弘在1985年8月15日用日本首相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中曾根是第一个战后首相用日本政府首脑的身份来参拜。自此11年内再没有日本首相前往参拜,直到1996年的桥本龙太郎。对于这次参拜,日本社会的反对者认为国家首脑的参拜,“日本国民将会因自己的手正式抹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和战争犯罪而遭到来自世界的谴责。” 在2001年的竞选活动中,小泉纯一郎保证他会在“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但是由于中国和亚洲国家的外交压力,最终当选的小泉首相结果提前在8月13日参拜了靖国神社,以免显得对反对声音不敏感和轻视。但是由于中国的反日情绪还是很强,小泉在2001年10月8日到北京向中国表示他“衷心的歉意”。 此次参拜,有639名日本人和韩国人向大阪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判决首相参拜的行为违宪,并且要求停止参拜,并向原告受到侵害的宗教人格权支付赔偿。而支持者则也提起了诉讼,认为对靖国神社的侮辱使死者的遗属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参拜影响

但是小泉没有意识到,参拜靖国神社不论在任何时间都会有严重的政治后果。 靖国神社

比如2002年4月的再次参拜,令中国非常愤怒,以至没有邀请日本到北京参与2002年9月的中日关系正常化30周年的活动。同时,因为小泉纯一郎年年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两国领导人多年没有任何互访,出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局面。 2005年4月27日中国驻日大使王毅说,中国和日本在1985年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之后同意,日本高层领袖不再参拜这座神道教的神社,以换取中国不反对低层官员的参拜。 翌日,于1982年到1987年担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中曾根即称:“这是完全与事实不符的。”并且“正式否认有‘君子协定’的存在。”2005年5月23日,中国副总理吴仪以国内有紧急事务为由,无预警地取消了原定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会面,提前结束访日行程;但并未变更5月24日原定的访蒙计划。尽管中国官方否认此举与靖国神社议题有关,仍有许多人认为中国方面借此表示对小泉首相将再参拜靖国神社之发言的不满。日方认为取消会面此举严重违反了国际外交礼仪,中国官方并未就此道歉。大部分日本人,无论对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持赞成或反对意见,都认为这是日本内政问题,其他国家不应以任何行动予以干涉或企图干预。 小泉也自称参拜是基于个人信仰和日本的文化传统,别国不应该对此说三道四。这番话在日本国内也有很大共鸣。

编辑本段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记录

1945年8月18日: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在担任首相第二天就参拜了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一次)。 1945年10月23日:首相币原喜重郎在担任首相的当月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45年11月20日:首相币原喜重郎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1年10月18日:首相吉田茂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2年10月17日:首相吉田茂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3年4月23日:首相吉田茂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3年10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4年4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7年年4月24日:首相岸信介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8年10月21日:首相岸信介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9年 靖国神社开始祭祀“二战”B、C级战犯。 1960年10月10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1年6月18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1年11月15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2年11月4日:首相池田勇人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3年9月22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5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6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7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8年4月23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9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9年10月18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0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0年10月17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1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1年10月19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2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2年7月8日:首相田中角荣在担任首相第二天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3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3年10月18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4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4年10月19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5年4月22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5年8月15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这是战后日本首相首次在战败投降日参拜靖国神社。 1976年10月18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7年4月21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4月21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8月15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10月17日 靖国神社秘密开始合祀甲级战犯。(时值邓小平副总理访日、中日两国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前一周。)此举于翌年被公诸于世。 1978年10月18日:首相福田赳夫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9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9年10月18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80年 日本政府曾发表“正式见解”,称“不能否定首相以公职资格参拜靖国神社有违宪的嫌疑”。 1980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80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0年10月18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0年11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4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10月17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4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10月18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3年4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3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3年10月18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1月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4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10月18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1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4月22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8月15日 中曾根康弘首相在日本战败40周年之际参拜靖国神社。这是“二战”后日本首相首次以公职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94年,首相村山富市呼吁反省军国主义历史的同时,其内阁七成员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1995年8月15日,任村山内阁通产相的桥本龙太郎等8名自民党出身的内阁成员参拜了靖国神社。 1996年7月29日 桥本龙太郎首相以公职身份在自己生日当天参拜了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一次)。这是继中曾根康弘之后,日本首相时隔11年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1997年4月22日,“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223名成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后来成为日本首相的小渊惠三作为该会会长带头进行了参拜。 1997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 1998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和54名国会议员及议员代理人参拜靖国神社; 1999年8月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野中广务提出将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移出靖国神社,同时将靖国神社“特殊法人化”。 1999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和54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2001年8月13日 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这是日本现职首相时隔5年参拜靖国神社。 2002年4月21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2年12月24日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的私人咨询机构“追悼战没者暨纪念和平纪念碑等事项研究恳谈会”(简称“追悼、和平恳谈会”)提出最终报告,建议日本新建一个没有宗教色彩的、日本以及外国领导人均可拜谒的国立墓地,以纪念战争死难者并祈愿世界和平。 2003年1月14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4年1月1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5年8月14日: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及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参拜。 2005年10月17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5年10月18日:日本一百多名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2006年8月15日: 首相小泉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9年10月19日:日本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期间参拜了供奉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2010年8月15日:首相菅直人及其内阁不参拜靖国神社,而自民党及其欧洲极右翼分子首次参拜靖国神社。

参拜靖国神社 是什么?

