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纪要管理规定

一、 目的:

为规范部门的会议管理,为会议的后续工作的执行、追踪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定。

二、 适用范围:

部门内部会议(包括部门例会)

跨部门会议(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参加)

公司会议(公司全体参加)

三、 会议纪要的定义:

对工作会议中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重大事项、会议结果、相关的解决办法和行动计划进行概括记录。

四、 会议编号:

技术部会议(部门例会):年份+部门简写会纪字+月份+流水号,如2015年技术部二月份第一次会议,记录编号为:2015-jsb会纪字0201号 公司会议:公司级会议记录编号:【2015】+会纪字+月份+2位

流水号

五、 具体管理规定

1. 会议纪要记录要求:

1) 所有会议均需做会议纪要,以方便相关信息的查询和后续工作的追踪、落实。

2) 会议纪要需如实记录,对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分类别或分项目记录

3) 会议纪要中包含(但不仅限于)如下内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题,会议讨论或决定的重大事项、会议决定的行动计划或改进措施。(具体格式详见附件一)

2. 会议纪要整理:

1) 内部会议纪要由技术部指定专人进行整理

2) 其他会议纪要由会议发起人指定专人进行整理,。

3. 会议纪要的发放及工作追踪:

1) 会议纪要整理人在会后第一时间将整理后的纪要内容与部门负责人进行确认后,根据工作需要发给所有会议相关人员。

2) 原则上,会议纪要中涉及的行动计划及重要工作的追踪由会议发起人安排专人进行追踪、落实,公司会议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追踪、落实。

4. 存档、保管:

1) 公司会议、跨部门会议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存档保管;

2) 部门内部会议本部门负责人制定专人进行存档保管;

六、 会议纪律及注意事项:

1. 会议出席人需严格遵守会议时间,禁止无故迟到、早退、中途离开。

2. 因事不能到会者,应提前半小时向会议发起人请假。

3. 会议期间如需紧急离席,需获得会议发起人的同意后方可离开。

4. 会议期间,请将手机关机或者设置为静音、震动状态,禁止会议期间在会议室内接听电话。

5. 会议期间,未经允许,不得交头接耳、私下讨论或窃窃私语。

七、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会议纪要管理规定 [篇2]

一、 目的':

为规范公司的会议管理,提高公司总体决策管理能力和办事效率,更好地协调工作为会议的后续工作的执行、追踪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二、 适用范围:

中层干部会议(包括周例会、月度、季度、年度会议等)

部门内部会议(包括部门例会)

专题会议(公司有关生产、经营、质量、安全、设备、技改、等方面的会议)

公司会议(包括公司全体参加)

三、 会议纪要的定义:

对工作会议中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重大事项、会议结果、相关的解决办法和行动计划进行概括记录。

四、 会议名称规定:

内部会议(包含部门例会):部门加日期,如品管部为品管部20120510会议纪要

跨部门会议:会议主题加日期

五、 具体管理规定

1. 会议纪要记录要求:

1) 所有会议均需做会议纪要,以方便相关信息的查询和后续工作的追踪、落实;

2) 会议纪要需如实记录,对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分类别或分项目记录;

3) 会议纪要中包含(但不仅限于)如下内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题,会议讨论或决定的重大事项、会议决定的行动计划或改进措施。(具体格式详见附件一)

2. 会议纪要整理:

1) 公司会议、中层干部会议纪要由行政人事部指定专人进行整理;

2) 各部门指定专人记录部门内部会议;

3) 其他会议纪要由会议发起人指定专人进行整理;

3. 会议纪要的发放及工作追踪:

1) 会议纪要整理和印发应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根据工作需要发给所有会议相关人员;

2) 会议纪要中涉及的行动计划及重要工作的追踪由会议发起人安排专人进行追踪、

落实,公司会议由行政人事部负责追踪、落实;

4. 抄报、存档、保管:

