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洲第一人苏炳添的科学训练法秘诀到底在哪?
亚洲第一人苏炳添的科学训练法秘诀包括步幅变化与起跑脚的技术改进、国家队引入国外先进的生物学专家专门给队员做分析指导。
2015年的时候,苏炳添调整起跑的脚,因为2014年他还没有改起跑脚。以前是右脚在前,属于跨栏起跑的动作。14年年底冬训的时候把起跑的脚换了,现在是左脚在前面,跟普通的运动员一样,没有改之前,右脚在前的时候,14年跑100米是47步,但改了之后是48步。
国家队引入美国运动生物力学专家拉尔夫·弗农·曼,分析出苏炳添比理想中的模型在空中停留时间少了一拍,进而导致苏炳添在每一步落地时,脚掌离地的高度更高,角度也更大,从而损失了一部分向前的助力,因此损失了不少速度,这成为苏炳添难以再进步0.01秒的关键。而找出问题之后,苏炳添一步步跑进了9秒90大关,也一步步地靠近奥运梦想。
苏炳添跑出9秒83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半决赛的赛场上,中国飞人苏炳添跑出了创亚洲纪录的9米83的出色成绩位列小组第一强势进入决赛,成为了第一位进入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赛后,中国田径英雄刘翔以及一众权威媒体纷纷发文祝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
虽然在决赛上苏炳添仅以9秒98的成绩排名第六,没能进一步突破自我,但他的成绩已经为中国田径乃至亚洲田径创造了历史。
回顾百米大战的发展历程,会发现这完全是一项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冠军长期被欧美国家垄断,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这一项运动中似乎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中国更是从来没有人进入过世界大赛的100米决赛。同样的境况,还有110米栏,所以当时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夺冠,颠覆了全世界对黄种人速度的认知,也让中国田径收获了巨大的信心。
但相比110米栏的偶然性(存在栏杆,考虑的因素有更多),100米的存在似乎对“人类极限”这一词语有着更为深刻的解读,它不存在其他的直接障碍,比拼的只有一双腿以及直线奔跑的速度,每一毫秒的提升都是对超越人类速度极限的诠释。在100米的项目中,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是博尔特的9秒58,他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跑进9秒6内的运动员。
苏炳添此前的个人最佳成绩为9秒91,他曾在2018年的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马德里站和2019年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巴黎站两次跑出过这样的成绩,这也是在东京奥运会之前的亚洲纪录。
在此前的采访中苏炳添曾说过,9秒85,在外界看来几乎是黄种人在100米的极限了。但这一次,他直接把成绩提升到了9秒83,不仅打破了外界对于黄种人速度看衰的局面,更是以力压其他欧美强国短跑选手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出线,谁说黄种人比不过欧美选手?谁说中国人不能出现在100米的决赛上?苏炳添,就做到了!
二、苏炳添:人称亚洲飞人,32岁破亚洲纪录,曾经却被体校拒之门外?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有一位短跑运动员,他拼尽全力,仍未登上领奖台,但他却凭借9秒83的成绩,成为第一个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
这个成绩,一举打破亚洲纪录。他的名字在赛后轰动世界,是继刘翔之后,又一个封神的中国田径英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国人心目中的短跑英雄,却是一个超期服役的80后运动员,甚至几次想打报告退役。
不过幸好虽然伤痛、年龄等因素让他在训练中倍感压力,但他却从未放弃过心中的梦想。
他就是中国飞人苏炳添。
在短跑之路上,他为自己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苏炳添,1989年出生在广东中山古镇镇,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古镇镇特别重视田径运动,经常在村子里举办比赛,比苏炳添大9岁的表哥就是村子里的短跑冠军。
苏炳添和表哥的关系很要好,两人经常在一起追逐玩耍,有时候,苏炳添比表哥跑得还快。
上学后的苏炳添真正接触田径运动还是在初中,看着学校田径队员的专业训练,苏炳添也想加入。
无奈苏炳添个子低,达不到入队的标准,被教练拒绝了。为了加入田径队,苏炳添给教练展示了一个绝活,他以1米5高的身材,向上跳跃后可以摸到2米9高的门板。
教练惊讶到合不上嘴,随后如获至宝般地接收了苏炳添。
县城的 体育 学校,训练条件实在有限,连最基础的训练设施都不完善,现有的设备也都是破破烂烂。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苏炳添坚持每天早晨5点半就起床训练,一练就是一整天,每周六日天天如此,从未间断过,但他从来都没有抱怨过累。
经过教练专业的指点,苏炳添无论在技能上,还是在体能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他在学校、村里的各项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这也为苏炳添日后成为“飞人”打下坚实基础。
在比赛中捧回的一个又一个奖杯,大大增加了苏炳添的自信心,也让他更执著于短跑这条道路。
但是,教练说苏炳并添没有短跑运动员的天赋。
他个子只有172cm,短跑运动员最佳身高是180cm—195cm,当年中国另一飞人刘翔身高在189cm,短跑项目中,个子矮要失去许多先天优势。
再加上我国短跑事业相比其它国家而言,起步要晚一些,选择短跑作为终身事业的运动员少之又少,国际短跑赛事上我们从来没有进入过决赛。
年轻气盛的苏炳添偏偏不信这个邪,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短跑运动上创造出奇迹,让外国人看看我们的实力。
为了这个理想,苏炳添想去专业的体校进行学习和训练,但他去了几家体校,都因为他个子矮、年龄大被婉拒,现实将他打回原型。
