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必争之地幽云十六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兵家必争之地幽云十六州是包含了现在的北京、河北、天津、山西等部分区域,这些区域就包含了北京的密云、顺义、延庆,河北的河间、任丘北、蓟县、蔚县、涿州、怀来、张家口,山西的应县、朔州东、大同,天津的部分区域等,它的面积达到了600多平方公里。
燕云十六州在古代分别是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 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这些地方都是兵家历来的必争之地,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的争夺,因为北方民族想要进入中原就需要经过燕云十六州,因此无论是中原地区还是北方民族侵略者,都想把燕云十六州纳入到自己的领土范围内。
五代十国时期,当时中原地区特别的混乱,到处都是战争,当时石敬瑭为了推翻后唐的权势于是向北方的辽国求助,让他们帮助他对抗唐军,以此达到自己称帝的愿望。辽国的帝王很快就答应了下来挥军南下,和石敬瑭的大军一块消灭了后唐。辽军还帮助石敬瑭登基为帝,建立大晋,然而辽国并不是纯碎的做好事,辽国想要燕云十六州作为报酬,石敬瑭很爽快的就答应了。燕云十六州的拱手相让,让北方的游民民族轻易的就可以进入中原地区,让辽国知道了它的好处,此后想要回来就更加的难了。
宋朝时期,宋军多次发兵辽国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奈何宋国的兵力实在是太弱了,几次战败之后,宋国就放弃了要回燕云十六州的想法。后来金国慢慢的发展壮大,北宋和金国一块联盟攻打辽国,因此燕云十六州短暂的归纳到了北宋。然而不久后金国就开始攻打北宋,北宋灭亡,燕云十六州到了金国的领土中,直至南宋被灭亡,燕云十六州都没有再回来过。
幽云十六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幽云十六州是现在的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
新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
战略价值
幽云十六州因其所处的地势多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且此地乃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分界线,而历朝历代为了抵抗游牧部落的侵扰,屡屡在此地修缮长城,可以说这个地方就是抗战的前线,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事实上,幽云十六州一直以来都掌控在中原王朝的手中。可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贼作父并提出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人的扶持下登基称帝建立后晋。公元938年,燕云十六州按照约定割予契丹,自此之后离开汉人的怀抱400多年之久。
宋朝建立后,武将出身的赵匡胤曾多次北伐意图收服此地,可是辽人在此数十年的经营,再加上幽云十六州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北宋根本不能与之匹敌。而为了应对来自北方辽国的威胁,宋朝统治者不得不在两国边界广泛种树,以此来阻挠辽国铁骑南下的步伐,可收效甚微。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曾率数十万大军移师幽州,打算一举收获燕云地区,结果也是以失败告终。公元1004年,宋真宗再次亲抵澶州北城,与辽国定下了停战和议,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澶渊之盟。
虽说双方有了几十年短暂的和平,可对于宋统治者来说收复此地的急切心态一直没变,以至于为此付出了灭国的惨痛代价。
公元1115年,女真人在辽国的后方建立金朝,金辽两国常年的会战又一次点燃了宋人收服此地的希望。数年后,宋金双方定下了“海上之盟”,相约两家联合灭辽后,宋拿回幽云十六州即可。
后来,宋朝在灭辽会战中曾一度占领了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可是在这个过程中金人也看到了宋军的腐败无能、不堪一击,遂临时变卦以‘张觉事变’为由大举南下,将徽钦二帝俘虏至金国,史称“靖康之变”,北宋覆亡。
就这样,幽云十六州在离开汉人统治455年后,直到1368年,在朱元璋的统治下才再度回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燕云十六州
古代六州是哪几个地方
古代六州是位于如今的西安。
古代六州指的是商州、同州、华州、耀州、乾州、_州。分别位于位于西安府城东南300里、西安府城东北280里、西安府城东200里、西安府城北130里、西安府城西北180里、西安府城西北350里。
古代,汉语词汇。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都属于古代。1840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近现代,1949年以后则为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