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的蚯蚓养殖方法 蚯蚓如何养殖

1、桑园养殖法: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3、菜园养殖法:菜园水肥条件充足,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在养殖蚯蚓的菜园,每亩施人7500~100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菜园养殖,应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

4、果园养殖法: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如养青蚯蚓,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如养殖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则在果树下沿树行堆积宽1.5~2米、高0.4米腐熟的牛、马、猪粪,作为蚯蚓养殖床,每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在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覆盖,保持湿度60~70%。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5、防空洞养殖: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周围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一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二、大蚯蚓怎么养殖的?

造纸污泥、粪、废弃菌猪棒等这些常人眼中的废料,用这些废料喂养蚯蚓,蚯蚓粪便成为果树果苗生长的肥料。延伸高效农业产业链。

蚯蚓养殖料配方和调制:

1、全牛粪;

2、牛粪50%,猪粪35%,稻草或垃圾15%;猪粪50%,垃圾35%,稻草或野草15%。……。粪料堆成0.6~1米高度,用农膜盖严发酵20天左右,发酵完成后在粪料中添加营养促食液(100公斤生水、2公斤尿素、3克糖精、4毫升菠萝香精、40毫升醋精混合即可),摊开透气两天后即可使用。

3、把发酵调 制好的粪料在地上(室内室外均可,室外需要在粪堆上加盖10厘米厚的草料)堆放成宽35厘米、高20厘米、长无限(不在使用木箱了,因为木箱成本太高,容易烂,此法与木箱养殖差别不大)每星期浇一次水,20天时,蚯蚓种在产下大量的蚓茧,此时要马上把种蚯蚓分离出来。

每天产新鲜猪粪 20吨。蚯蚓可以把猪粪吃得一干二净,这种蚯蚓的粪便是价值很高的绿色肥料。23亩地养起蚯蚓,走上变“废”为“肥”之路。

蚯蚓茧的处理

把5平方米以上的蚓茧进行混拌,然后堆成厚20厘米、宽35厘米、长无限的堆行状,在堆上再盖上一层15厘米厚的新粪料,20天左右蚓茧完全孵化。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把一条孵化堆分成3条,再在每条上加上3倍数量的新粪料,每星期淋一次水,40天蚯蚓全部长大即可收获。

养殖基地内,一垄垄的“蚯蚓工作车间”上,盖着一个个草包,保证蚯蚓冬暖夏凉。掀开草包,剥开泥土,就能看见一条条蚯蚓在不停地“劳作”。虽然才养了2个月,已经能看到米粒大的黄色蚯蚓卵。过段时间,蚯蚓卵就会成为一条条小蚯蚓。

蚯蚓种的处理

把从种蚯蚓堆中分离出来的种蚯蚓高密度地混养在一起3天,3天后再把种蚯蚓重新搭配放入不同的粪堆中中加入新粪料,让他们又再次繁殖。20天后又分离,循环以上过程。

三、蚯蚓一般要怎样养又肥又大 蚯蚓养又肥又大的方法

大蚯蚓(大蚯蚓养殖)

1、方式:蚯蚓的养殖方式有很多,可以池养、床养、盆养、箱养、筐养、沟槽养、园林与田间养、大棚及室内养殖等,这里为大家介绍床养。

2、建床:可以建在室内或室外,建在室外要搭简易棚,一般是用稻草和秸秆来搭建床,首先,将裁成小段稻草和秸秆铺10~15厘米厚、50厘米宽的一层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面铺4-6厘米厚的粪料,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直至水渗出为好。

3、下种:在养殖床上均匀放入蚯蚓种,再放5cm的饲料,蚯蚓种可以选择粪蚓、菜蚓、水蚓、秸秆蚓等具有增重多、发育快、孵化快、产茧数多、适应能力强、寿命长等特点的品种,放养密度前期可稍大,后期可逐渐缩小。

4、饲料:可以投喂牛粪,或是将牛粪和猪粪、秸秆混合投喂,或是投喂猪粪、秸秆或杂草,还可以投喂菜叶、瓜皮、水果、废纸、酒糟、糖渣、木屑等,每月喂料2-3次,每次厚度10cm,饵料要充分发酵,新鲜透气,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不滞为好。

5、管理: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之间,如果是在冬季,可以将养殖床加厚,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也可以给室内烧火炉增温,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每天通风3一4次,每次半小时;如果是在夏天,要加强通风,定期给稻草翻身,就是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每天浇1次水即可。

四、蚯蚓怎么养殖

养蚯蚓方法:

在近鸡舍,背阴潮湿,土质肥沃的地方挖一养殖沟。沟宽1米,深60~80厘米,长度不定。在沟底先铺上5厘米厚的猪粪、鸡粪,粪上铺5厘米厚的切碎的青草和废弃菜叶,再铺约3厘米厚的肥土,然后每平方米放20~ 40条性成熟的大蚯蚓。

按上述方法,放三层蚯蚓,最后上总覆盖土约3~5厘米厚,沟上用苇席遮盖好。时间在4月中旬至9月中旬均可繁殖,以5~8月繁殖最快。

需要沟内不可灌入雨水,每天早晚要在沟上适当洒水,保持土壤湿润。放养后60天左右可以第一次收蚓,以后每月收蚓一次。

蚯蚓养殖注意:

1.通风

蚯蚓的生长也是需要氧气的,但是它们主要是依靠土壤中的氧气生存,所以我们就必须要保证土壤的通透性,来维持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如果土壤中氧气缺少,那么蚯蚓就会变为暗褐色,而且爬行速度缓慢,最后死亡。

2.酸碱度

蚯蚓适合在中性土壤中生长,这也就是说蚯蚓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中生长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但这一般只是针对强酸和强碱性的土壤,也就是说微酸性和微碱性的土壤蚯蚓也是能正常生长的,但在中性土壤中的繁殖能力更强。

3.密度

蚯蚓养殖对密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养殖的密度过小,那么就划不来,而养殖的密度过大,则容易发病,而且也不好管理,所以只有合适的密度才能正常的养殖。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可放养蚯蚓四斤到五斤左右,也就是差不多一万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