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雁门关在什么地方?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位于山西境内,忻州市代县以北的一座关隘,因其地势险要,被称为“天下第一关”。雁门关北边是大同盆地,南边是忻定盆地,西边是云中山脉和吕梁山脉,东边是恒山及五台山,雁门关处于山脉及盆地的边缘,因为其地势险要,每年大雁往返经过其地,所以称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山西的中部偏北部地区,位于忻州市代县以北20分里,太原市以北约200公里,朔州市以东60公里。雁门关的东南方向约360公里是河北省的省会石家庄市,雁门关的正东方向约460公里是天津市,雁门关的东北方向约400公里是北京市,雁门关的西北方向约300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雁门关的正西方向约880公里是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雁门关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是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界处,是汉民族北部边境的戍边处,无数凄凉悲壮的战争发生在这里。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进行军事改革,击败林胡、楼烦等胡族,首先建立雁门郡,晚期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就是驻守雁门郡,以对抗匈奴骑兵的入侵和骚扰。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大将蒙恬进攻匈奴,蒙恬就是从雁门关北出攻打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将中原的民族的边境线向北推到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同时蒙恬率三十万军民修建的万里长城,而雁门关就是长城边上的一座关隘。汉朝建立后,雁门关附近地区,一直是匈奴与汉民族发生战争的地方,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曾在此与匈奴作战,在与匈奴打打和和的过程中,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关与匈奴和亲的。

雁门关在哪里(汉朝雁门关在哪里)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直是宋辽争夺最激烈的地区,随着燕云十六州脱离中原民族的统治后,雁门关就成了汉胡双方争夺的焦点。到北宋后期及南宋时期,雁门关彻底沦为胡人的地盘,失去了抵御外族屏障的作用。至元明清时代,雁门关一度失去军事及战略价值,处于被荒废的地步,虽然明朝有过短暂修建,但随着中华民族的疆域外扩,雁门关已经失去险要关隘的作用,抵御外敌的作用,沦为旅游观光的风景区。

二、雁门关在哪里 雁门关的简单介绍

1、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2、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4年雁门关风景区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称号。此外还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西十大旅游品牌”等称号。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自疫情结束景区开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医护人员免费开放。

三、汉朝时的雁 门关现在在哪里

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20公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 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