刘翔从七岁就开始进行专业训练,而想入体校的苏炳添,这时已经15岁了。
眼看苏炳添的田径之路就要画上句号,这时候他人生中的伯乐出现了。
中山体校教练宁德宝看中苏炳添的身体素质和爆发力,想把他收为麾下弟子。
宁教练费了好大劲才说服体校的领导,破格把苏炳添招进来,然而,训练刚刚开始不到半月,苏炳添就吵着要回家。
中学时的训练和现在专业体校的训练相比,从运动量、技术上都简单很多。
体校要求学生6点就要起床开始训练,一上午的高强度练习,在中午短暂午休后,下午还要接着练,苏炳添被体校辛苦的训练吓住了,他不想跑步了。
他叫来父母想要退学,父母也不忍他受苦,便要把他带回家,宁教练实在舍不得这个好苗子,苦口婆心地劝说苏炳添和他的家人。
苏炳添的父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从宁教练的态度上,他们觉得是真心为孩子好,于是妈妈许诺给苏炳添100元零花钱,把他留在宁教练身边。
从此,苏炳添如开挂般,正式开启了属于他的“飞人时代”。
为了打破“个子小跑不快”的说法,宁教练为苏炳添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安心留下来的苏炳添,在宁教练的系统训练中受益匪浅,也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苏炳添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他明白自己的短板所在,总是认真完成教练的每一个训练方案,无论多苦从不喊累。
他对自己的饮食也很严苛,家庭聚会中,他不吃猪肉、不喝酒,甚至连饮料都不会喝。
他的自律和坚持,成为他人生路上的法宝,也为日后他成为亚洲飞人做好铺垫。
经过正规训练后的苏炳添,虽然伤痛不断,但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2006年,苏炳添在学校的推荐下参加了广东省运动会,这个不是专业运动员的选手,竟然以比冠军落后0.01秒的成绩,夺得比赛亚军!
这个成绩让广东省田径队的教练们大吃一惊,也为苏炳添进入省队铺就了一条阳光大道。
省队中高手如云,苏炳添先前的优势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发挥出来,训练成绩一直在中游徘徊。
成绩出不来,再加上日渐增长的年龄,苏炳添又一次产生了动摇,他怀疑自己的短板可能真的阻挡了短跑事业的发展。
眼看苏炳添的运动生涯又要画上句号,是队友的一句话让他再次燃起向前奔跑的斗志:
把目标定得低一点,每次就要求自己提高0.01秒,每年进步几个0.01秒,那夺冠不就在眼前吗?
为了0.01秒的突破,苏炳添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训练上,他除了在训练场上,基本上没有任何 娱乐 生活,不抽烟不喝酒,每天10点准时上床休息。
如此自律的生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很是难能可贵。
努力付出的结果,是收获一枚枚象征荣誉的奖牌:2008年,苏炳添在国内外比赛中,累计获得11枚金牌。
金牌代表着苏炳添的进步和实力,一年后,他走进国家队的大门,这个农村娃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步步走向田径运动的最高殿堂。
国家队有着全国最顶级的训练方案、设备和教练,苏炳添在这里还有着自己远大的目标,希望可以将成绩提高到9秒。
百米9秒是个什么概念?全球能跑出这个成绩的,只有区区几十人,亚洲至今还没有人能达到这个成绩。
9秒不仅是苏炳添的心愿,更是国家队的目标,为了让自己的运动员积累更多的国际大赛经验。
国家队斥巨资将运动员送出国参赛,与此同时还请来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田径教练来为运动员训练,这其中就有苏炳添的教练兰迪。
针对苏炳添的短板,兰迪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调整了他跑步时的整体节奏,对他整个身体机能进行了解并改善,加强他的爆发力。
2015年,经过苦练后,苏炳添征战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赛场上他以0.01秒之差,打破张培萌保持的10秒00成绩,成为第一位在百米赛道冲破10秒大关的亚洲运动员,这次比赛也被人们称为苏炳添的成名之战。
继此之后,苏炳添的职业生涯像是被命运打开了好运之门:
他两次闯进世锦赛决赛,与短跑名将博尔特这样的 体育 巨星同场竞技,就连亚洲人难于突破的9秒成绩,苏炳添也轻易打破,还多次在国际比赛创下9秒92、9秒91的亚洲纪录,成为国际著名运动员。
有报道说,一个短跑选手最大的年龄限度为28岁,苏炳添参加2021年东京奥运会时已经32岁。
在2021年的国内比赛中,苏炳添发现,参赛名单上的运动员内,他是唯一的“80后”,在以“00后”为主力的赛场上,他的年龄有些突兀。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苏炳添在本该退役的年纪,坚持自己的夺冠梦想,用实力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一切都不晚!
“我觉得我还能跑”,苏炳添怀揣着这句话,一直跑进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比赛中,以9秒83 的成绩,成为亚洲第一位站在百米决战现场的黄种人,又一次刷新了亚洲纪录。
这场让苏炳添封神的比赛后,他在网络平台发文:回头再看这场比赛,好多情绪都涌上心头,32岁了,当时外界有很多声音认为我的成绩很难再有突破……
然而,“超龄”苏炳添的名字成了中国优秀运动员的代名词,15岁开始练短跑,32岁才站上事业的巅峰,苏炳添庆幸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
苏炳添提高0.01秒的成绩,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追梦的人,总会跑着与梦想相遇,没有天赋就靠努力创造奇迹。
在接受一次采访中,苏炳添说到:
当运动员不就是这样吗?到了一个高度,就想要另一个高度。
人生没有捷径,所有的成功都是要靠自己干出来的,所以,你只管付出,命运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最好的回报。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从2008到2022,中国越发强盛,今天就带大家领略下冬奥会的中国风
复旦才子林森浩:毒死室友被判死刑,为何177名师生为他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