1) 各类会议资料必须存档:公司会议纪要由行政人事部存档;跨部门会议纪要由发起部门存档;部门内部会议本部门负责人制定专人进行存档保管;

2) 所有会议纪要电子版需在1个工作日内抄报一份给总经理及行政人事部;

六、 会议纪律和要求:

1. 会议开始前必须由本人签到,如不能到会应向会议主持人履行请假手续。

2. 不允许迟到、早退,中间有急事需离开会场应向会议主持人请假。

3. 会议期间应将移动通讯工具关机或置于振动位置,如遇紧急事情应到会场外接听。

4. 会议纪要发放、抄送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扣相关人员绩效考核5分。

七、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会议纪要 Q/JTKJ-06-008

会议纪要表

会议纪要管理规定 [篇3]

一、目的:

为规范医院的会议管理,为会议的后续工作的执行、追踪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1.院务会会议(院委会成员参加,总经办主任、监管中心主任列席)

2.中层干部会议(中层及以上干部参加,相关人员列席)

3.全体员工大会(医院全体员工参加,相关人员列席)

4.部门工作会议(各部门成员参加,会议邀约人列席)

三、会议纪要的定义:

对工作会议中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重大事项、会议结果、相关的解决办法和行动计划进行 概括记录。

四、会议纪要编号:

会议名称+年月日+序号

五、具体管理规定

1. 会议纪要记录要求:

(1)所有会议均需做会议纪要,以方便相关信息的查询和后续工作的追踪、落实;

(2)会议纪要需如实记录,对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分类别或分项目议题记录。

2. 会议纪要中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题、会议讨论或决定的重 大事项、会议决定的行动计划或改进措施。

3. 会议纪要整理:

(1)院务会、中层干部会、全体员工大会会议纪要由行政后勤部进行整理;

(2)其他会议纪要由会议发起人指定专人进行整理。

4. 会议纪要的发放及工作追踪:

院务会、中层干部会、全体员工大会会议纪要整理人在会后第一时间将整理后的纪要内容与总经理、院长进行确认,经修订后再根据工作需要发给会议相关人员签收。

5. 原则上,会议纪要中涉及的行动计划及重要工作的追踪由会议发起人安排专人进行 追踪、落实。

6. 存档、保管:

(1)院务会、中层干部会、全体员工大会会议纪要由行政后勤部统一存档保管,并报总经办一份存档;

(2)部门内部会议本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进行存档保管,行政后勤部定期抽查,作为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指标之一。

二、公司会议管理制度有哪些?

