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盟起源于哪一年?是不是1973?
1946年9月,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提议建立 “欧洲合众国”其他人士的类似声明不断提出,1949年成立的欧洲委员会成为第一个泛欧组织。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整合欧洲煤钢工业的共同体,这两项产品是军事武器的必要原件,旨在约束德国。1951年4月18日,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及西德签署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接管鲁尔区的管理权并取消部分德国工业生产的限制,同时合作推动煤与钢铁的生产销售。[2]
虽然这两个新的共同体与欧洲煤钢共同体享有一样的法院及共同议会,但双方是互相独立的。新共同体的行政机构称为“委员会“(Commission),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最高总署”作区隔。欧洲经济共同体由华特·哈尔斯坦(Walter Hallstein)担任主席,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领导人则为路易斯·阿曼德(Louis Armand)。前者将发展会员国间的关税同盟,后者将整合核能部门。[2]
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
在防御(欧洲防卫共同体)和政治(欧洲政治共同体)共同体成立失败之后,各国领导人召开墨西拿会议,成立斯巴克委员会,并发表斯巴克报告。1956年5月29至30日召开的威尼斯会议承认该报告,并决议组织一个“政府间会议”。“共同市场与原子能共同体政府间会议”将焦点放在经济统合,并促成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署。[2]
1957年3月25日,六国外长在罗马签署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58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旨在创造共同市场,取消会员国间的关税,促进会员国间劳力、商品、资金、服务的自由流通。
1958年1月1日成立欧洲投资银行(The Europe
欧洲一体化
an Investment Bank),1959年正式开业。总行设在卢森堡。
1965年4月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吉恩·瑞伊(Jean Rey)主持合并后的第一届委员会。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1973年,丹麦、英国、爱尔兰加入欧洲共同体。其中法国试图限制超国家权力,并拒绝英国成为会员国,使得紧张情势逐渐浮现。
1981年,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
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
1987年7月1日,欧洲单一法案生效。
1990年6月起,欧洲多国签署《申根公约》,消除过境关卡限制,使会员国间无国界,1995年3月26日,《申根协定》正式生效。[3]
建立政治联盟
1990年4月,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联合倡议于当年底召开关于政治联盟问题的政府间会议。同年10月,欧共体罗马特别首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政治联盟的基本方向。同年12月,欧共体有关建立政治联盟问题的政府间会议开始举行。经过1年的谈判,12国在1991年12月召开的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上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其主要内容是12国将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将最终实行共同的防务政策。此外还实行了共同的渔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设经济货币联盟等措施。[2]
欧盟诞生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年2月7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设立理事会、委员会、议会,逐步由区域性经济共同开发转型为区域政经整合的发展。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三大共同体纳入欧洲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同时发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并加强司法及内政事务上的合作。1994年的欧洲议会选举,执委会
欧盟
提议雅克·桑特担任执委会主席,但其实他被视为第二选择。议会勉强批准桑特的任命案,但他所领导的执委会则获得强力的支持(416票赞成、103票反对)。[2]
1994年3月30日,奥地利、瑞典、芬兰和挪威的入盟协商完成。各国举行公民投票,除了挪威以外,其他各国均通过加入欧盟的提案。然而,挪威与冰岛、列支敦士登等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在1994年1月1日加入欧洲经济区。瑞士曾计划加入欧洲经济区,但遭到公民投票否决。隔年,《申根公约》正式生效,到1996年年底已扩展到近乎全欧盟会员国。1994年1月1日,欧洲经济暨货币联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进入第二阶段,成立欧洲货币管理局,1998年一月欧洲中央银行成立,1999年欧元开始运作,2002年1月1日,硬币与纸币开始流通,完全代替旧有货币。
