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市是哪个省
建宁县是福建省
建宁县,福建省三明市下辖县,南唐中兴元年(958年)置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位于武夷山脉中段,东接泰宁县,南邻明溪县、宁化县,西北与江西省南丰县、广昌县、黎川县接壤。
建宁县境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金铙山海拔1858米,是福建境内高峰、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建宁县主要交通干线有207、309省道公路以及京福高速建泰高速连接线、昌福铁路。
建宁区号多少?
三明市建宁县的区号:
0598
建宁县,福建省三明市辖县,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介于北纬26°32′-27°06′,东经 116°30′-117°03′之间
建宁县人口多少
建宁县人口:14.43万
建宁县
(福建省三明市下辖县)
建宁县,福建省三明市辖县,古为绥安县,唐乾元二年建镇,南唐中兴元年(958)置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介于北纬26°32′-27°06′,东经 116°30′-117°03′之间,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闽西北、武夷山麓中段。建宁是台湾首尊肉身菩萨慈航法师的故里,在千年古刹报国寺建有慈航菩萨纪念馆。
建宁地质结构形成于26亿年前,由茫茫海底抬升为陆地并逐步向泰宁、宁化等周边延伸,地质学定名为天井坪地貌,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一块陆地,历史久远的这块华厦古陆,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条件,境内世界地质公园金铙山主峰白石顶为福建第二高峰(海拔1858米),具有典型的花岗岩石蛋地貌。年降水量1822毫米,年均气温16.8℃。有云母、瓷土、稀土等矿藏10余种。主要交通干线有207、309省道公路以及京福高速建泰高速连接线、向莆铁路建宁段,规划过境的铁路有浦建龙梅铁路。游览胜地有金铙山、高峰古道、闽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古迹有千年古刹报国寺等。
建宁是“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中国无患子之乡”和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建莲素有天下第一莲的美誉,已有千年种植历史,是历代皇家贡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建宁黄花梨被评为中华名果和福建省名牌农产品。建宁是福建省最具规模、最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业县之一,年种植莲子、种子、梨子分别稳定在5万亩、5万亩、11万亩以上。建宁县还是福建省的母亲河闽江的发源地,亚洲最大的薄型纸生产基地和中央苏区县之一,享受西部地区政策优惠待遇。
建宁市是哪个省的城市?
没有建宁市只有建宁县,建宁县为福建省三明市下辖县
建宁县地处闽赣边界、武夷山麓中段,全县辖4镇5乡、92个行政村、7个社区,县域面积1718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是著名的中国建莲之乡、黄花梨之乡、无患子之乡、梨产业龙头县和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
建宁是闽地之母、古老陆地。地质结构形成于26亿年前,是八闽大地的起源地,地质学定名为天井坪地貌。建宁是闽水之源、灵秀之地。福建“母亲河”闽江发源于此,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连续四年入闱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是休闲安养的“天然氧吧”。
扩展资料:
地形地貌
建宁县境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四周高山环抱,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7.4%,平原、盆谷仅12.6%。地形四周高中部低,呈阶梯状下降,表现为明显的层状地貌特征。县内最高峰白石顶海拔1858米,最低处大源、器村海拔290米,相对高差1568米。
气候
建宁县地处中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又有大陆性山地气候特点。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16.8℃,年积温4900-5069.7℃,极端最高温39.9℃,极端最低温-12.8℃,夏季气温日较差达11℃以上。
水文
建宁县内溪河总长达1005.9千米,主要溪河有13条,其中濉溪及其11条支流属金溪水系,在袁庄注入金湖后,经将乐至顺昌,汇入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的富屯溪。台田溪属沙溪水系,为宁化水茜溪的上游支流,发源于金铙山南麓海拔950米处,是闽江的正源头。
建宁县有多少个多镇
全县辖4个镇、5个乡:濉溪镇(原名濉城镇)、里心镇、溪口镇、均口镇、伊家乡、黄坊乡、溪源乡、客坊乡、黄埠乡。
建宁县,福建省三明市辖县,古为绥安县,唐乾元二年建镇,南唐中兴元年(958)置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介于北纬26°32′-27°06′,东经 116°30′-117°03′之间,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闽西北、武夷山麓中段。建宁是台湾首尊肉身菩萨慈航法师的故里,在千年古刹报国寺建有慈航菩萨纪念馆。
恭州建宁在哪里?
恭州建宁在湖南省株洲市淦田镇。
建宁为古代地名,至少有四处郡县及府被冠以此名。公元214年,三国东吴定都建业,设县建宁,为建宁一词作为地名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古县城遗址位于今湖南省株洲市淦田镇。又有建宁县、建宁郡及建宁府。
公元214年,三国东吴定都建业,设县建宁,孙权割湖南县以东和醴陵、攸县沿湘江东岸地带置建宁县,筑县城于今湖南省株洲市。公元257年,建宁县城迁今株洲县淦田。晋时,又将建宁县城迁回株洲,在淦田镇以南1.5公里处的湘江东岸,至今尚存建宁古城基遗址。
建宁概况:
建宁历史悠久,史载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定居。在五代十国南唐政权时,黄连镇,今建宁县人陈岩率九龙军守土有功,朝廷表彰其为义宁军,其时隶属建州,因建州义宁军各取建宁二字而得名。在历朝历代建宁一直都是闽赣边界的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农耕文化底蕴深厚。
1950年2月建宁获得解放,隶属南平地区专员公署,1970年7月由南平地区专员公署划归三明地区专员公署,1983年7月三明改为省辖市,建宁为市辖县。建宁县地处闽赣边界、武夷山麓中段,地质结构形成于26亿年前。
建宁是八闽大地的起源地,海拔1858米的金铙山是福建境内最高峰,福建“母亲河”闽江发源于此,素有“闽地之母、闽山之巅、闽水之源”之称,也是著名的中国建莲之乡、黄花梨之乡、无患子之乡、梨产业龙头县和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
建宁是千年古郡,古为绥安县,公元958年置县。建宁历代名人辈出,如唐末工部尚书陈岩、晚清爱国诗人张际亮等,是台湾首尊肉身菩萨慈航法师的故里,现有“历史文化名村”上坪古村等数十处古迹,傩舞、宜黄戏等民俗保存完好。
以上内容参考 建宁县人民政府-建宁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