有限公司会议管理制度 \x0d\x0a\x0d\x0a为进一步规范公司会议管理,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工作,实现公司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快速有效传递,确保会议内容及议定的事项得到有效落实,以便有效地提升公司运营水平,特制订本制度。 \x0d\x0a\x0d\x0a一、公司会议 \x0d\x0a\x0d\x0a1、生产例会 \x0d\x0a\x0d\x0a时间:每周六上午9:30召开,每周一次。 \x0d\x0a\x0d\x0a主持:生产部负责人 \x0d\x0a\x0d\x0a记录:生产部计划 \x0d\x0a\x0d\x0a参加:厂长;生管部计划、物控;销售部主管、技术部主管、品质部主管、、采购部主管及工程部、吹膜部、印刷部、加工部、仓库等部门负责人。 \x0d\x0a\x0d\x0a内容:①汇报上周生产情况;②检讨上周布置工作之跟进和完成情况;③布置本周生产计划与任务。 \x0d\x0a\x0d\x0a2、销售会议 \x0d\x0a\x0d\x0a时间:每月底召开,每月一次。 \x0d\x0a\x0d\x0a主持:销售部经理 \x0d\x0a\x0d\x0a记录:销售部助理 \x0d\x0a\x0d\x0a参加:总经理、销售部负责人、生管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品质部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 \x0d\x0a\x0d\x0a内容:①总结公司当月销售工作情况;②对下一工作月度销售工作进行预测;③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及销售工作的对策。 \x0d\x0a\x0d\x0a3、质量例会 \x0d\x0a\x0d\x0a时间:每周六下午6:00。 \x0d\x0a\x0d\x0a主持:品质部主管/经理 \x0d\x0a\x0d\x0a记录:品质部助理 \x0d\x0a\x0d\x0a参加:全体员工 \x0d\x0a\x0d\x0a内容:①回顾与总结本周产品质量状况;②汇报客户投诉及客退品情况;③汇总影响质量的因素,检讨改善的手段与方法;④提出下周工厂质量目标及完成目标的管理措施。 \x0d\x0a\x0d\x0a4、总经理办公会议 \x0d\x0a\x0d\x0a时间:不定期 \x0d\x0a\x0d\x0a主持:总经理 \x0d\x0a\x0d\x0a记录:人事行政部 \x0d\x0a\x0d\x0a参加:总裁/总经理、生管部负责人、品质部负责人、销售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采购部负责人、人事行政部负责人、工程部负责人。 \x0d\x0a\x0d\x0a内容:①各部门报告本部门一周工作情况;②对照上周会议安排,逐条逐项检查落实完成情况;③安排和部署下周公司整体工作;④需要公司协调解决的问题。 \x0d\x0a\x0d\x0a5、季度总结会议 \x0d\x0a\x0d\x0a时间:每季末或下季初召开 \x0d\x0a\x0d\x0a主持:总裁/总经理 \x0d\x0a记录:人事行政部 \x0d\x0a\x0d\x0a参加:总裁/总经理、生管部负责人、销售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品质部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采购部负责人、人事行政部负责人。 \x0d\x0a\x0d\x0a内容:①总经理对各部门工作进行总结讲评;②安排今后工作方向。 \x0d\x0a\x0d\x0a二、部门会议 \x0d\x0a\x0d\x0a各部门每周须定期召开由部门负责人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传达公司会议精神、讲评部门工作要点、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帮助下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指引。 \x0d\x0a\x0d\x0a三、会议要求 \x0d\x0a\x0d\x0a1、做好会议记录。公司会议记录要做到专人记录和管理,会议记录人负责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和催办,并将督办和催办情况报告会议主持人。必要时应按照会议主持人的要求形成会议纪要,以使大家共同遵照执行。每月底人事行政部检查会议记录及落实情况,并作为考核当事人工作的依据。部门专题会议也要指定人员做好会议记录,用以备忘。 \x0d\x0a\x0d\x0a2、讲究会议质量。各类会议主持人会前应与参会人员充分沟通,做到心中有数。对议而不决的事项提出解决的原则与方法,并对此负责。各类会议力求精干高效用数据说话,部署的工作做没做,做到什么程度,没做或没做完的原因等等都要有明确具体可量化的答复,防止和杜绝空洞无物或泛泛而论。 \x0d\x0a\x0d\x0a3、力求会议实效。会议议定的事项、布置的工作任务、提出的办法措施,与会负责人要按照落实要求,层层进行传达贯彻,务必使直接执行人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对经常性工作要作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力求使每次会议都有具体的成果。 \x0d\x0a\x0d\x0a4、严格会议纪律。会议管理是保证会议质量的一项措施。与会人员应有机的安排工作,认真准备、准时参会。会议具体时间、地点由会议主持人决定、会议记录人会前通知。公司决策层领导主持的会议,人事行政部负责通知。与会人员一般不得缺席或指定他人代表,确因个人紧急事务需要请假的,须向会议主持人请假,同时指定专人代为履行职责。

三、会议礼仪规范有哪些

会议接待礼仪——会议的筹备工作

1、确定接待规格

会议规模是由主持单位领导决定。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的一般工作性会议讲究效率,可以不拘形式。对于会议,因为邀请各企业的代表参加,所以接待工作要求比较规范。通常是由企业的一位主要领导直接抓会议准备工作,成立一个会务组,专门研究布置会议接待接待的有关工作。