1994年12月9日至10日,欧洲联盟12国和即将加入欧盟的奥地利、瑞典和芬兰的领导人在德国埃森就改进欧盟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和欧盟向东欧扩大问题达成一致。
1995年1月1日,瑞典、芬兰、奥地利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1996年12月14日,欧盟都柏林首脑会议通过了《稳定和增长公约》、《欧元的法律地位》和《新的货币汇率机制》的欧元运行机制文件。
1997年6月17日,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对《马约》修改和补充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同年10月2日,欧盟外长签署了该条约。
1998年3月12日,欧盟15国与申请加入欧盟的中、东欧11个国家的领导人在伦敦正式启动了名为“欧洲会议”的首脑定期磋商机制。[2]
1999年1月1日,欧盟正式启动欧元。5月1日,《阿姆斯特丹条约》正式生效。12月11日,欧姆赫尔辛基首脑会议通过了《千年宣言》,决定正式接受土耳其为入盟候选人并决定在2003年前成立欧盟快速反应部队。
二、瑞士是欧盟嘛
瑞士不是欧盟成员国。
欧盟国家有28个正式成员国,分别是:奥地利、捷克、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葡萄牙、马耳他、荷兰、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英国、立陶宛、塞浦路斯、匈牙利、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比利时、拉脱维亚、丹麦。
扩展资料:
瑞士曾经两次公投加入欧盟,但最终都被否决。 瑞士这个国家没有成立的年份并不长,瑞士联邦形成于1848年,而在此之前,瑞士只存在各个独立地区的历史,这些独立地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瑞士。
瑞士人自己说:“瑞士之所以成为瑞士,是因为有些德意志人不愿做德国人;有些法兰西人不愿做法国人;有些意大利人不愿做意大利人。”于是这些人一起成了瑞士人。
在欧盟布鲁塞尔的档案匣里,封存着瑞士1992年希望加入欧盟的申请。但因为民主的瑞士在1992年就此申请进行了一轮公投,结果是拒绝加入欧盟。
因此这份申请就冻结了20年。直到2016年,瑞士决定了结前尘往事,议会投票决定撤回加入成为欧盟永久成员的申请,有议员甚至表示只有“疯子”现在才想加入欧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洲联盟
三、瑞士属于哪个国家
瑞士本身就是个国家,和法国没有关系。
瑞士联邦,简称“瑞士”(英语:Switzerland),是中欧国家之一,全国划分为26个州。瑞士北邻德国,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伯尔尼是联邦政府的所在地。
扩展资料:
瑞士国土范围在史前是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凯尔特人曾经是欧洲中部的土著居民,他们的部落在公元前2世纪曾经扩展到今天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以及莱茵河流域的广大范围,在他们的全盛时期还曾经成功地攻占了罗马城。
1499年,瑞士同盟军队在士瓦本战争中战胜奥地利,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对其独立的认可,瑞士实质上已经独立。巴塞尔、沙夫豪森于1501年、阿彭策尔于1513年,先后分别加入同盟,联邦增加到13个州。
参考资料:瑞士-百度百科
四、瑞士在哪个国家
瑞士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瑞士联邦,简称瑞士,是中欧国家之一,全国划分为26个州。瑞士北邻德国,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伯尔尼是联邦政府的所在地。
瑞士历史上曾有雇佣兵制度,后来才改采武装中立。11世纪受神圣罗马帝国统治。1291年8月1日,乌里州、施维茨州和下瓦尔登三个州在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中秘密结成永久同盟,此即瑞士建国之始。
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此后瑞士从未卷入过任何形式的战争。1848年制定宪法,设立瑞士联邦委员会,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但同时也参与国际事务,许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都设在瑞士。
扩展资料:
瑞士夏季不热,冬天很冷。但是地理位置与多变的地形又造成当地气候的多样性。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自西向东, 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局部高海拔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瑞士全国年平均气温为8.6℃。中部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0℃左右,山区以外的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
山区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 海拔2500米的森蒂斯7月平均气温仅有5℃。但在山谷地带冬季易形成逆温现象。方位对局部地区的气温也起一定作用,朝南的山坡比谷地和朝北的山坡温度要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