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文中"干"有哪些意思?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躯~。~线。
2.做:~事。说~就~。
3.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才。~员。~练。
4.方言,坏、糟:事情要~。
[ gān ]
1.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
2.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
3.关连,涉及:~系。互不相~。
4.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
5.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
6.涯岸,水边:“河之~兮”。
7.个数:若~。
8.没有水分或水分少:~燥。~旱。~枯。~柴。豆腐~。
9.枯竭,尽净:~尽。~杯。
10.徒然,白白地:~着急。
11.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
12.〔~将(jiàng)〕古剑名。
13.姓。
二、古文中"干"有哪些意思?
意思:
1、主干。举例:故枝不得大如榦,末不得强于本。——《淮南子·主训》
2、又。举例: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
3、主管。举例:光武即位,知湛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征拜尚书。——《后汉书·伏湛传》
4、干练。举例:邕善书计,强记默识,以干济见知。——《北齐书·唐邕传》
5、盾牌。举例:朱干玉戚以舞大武。——《礼记·祭统》。注:“朱干,赤盾。”
6、岸,水畔。举例:鸿渐于干。——《易·渐卦》。注:“干,水傍,故停水处。”
7、触犯,冒犯,冲犯,冲。举例:以干天祸。——《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扩展资料
组词:
1、干活[gàn huó] 花费体力或脑力做事,尤指苦苦地或努力地劳动。
2、能干[néng gàn] 有才能,会办事。
3、才干[cái gàn] 办事的能力。
4、精干[jīng gàn] 精明强干。
5、桢干[zhēn gàn] 中国古代筑土墙时用的木柱。比喻事物的根基或能担负重任的人。
6、贵干[guì gàn] 敬辞,问人要做什么。
7、干掉[gàn diào] 铲除;消灭。
8、干部[gàn bù] 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士兵、勤杂人员除外)。
9、骨干[gǔ gàn] 长骨的中央部分,两端跟骨骺相连,里面是髓腔。
10、树干[shù gàn] 树木的主体部分。
11、干流[gàn liú] 也叫主流。同一水系中所有支流汇入的河流。大河干流常分为上、中、下游。与“支流”相对。
12、干才[gàn cái] 办事的才能。
三、说一个人很“干”是什么意思? 应该不是台湾人或网络上理解的意思。
干=干,有点骂那个人很差劲的意思。
繁体字写不出来,第二个“干” 应该是繁体字。
四、在古代汉语中,“干”是什么意思?
我国的文字已经在几千年前就产生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古代人们说的很多词的意思都和现代的词义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这样的变化,也让现在的人在阅读古代的典籍书籍的时候,变得比较困难,如果想要读通古文,必须要学习古代词的词义。就比如在古代“干”字主要是形容有才能的人。而到了现代,干就变成了一个动词,是做的意思。那么关于在古代汉语中,“干”是什么意思?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干”的意思是才能、才干
在古代“干”这个词语,经常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或者是一个人的才能才干。比如在我国著名的古书《三国志》中就有这样的一句话“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在这句话中“干”的意思就是才能才干。在古代形容一个人有才能的时候,也会用“干”这个词。
二、“干”还有树干的意思
其次“干”在古代汉语中,其实还有树干的意思。比如在我国著名的古代书籍《淮南子·主术》中,就有“枝不得大于干”这句话,在这句话中“干”的意思就是树干。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树枝不能够大于树干”。
三、“干”的本意是武器
在古代,其实干的本意是武器,也就是古代人在打仗的时候使用的盾牌。比如在著名的诗句“干戈寥落四周星”中,“干”就是盾牌的意思。“干”这个词语的意思由先前的盾牌、武器这样的意思,一直引申,后来就引申出了很多不同的意思。
关于在古代汉语中,“干”是什么意思?以上是我的看法。你还知道“干”在古代有哪些意思吗?欢迎留言交流。
五、人干事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指好心做了一些事情,但是费力不讨好,没有人领情,有点类似好心办坏事吧!比如说你替朋友做了什么事情,费了很大的周折,但是反过来朋友不但不领情,还怪你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