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6bit什么意思

演示机型:华为MateBookX系统版本:win106bit是16位元。bit,是信息的单位,中文音译为比特,比特,是二进制单位,1位(1bit),一个单元,可存储一个0或一个1;1bit相当于1个小房间,16bit,相当于16个小的房间,每个可存储一个0或1。以16bit为一个整体,记录声音的大小。

二、16bit音乐和24bit有何区别?

bit就是位的意思,24bit的音质要比16bit的好,

还有就是kbps,就是 是'码率'

就是一秒钟播放多少数据的意思...

越高音质越好,一般生活中见到的最高的就是WAV格式的,也就是CD,是1141kbps

我们常用到的,比如Mp3格式的一般为96 128 192  wma格式的96 128等.格式不同或者算法不同,同一码率音质也会不同.

在平常人里192kbps已经算的上高音质了.

拓展资料:

比特(BIT,binary system),计算机专业术语,是信息量单位,是由英文BIT音译而来。同时也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位,信息量的度量单位,为信息量的最小单位。在需要作出不同选择的情况F把备选的刺激数量减少半所必需的信息。即信号的信息量(比特数)等于信号刺激量以2为底数的对数值。L.哈特莱1928年认为对信息量选用对数单位进行度量最合适。

两个概念

1)计算机专业术语,是信息量单位,是由英文BIT音译而来。二进制数的一位所包含的信息就是一比特,如二进制数0100就是4比特。

2)二进制数字中的位,信息量的度量单位,为信息量的最小单位。数字化音响中用电脉冲表达音频信号,“1”代表有脉冲,“0”代表脉冲间隔。如果波形上每个点的信息用四位一组的代码表示,则称4比特,比特数越高,表达模拟信号就越精确,对音频信号还原能力越强。

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0或1就是一个位(bit),位是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其中8bit就称为一个字节(Byte)。计算机中的CPU位数指的是CPU一次能处理的最大位数。例如32位计算机的CPU一次最多能处理32位数据。

Bit,是Binary digit(二进制数)位的缩写,是数学家John Wilder Tukey提议的术语(可能是1946年提出,但有资料称1943年就提出了)。这个术语第一次被正式使用,是在香农著名的《信息论》,即《通信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论文之第一页。

参考资料:比特 百度百科

三、音频输出格式16 bits是什么意思?

MP3各项参数的意义 频率(如44100Hz),比特(如16Bits),码率(如128Kbps)

首先了解一下:音频采样

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采样率决定声音频率的范围(相当于音调),可以用数字波形表示。以波形表示的频率范围通常被称为带宽。要正确理解音频采样可以分为采样的位数和采样的频率。

16bit什么意思(音频16bit什么意思)

1.频率(如44100Hz):音频采样级别(音频采样频率)

采样位数可以理解为采集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这个数值越大,解析度就越高,录制和回放的声音就越真实。我们首先要知道:电脑中的声音文件是用数字0和1来表示的。所以在电脑上录音的本质就是把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反之,在播放时则是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声音信号输出。采集卡的位是指采集卡在采集和播放声音文件时所使用数字声音信号的二进制位数。采集卡的位客观地反映了数字声音信号对输入声音信号描述的准确程度。8位代表2的8次方--256,16位则代表2的16次方--64K。比较一下,一段相同的音乐信息,16位声卡能把它分为64K个精度单位进行处理,而8位声卡只能处理256个精度单位,造成了较大的信号损失,最终的采样效果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如今市面上所有的主流产品都是16位的采集卡,而并非有些无知商家所鼓吹的64位乃至128位,他们将采集卡的复音概念与采样位数概念混淆在了一起。如今功能最为强大的采集卡系列采用的EMU10K1芯片虽然号称可以达到32位,但是它只是建立在Direct Sound加速基础上的一种多音频流技术,其本质还是一块16位的声卡。应该说16位的采样精度对于电脑多媒体音频而言已经绰绰有余了。

2.比特(如16Bits):音频采样的位数

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

采样频率是指录音设备在一秒钟内对声音信号的采样次数,采样频率越高声音的还原就越真实越自然。在当今的主流采集卡上,采样频率一般共分为22.05KHz、44.1KHz、48KHz三个等级,22.05 KHz只能达到FM广播的声音品质,44.1KHz则是理论上的CD音质界限,48KHz则更加精确一些。对于高于48KHz的采样频率人耳已无法辨别出来了,所以在电脑上没有多少使用价值。

5kHz的采样率仅能达到人们讲话的声音质量。

11kHz的采样率是播放小段声音的最低标准,是CD音质的四分之一。

22kHz采样率的声音可以达到CD音质的一半,目前大多数网站都选用这样的采样率。

44kHz的采样率是标准的CD音质,可以达到很好的听觉效果。

3.码率(如128Kbps):码率就是比特率的另一种叫法,也叫位速

比特是二进制单位,就是字节,8位二进制为1比特。位速是指在一个数据流中每秒钟能通过的信息量。您可能看到过音频文件用 “128–Kbps MP3” 或 “64–Kbps WMA” 进行描述的情形。Kbps 表示 “每秒千字节数”,因此数值越大表示数据越多:128–Kbps MP3 音频文件包含的数据量是 64–Kbps WMA 文件的两倍,并占用两倍的空间。(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这两种文件听起来没什么两样。原因是什么呢?有些文件格式比其他文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数据,64–Kbps WMA 文件的音质与 128–Kbps MP3 的音质相同。)需要了解的重要一点是,位速越高,信息量越大,对这些信息进行解码的处理量就越大,文件需要占用的空间也就越多。

为项目选择适当的位速取决于播放目标:如果您想把制作的 VCD 放在 DVD 播放器上播放,那么视频必须是 1150 Kbps,音频必须是 224 Kbps。典型的 206 MHz Pocket PC 支持的 MPEG 视频可达到 400 Kbps—超过这个限度播放时就会出现异常。

四、1秒钟的双声道音频16bit量化、16KHz采样率,共多少个bit?为什么?

Hz(赫兹)是频率单位,其含义是每秒钟的次数。kHz中的k是千的意思,所以kHz就是千赫兹,所以16kHz就是16000Hz,按照我上文刚刚说的,意思就是每秒钟采样16000次。

bit(比特)称为“位”,一个位就代表一个二进制(0或1)的采样方式,16bit量化意思就是采用16位的方式来采样,每次采样的采样大小是16位。

每个声道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同时采样,所以双声道就意味着每秒钟上述采样量可以翻倍。

综上,答案就是16000 Hz × 16 bit × 2 × 1 s = 512000 bit。

算式里的s是秒的意思,注意这里的Hz与s这俩单位互相抵消,因为Hz本质上就是s的负一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