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在哪里 江南在什么地方
1、“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狭义江南多指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等地区,浙江的湖州、杭州、绍兴、宁波、嘉兴、金华等地区,以及上海共同组成的长三角部分地区。
2、地理上的江南范围还包括安徽东南部、南部的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等地区;江西北部、东北部的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区。
3、广义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西、浙江全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上海三省一市长江以南地区。与唐代的江南道相比,少了涉及贵州省的部分。福建北部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广义的江南面积博大,地貌多样,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这与气象学中的江南范围大致相符。江南四大米市、江南四大名楼都处在大江南的范围。
二、江南是在哪里的呢?
江南在长江以南。
江南区域的代表城市有南京、苏州、常州、无锡、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扬州、南通、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等。
江南区域的代表城市有南京、苏州、常州、无锡、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扬州、南通、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等。
历史文化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度里,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缤纷多彩、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仅就汉民族文化圈而言,大体可以以长江为界分为江南和江北两大文化区域。
"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冀北"的清辞丽句形象地概括了两地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南方草木葱茏、清奇瑰丽,北方则土厚水深、雄浑阔大,在这样有着显著差异的自然环境中孕育成长的人文风气亦因此而各具特色。
在大的江南文化区域中,东南地区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亚文化区域。
特别是唐宋以来,东南地区逐渐成为天下财赋之所区、士大夫渊薮,正如宋史专家刘子健先生所认为的那样:“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模式,是以南宋为领导的模式,以江、浙一带为重心。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皆聚在一起,这是史所稀见的。”
三、江南现在在中国的哪里
江南,字面义为江之南面。“江”在汉语中有特指大江,即长江。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
在先秦时期诞生江南的说法。一直到隋朝,江南指的地方是湖南和江西一带。唐朝设立江南道,后来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为定义现代江南含义的开端。
现在特指的江南为狭义的江南,一般看作江南的核心地带。即除去福建与浙南的江南东道,是以南京至苏州一带为核心,包括长江以南安徽、江西、浙江的部分地区,即江苏南部和浙北、皖南、赣北地区。长江下游以北部分地区,如扬州,但经济文化形同江南,也被认为是江南地区的组成;同样并非长江流域却被认为江南的还有太湖以南以至钱塘江以南部分地区,如绍兴、宁波等。
广义的江南指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的地区,即除去湖南南部、江西南部、贵州和福建的江南道。包括狭义的江南、江西以北、湖北长江以南和湖南北部地区。广义的江南在古代较多使用,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广义的江南在现代也使用,比如天气预报中的江南就指广义的江南;江南三大名楼均在狭义江南的概念之外。
四、江南在哪个地区?(具体,地理位置,什么地方)
江南所涵盖的区域,可从多个角度来看。从字面上看,长江以南就是江南。但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并非如此。从地理上讲,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就是南方,但并不就是江南。江南除去地理上的区域所指外,更兼有文化上的内涵。综合起来说,狭义的江南指的是现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包括苏南、浙北、浙东、上海,以及江北的扬州、南通;再扩大一点,可以包括皖南、赣东北、浙南;广义上的江南则北起淮河,南到南岭,西到巫山,东到大海,即长江中下游区域。但采用最多的一半是狭义的江南。皖南和赣东北同长江三角洲一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湖南、湖北一般称为两湖、湖广,很少有人称之为江南。在往南,南岭以南叫做岭南,福建则相对独立,无论是地理上还是文化上。
五、江南是指哪里的城市?
“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狭义的地理江南多指长江以南太湖流域附近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上海等地。
广义江南范围还包括江苏南通(通州)、扬州、泰州;浙江金华、丽水、舟山、台州、衢州、温州;安徽南部黄山、芜湖、宣城、马鞍山、池州、铜陵;江西东北部婺源等。
“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的。它常是一个与“江北”、“中原”等汉地其他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
广义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一市长江以南地区。广义的江南面积博大,地貌多样,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这与气象学中的江南范围大致相符。江南四大米市、江南三大名楼都处在大江南的范围。
该区域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黄山钱塘江与太湖、庐山赣江与鄱阳湖、衡山湘江与洞庭湖,这三处山江湖流域分别是吴越文化、赣鄱文化、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大江南的定义始于古代的区划(江南道),也常有文学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天气预报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为广义江南地带。
气候特征:
全国一级气象地理区划分说明:江南地区:长江至南岭间所含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和福建北部(从南岭向东延伸)等地。
全国二级气象地理区划分说明:江南地区:南北向基本浙赣和湘黔两条铁路线为界分为南部和北部,东西向基本以江西省东北部与浙江交界的南北延伸线和江西与湖南交界线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
江南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个很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和人生存的区域。虽然历史上江南区域的气候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有资料显示,良渚文化在太湖流域发展的突然中断,实际上是与太湖流域地面沉降、降雨量增多以及海平面上升而引发的特大自然洪灾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不少良渚文化遗址如吴江梅埝、袁家埭、大三瑾等的良渚文化层上都普遍覆盖着一层泥炭层,说明此地曾被洪水覆盖过。另外,据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中国的气候也有着从暖湿逐步变得冷干的总趋势。但总体上,江南区域的气候变化幅度要较其他区域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