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鱼有毒吗
老虎鱼有毒
因鳍棘端部具膨大囊状毒腺组织,毒性强,被刺后剧烈阵痛,有时持续数天,故老虎鱼有“海蝎子”,“虎鱼”等名称。中国福建沿海将此鱼煮汤,治小儿疮疖症。肉可供食用。
老虎鱼为毒鲉科鬼鲉属的鱼类,分布于朝鲜及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各近海内以及广西北海等,属于近海底层杂鱼。体色随深度不同而异,在近岸浅水区呈黑褐色;在外海深水区呈红色或黄色。体长可达200毫米。初夏产卵。 鬼鲉卵浮性。
暖温性中小型海鱼,体长达200mm。栖息于近海底层。主食甲壳类和小鱼。初夏产卵,怀卵量约40万粒。肉味美,供食用。鳍棘和头部棘突毒性强,被刺伤后产生急性剧烈阵痛,难以忍受的烧灼和鞭抽感,可持续数天,伴有全身阵痛,发热畏寒等症状。我国见于沿海。朝鲜、日本均有分布。
扩展资料:
鬼鲉,Inimicus japonic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1829),俗名海蝎子、老虎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热带及暖温带,中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鬼鲉属于暖温性底层鱼类。体色随深度不同而异在近岸浅水区呈黑褐色;在外海深水区呈红色或黄色。体长可达200毫米。鬼鲉初夏产卵。卵浮性。
鬼鲉属(Inimicus)鲉形目毒鲉科的1属。有8种,通称鬼鲉。体长约250毫米。
体延长,前部粗大,后部稍侧扁。头宽大,具凹陷和凸起,棱突粗钝。眼小,上侧位。第二眶下骨突后端甚宽,与前鳃盖骨结合。口中大,口裂几垂直。上下颌及犁骨具绒毛状牙群,头侧和下颌下下方有许多发达的皮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虎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鬼鲉
魔鬼鱼有毒吗
魔鬼鱼有毒。魔鬼鱼是一种比较奇特的鱼。它们之所以被称为魔鬼鱼,跟它们的毒性有很大的关系。魔鬼鱼是有毒的,它们的毒素集中在尾巴上的毒刺之中。
从外观来看,魔鬼鱼比较像是蝙蝠,因此它们又被称为“蝠鲼”。它们的头部两侧有两个非常大的头鳍,形状像是翅膀,这是由它们的胸鳍分化出来的,正是因为这两个头鳍才使得它们比较像蝙蝠。
魔鬼鱼体长可达8米,重达3吨,是下孔总目中最大者。身体扁平,有强大的胸鳍,类似翅膀,在海洋中巡游,胸鳍前有两个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可以向口中收集食物,牙齿细小,蝠鲼科的动物虽然都是大家伙,但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经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觅食,性情温和。
老虎鱼有没有毒性吗
有。
老虎鱼为毒鲉科鬼鲉属的鱼类,分布于朝鲜及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各近海内以及广西北海等,属于近海底层杂鱼。体色随深度不同而异,在近岸浅水区呈黑褐色;在外海深水区呈红色或黄色。体长可达200毫米。
初夏产卵。 鬼鲉卵浮性。因鳍棘端部具膨大囊状毒腺组织,毒性强,被刺后剧烈阵痛,有时持续数天,故有“海蝎子”,“虎鱼”等名称。
扩展资料
日本展出罕见老虎鱼,通体金黄引游客围观
2014年06月12日,京都水族馆(京都市下京区)展出一条金色珍稀鬼鲉(俗名老虎鱼),体长约20厘米。
据悉,这条日本鬼鲉是5月份在京都府伊根町的海边捕获的。该馆负责人表示一般的鬼鲉体色呈黑褐色,像这种因体内缺少黑色素而全身金黄的个例十分罕见。
福井县鲭江市一名小学3年级学生,多田光汰来馆参观后表示“虽然样子奇怪,还是很漂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虎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日本展出罕见老虎鱼 通体金黄引游客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