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据有关历史、地理资料记载,荆楚大地称作赤壁的有五处:汉阳、汉川、武昌、黄州和蒲圻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 。

1、蒲圻赤壁。《元和郡县图志》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一般认为,“蒲圻县西北”较为可信。

2、汉阳之说,出于南宋时盛弘的《荆州记》。

3、汉川之说,出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这两处正古称作赤壁,均非临江,并非火烧曹操战船之处。

3、黄州文赤壁,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有前、后《赤壁赋》而誉满神州。苏东坡把黄州赤壁误作赤壁之战的赤壁,也颇有一定的原因。黄州有赤壁,黄州西去六十里有个团风镇,又名乌林镇,两处地名的偶合。原诗为:“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人道是”表明并非是作者有意认定。苏轼在《赤壁赋》后记里有“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可见他是清楚的。

4、江夏赤壁,即今武汉嘉鱼县东北江夏区金口的赤矶山。《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

扩展资料:

发生地争议:

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

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qí]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蒲圻说。

赤壁之战意义:

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赤壁之战

火烧赤壁究竟在什么地方?

火烧赤壁是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赤壁之战的意义: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

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发生在现在的哪里

赤壁之战发生在现在的湖北省赤壁市。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孙权命周瑜、程普率3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溯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染疾病,初一交战,曹军败退,暂驻军于乌林地带,周瑜等人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周瑜采用部将黄盖的火攻之计,命其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又下令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又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

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尔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1.火烧赤壁里的赤壁在什么地方?是在湖北吗?

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南距市区38公里。在我国历史上,火烧赤壁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战争,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争。对子这场战争,很多文学作品都有描写,比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气象的角度来看,赤壁之战实际上是一场气象战,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气象要素是风,因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也流传开了。曹操是一代枭雄,难道不知道对方会用火攻吗?《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情节,在把船连起来的时候,曹操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但他说:“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冬时节,一段连续晴朗的天气之后,控制长江中游地区的地面冷高压逐渐改变北方干冷空气性质,空气变得又暖又湿,因而容易盛行东风,长江江面上的西北风也会迅速逆转为东南大风。紧接着,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冷暖空气交汇,形成大雨,东南风又会转为北风。这期间,东南风持续的时间不到12小时,往往被人们忽略,但这一规律被军事家掌握了。谁掌握了规律,谁就获得了天机。来源:少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