2、发放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必须写明召集人的姓名或组织、单位名称,会议的时间、地点、会议主题以及会议参加者、会务费、应带的材料、联系方式等内容。通知后面要注意附回执,这样可以确定受邀请的人是否参加会议,准备参加会议的是否有其他要求等。

会议通知一般在会议前15至30天之内寄出,这样可以使对方有充足的时间把会议回执寄回来。

3、会场的选择

选择会场,要根据参加会议的人数和会议的内容来综合考虑。最好是达到一下标准:

第一:大小要适人数太少,空下的座位太多,松松散散,给与会者一种不景气的感觉;会场太小,人数过多,挤在一起,像乡下人赶集,不仅显得小气,而且也根本无法把会开好。所以,英国的首相丘吉尔曾说:“绝对不用太大的房间,而只要一个大小正好的房间。”

第二:地点要合理。历史召集的会议,一两个小时就散的,可以把会场定在与会人员较集一天的会议,应尽量把地点定的离与会者住所较近一些,免得与会者来回奔波。

第三:附属设施要齐全。会务人员一定要对会场的照明、通风、卫生、服务、电话、扩音、录音等进行检查,不能够因为“里开的,没出什么问题,”就草率地认为“这回也会同样顺利”。否则,可能会造成损失。

第四:要有停车场。现代社会召集会议,“一双草鞋一把伞”赶来开会的人已经不多了。轿车、摩托车都要有停放处,会才能开得成。

4.会场的布置

会场的布置包括会场四周的装饰和坐席的配置。

一般大型的会议,根据会议内容,在场内悬挂横幅。门口张贴欢迎和庆祝标语。可在会场内摆放适当的轻松盆景、盆花;为使会场更加庄严,主席台党旗或悬挂国徽、会徽。桌面、饮料,应擦洗干净,摆放美观、统一。

坐席的配置要是和会议的风格和气氛,讲究礼宾次序,主要有以下几种配置方法:

①圆桌型。如果是使用圆桌或椭圆形桌子。这种布置使与会者同领导一起围桌而坐,从而消除不平等的感觉。另外,与会者能清楚地看到其他人的面容,因而有利于互相交换意见。这种形式适于10—20人左右的会议。座次安排应注意来宾或领导及陪同面对面做,来宾的最高领导应坐在朝南或朝门的正高领导与坐。同级别的对角线相对而坐。

②口字型。如果使用长形方桌。这种形式比圆桌型更适用于较多人数的会议。

③教室型。这是采用得最多的一种形式,它适用于以传达情况、指示为目的的会议,这时与会者人数比较多、而且与会者之间不需要讨论、交流意见。这种形式主席台与听众席相对而坐。主席台的座次按人员的职务、社会的地位排列。主席的座位以第一排正,其余按左为下右为列。

【座次排序基本规则】

以左为例)

以右为例)

居于两侧)

前排为合)

以远为

议资料的准备

现代化的`会议离不开各种辅助器材,在召开会议之前,就应该把各种辅助器材准备妥当。这些资料包括桌椅、名牌、茶水、签到簿、名册、会议议程、黑板、白板、笔等。

6、接待人员提前入场

接待人员应该在与会者到来之前提前进入各自的岗位、并进入工作状态。一般的接待工作分签到、引座、接待三个岗位。

①签到。设一张签字台,配人员,如果是要求接待档次比较高,可以派礼仪小姐承担。签字台北有毛笔、钢笔和签到本。向客人递钢笔时,应脱下笔套,笔尖对自己,将笔双手递,则应蘸好墨汁后再递致些,以便保存。如需要发放资料,应礼貌地双手递经常向会议组织者汇报到会人数。

②引座。签到后。会议接待人员应有礼貌地将与会者引入会场就座。对重要领导应先引入休息室,由企业领导亲自作陪,会议开始前几分钟再到主席台就座。

③接待。与会者坐下后,接待人员应递茶,或递热情向与会者解答各种问题,满足各种要求,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