参拜靖国神社意味着对侵略的认可和军国主义的认同。

首次因“拜鬼”引发外交危机:198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率内阁在日本战败40周年之际参拜靖国神社。这是“二战”后日本首相首次以公职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此次 “正式参拜”后,靖国神社问题就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外交问题。

扩展资料:

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供奉战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靖国神社曾经作为神风特攻队的出发仪式举办地。往往有日本二战退伍老兵在此举行各种悼念活动。身着二战时期日本旧军装,举行列队示威。

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中日甲午战争(1894-5年)、日俄战争(1904-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今存放着接近250万名为日本战死者的灵位,其中有210万死于二战,包括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国神社

关于日本参拜的议论文1000字

2001年8月13日:小泉第1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2年4月21日:小泉第2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3年1月14日:小泉第3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4年1月1日:小泉第4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5年10月17日:小泉第5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轻描淡写地说,靖国神社问题不会损害与亚洲邻国的整体关系,靖国神社问题“随着时光流逝,相互能达成理解”,他还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小泉明明知道,自己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后,中日关系进一步冷却,却故意在国际论坛上高调宣扬“友好”,试图把造成中日关系恶化的原因推到中国头上。

小泉这种不承认历史、不正视历史的举动不仅给今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增添了阴影,也引起亚洲各国的强烈不满。历史是不容抹杀的,曾亲历南京大屠杀的英国名记者田伯烈所着《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录》一书以大量珍贵照片、官方公函、文件以及当事人采访等,再次印证了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这一不容篡改的历史。

麻生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辩解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禁止以国家最高荣誉来祭拜为祖国献出生命的人,对他们表示敬意和感谢是理所当然的事。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早已有之,以前没有问题而现在却成为问题,使人感到“不对劲”。

靖国神社是个什么东西?那是日本近代史上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靖国神社内祭奠着14名双手沾满亚洲国家人民鲜血的甲级战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一再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而且,参拜的理由也站不住脚。小泉在参拜后曾说,靖国神社中供奉的人物已受到了惩治,已经没罪。其实惩处并不能改变其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事实。

小泉接连参拜,希望以此正式结束亚洲各国对日本侵略历史的记忆。同时四处宣扬文化分歧,把政治问题宣传为简单的文化差异,混淆视听,麻痹亚洲人民。在外国压力减少的情况下,大力在本国宣传,以使大部分爱好和平的日本国民转而支持军事大国化的主张。

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中国不能让步。让步就等于给小泉肆无忌惮的行为加分,就等于中国几十年对日政治外交的倒退,就等于违背了中国的民意。

小泉为什么老拜访靖国神社?

