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亭在哪里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是北宋庆历年间所建。

醉翁亭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醉翁亭特点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

醉翁亭的房檐,是经过专人设计改造,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加之房屋各部分曲线优美柔和,直线刚毅伸展,曲直相交。刚柔并蓄。翘檐不仅突出了古代建筑的特色,也反映了中华传统民族奋发向上的活力和动力。

醉翁亭采用红色涂柱,红色给人以喜庆、宏伟的感觉。醉翁亭下木质的阴影部分则采用绿色。红与绿,在色彩中属于对比色,醉翁享中红绿色彩的运用给人一种和谐的视觉体验。

二、醉翁亭在什么地方?

01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为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醉翁亭在哪里(醉翁亭的醉翁亭在哪里?)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安徽省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俗在其旁建同醉亭。到了明代,开始兴盛起来。相传当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清代咸丰年间,整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直到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醉翁亭因欧阳修及其《醉翁亭记》而闻名遐迩,数百年来虽然多次遭劫,但终不为人所忘,曾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如今,这处千载胜境,更加壮观诱人。

三、醉闻亭记中的醉翁亭在哪里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的琅琊山旁,为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李青七年(1047年)。它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因《醉翁亭记》一书而闻名。

醉翁亭

地理位置

醉亭矗立在安徽滁州西南的琅琊山脚下。滁州位于安徽省最东部,俗称“皖东”。东距六朝古都南京48公里,西距省会合肥130公里。因与市区西南的琅琊山群峰相连,是安徽省五大景区之一。

基本结构

醉亭内建筑紧凑,布局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虽然总面积不到1000平米,但是有九个不同的场景。醉翁亭、宝松斋、冯公祠、顾美亭、项英亭、一枝亭、怡庭亭、古美台、娄宇台,风格各异,被称为“醉翁九景”。醉翁亭因其深远的影响和悠久的历史,位列四大名亭(滁州醉翁亭、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胡鑫亭)之首,并被誉为“天下第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