■日本右翼势力很强大,小泉作为日本右翼势力代言人,自然要迎合右翼的需要。 ■金权政治丑闻,使小泉的内阁支持率降到他上台以来的最低点,为了挽回自己的威信,小泉不顾一切地参拜了靖国神社。 ■小泉把参拜靖国神社当作保住他的执政地位的重要筹码,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都要服从他的执政地位。 2002年4月21日上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参拜了供奉包括二战甲级战犯牌位在内的靖国神社。而就在半年前,小泉首相还到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向中国做了的道歉、反省和许诺。时间再往前推,2001年8月13日,刚上任4个月的小泉就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执意参拜了靖国神社。上任刚刚一年,一方面两次参拜靖国神社,一方面信誓旦旦要和亚洲邻国修好,小泉何以肆无忌惮地如此作为?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马俊威。 人民视点记者:21日上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突然参拜了供奉包括二战甲级战犯牌位在内的靖国神社。此举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小泉此举有何背景?目的何在? 马俊威:一直以来,对于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小泉处在国内外压力的矛盾汇合点之上。对内,他要迎合日本右翼势力以及国内部分民众的支持;对外,他要顾忌中国、韩国等亚洲邻国的反应,尤其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也是日韩合办2002年世界杯。他又想参拜靖国神社,又想把影响降低到最小。这也是他之所以避开8·15而选择现在参拜的一个外在原因。 表面上看,小泉这次参拜和去年有所不同,没有事先大肆宣扬,没有向媒体透露,甚至连在韩国访问的日本防卫厅长官都不知道,这可能是迫于中国、韩国等邻国的压力,使得他不得不低调处理参拜问题,但实质是一样的,带来的后果是一样,小泉不顾亚洲邻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一再伤害战争被害国人民的感情,引起有关国家人民的强烈的义愤和谴责。 人民视点记者:从小泉上台至今才一年,他就两次参拜靖国神社。我们注意到,从他参选到当上首相到现在,参拜靖国神社一直是他的主张。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到底是什么促使他不顾国内外舆论的谴责,一意孤行呢?他是否会使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变为一种惯例呢? 马俊威:分析小泉执意参拜靖国神社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日本右翼势力在日本很强大。从自民党自1996年重新执政以来的历届首相来看,无一不具有较浓厚的右倾政治色彩。首先是桥本龙太郎,桥本龙太郎在当选首相之前是日本遗族会的会长,而且他上任后不久也参拜了靖国神社。第二个是小渊惠三,小渊惠三也曾经担任过日本遗族会的会长,他是在上任前才匆忙辞去这个职务的。他上台后大力推进战后总决算路线,向日本宪法挑战,他任职期间通过了日本历届政府想做而没做到的《国旗国歌法案》。森喜郎上台后,鼓吹天皇神国论。对过去的战争丝毫没有反省之意。小泉纯一郎也不例外,仍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言人。上台以后,打着改革日本、改革自民党的口号,但其做法与他的右翼前辈别无二致。 二是最近自民党内发生了一系列的金权政治丑闻,使小泉的执政地位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小泉的内阁支持率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据最新的舆论调查,小泉的内阁支持率已降到41%,这是他上台以来的最低点。小泉为了挽回自己的威信,所以不顾一切地参拜了靖国神社。 三是小泉认为日本的内政和外交是分离的。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保住执政地位,这是高于一切的。如果执政地位不稳的话,根本就谈不上外交如何做。九十年代以来日本走马灯似地更换首相。每一届首相的平均执政时间只有一年多一点,最短的只有两个月。所以说现在的日本首相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住执政地位,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都要服从他的执政地位。小泉把参拜靖国神社当作保住他的执政地位的重要筹码,因此无论周边国家如何反对,他都不会轻易放弃参拜靖国神社。 我个人认为现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还没有形成一种惯例。从1986年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参拜靖国神社至今,只有1996年桥本龙太郎和现任首相小泉了参拜靖国神社。在这期间,仍有八至九名日本首相没有在任职期间参拜靖国神社。 人民视点记者:今年是中日建交30周年。小泉此举对中日关系,以及日本与亚洲各国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 马俊威:尽管他采取了一些措施,想把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参拜了靖国神社肯定会对日本的亚洲外交带来不良的影响。中国和韩国在小泉参拜后马上作出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中方坚决反对日本领导人以任何形式、在任何时间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我们对日本领导人的此次行动表示强烈不满。日方的做法,只会损害日本自身的形象,使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更难赢得亚洲各国人民的信任。韩国也要求日本今后不要一意孤行参拜。 在日本国内,日本媒体也认为小泉的参拜会引起亚洲各国的强烈反对。日本的政界人物前干事长指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不仅仅是一个国内问题,也是涉及到跟亚洲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外交问题。用他的话来讲,小泉要参拜靖国神社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说法,尽量取得亚洲各国的理解。可以说,这是一个突然的事件,他的影响可能还会在今后的日子中逐渐显现出来。 人民视点记者:到4月26日,小泉上任已满一年。能否请您对小泉上任这一年的内政外交做一个评价。 马俊威:小泉上台马上就要满一周年了,从一年的政绩看可以说是无所作为。 小泉刚上台时,日本的国民、舆论界、政界都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他自己也是打着要改变自民党、改变日本的口号上台的。但是在实际中,人们看到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他的口号不绝于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小泉的金权体制没有多大的改变,却在最近几个月之内,金权政治丑闻不断出现,使小泉政权骤然生变。比如说跟他关系最密切的加藤宏一,日前由于涉嫌金权丑闻,开始是退党最后连国会议员的职务都辞去了,这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日本的参议院议长井上也被迫辞职。铃木宗男最终也牵涉到金权丑闻被迫辞职,导致现在的日俄关系都受到影响,很难取得重大进展。据最新消息俄罗斯总理访日也被迫延期,而且小泉预计今年访问俄国也很难成行。 小泉不仅是日本首相,还是自民党的总裁,他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造成的影响不仅是内政的问题,已经波及到外交层面。对小泉的评价也可以用另外四个字"外强中干"。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