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看待乌克兰停止向俄罗斯购买天然气
这是一个三赢的决定
情况是这样的:
俄罗斯出口各国的天然气价格是根据与俄罗斯关系的好坏分三六九等的。查了一下,现在大致上是这个水准:
亚美尼亚:165美元/千立方米(2015年三季度)
乌克兰:247美元/千立方米(2015年三季度)、227美元/千立方米(2015年四季度)
欧洲:238美元/千立方米(2015年10月底公布的均价)
但是,考虑到今年天然气价格整体迅速下降的趋势,卖给欧洲全年均价238美元/千立方米意味着第三季度开始价格肯定就跌到230美元/千立方米以下了,比卖给乌克兰的价格便宜。
这样一来,乌克兰的心理落差是很大的。因为在去年的二月暴乱之前,亚努科维奇政府和俄罗斯的关系很好,所以乌克兰享受的也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这样的亲俄国家享受的友情价,比欧洲价格要低得多。但是,随着乌俄关系恶化,俄罗斯就一再想提价,国内民意也觉得低价给乌克兰做人情是养白眼狼。结果虽然赶上天然气大跌价,但俄罗斯对乌降价幅度比对欧要低一些,一来二去,价格反而比欧洲更高了。
于是,乌克兰就忍无可忍,一直以从欧洲买气要挟俄罗斯。但是,欧洲的天然气也是从俄罗斯买的,而欧洲国家听说有冤大头上门,也是非常高兴的。现在,乌克兰确实有一部分天然气是从欧盟国家购买,价格是这样的:
第三季度:258美元/千立方米+运费8美元/千立方米
第二季度:267美元/千立方米+运费8美元/千立方米
第一季度:293美元/千立方米+运费8美元/千立方米
Gas price for Naftogaz down to $266 per 1,000 cubic meters in Q3, 2015
对比下欧盟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的2015年均价238美元/千立方米的,本来是天然气进口国的欧盟居然能够从天然气上面赚钱了,每千立方米有20美元以上的利润,而这一切又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只要坐着看天然气在管道里面流动就能把钱赚了,这对于欧盟,特别是斯洛伐克这样的国家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这次乌克兰和俄罗斯彻底闹翻,斯洛伐克套利的空间一下子就更大了。俄气公司已经宣布将把2016年售欧天然气价格下调为200美元/千立方米,即使斯洛伐克按照目前俄罗斯售乌天然气价格,即227美元/千立方米销售,每千立方米大概有30美元左右的利润可赚,运气好的话每年有近10亿美元的进项,而这个国家每年财政预算还不到300亿美元,真是闷声发大财了。
对于俄罗斯来说,卖谁都是卖,虽然直接卖乌克兰价格可能更贵,但乌克兰除了直接购买之外,还会偷一部分啊,所以俄气实际上没啥太大的损失。
对于乌克兰而言,虽然从欧洲购买天然气的价格很贵,但是得到了民族尊严,这是无价的财富。若干年以后,基辅小学生的课本上或许可以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们乌克兰人是有骨气的。2015年的冬天,宁可冻死,也不烧俄罗斯的天然气。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二、为了冬季供暖,乌克兰计划借钱买天然气,该向谁借,去哪里买?
现在乌克兰冬季即将来临,面对寒冬乌克兰大量需要天然气,现在乌克兰为了取暖过冬肯定要买天然气,乌克兰应该会向美国借钱购买天然气,因为美国有相对于的租借法案,更主要的是美国没收了很多俄罗斯的财产,这样的话俄罗斯的财产可以用这种办法转给乌克兰。
寒冬来临,乌克兰只能向他国借钱购买天然气度过寒冬
乌克兰在面对能源危机的时候他只能去借钱度过寒冬,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天然气,现在面对价格持续飙升的天然气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去购买,他们也只能向美国这种大国借钱。
乌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不可能再去向周边的小国家去借钱,这些国家也没有天然气。恰恰俄罗斯是天然气大国,不过俄罗斯不可能给乌克兰天然气的,所以乌克兰只能像美国借钱,不过美国向来不做赔本买卖,乌克兰这样只能让美国赚的盆满钵满。
乌克兰也可能直接向美国借天然气
有的网友分析乌克兰也许不需要借钱购买天然气,他可以直接利用美国审核过的“乌克兰版租借法案”直接从美方借天然气,用这种办法乌克兰可以先不花钱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能源。
根据乌方和美方正在商讨签订的“天然气租借协议”上看,乌克兰可以直接从美国那借到60亿m³的液化天然气,抛开美方从中收取的价钱不论,这样的办法固然是好的,因为可以有效的解决乌克兰人民的过冬取暖问题。
乌克兰也可能从银行贷款从中东等国家购买天然气
乌克兰除了从美国借钱或者借天然气,他们还有另外一个方案就是乌克兰的天然气公司直接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贷款3亿欧元,他们用这笔钱直接从中东或者非洲等国家买进天然气,这个方案除了要支付相应的贷款利息外,至少不会被俄罗斯和美国牵着鼻子走。
不过这种方案虽然能摆脱美国和俄罗斯的束缚,乌克兰按照市场价买入天然气,可是这笔钱能买多少?能不能彻底解决乌克兰人民冬天取暖的问题也未可知了。
综上所述,乌克兰大概率就是通过这两个办法获取到他们过冬所需的天然气,虽然乌克兰和美国的“天然气租赁协议”中美方会有很大的获利,但是这样至少借到的天然气是固定的能万无一失的解决天然气不足的问题,所以这应该是乌克兰解决天然气最主要的方案。
最后还是希望俄乌冲突早日能以和平的方式结束,毕竟两国一起冲突大家相互制裁,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还是两国的人民,也希望世界各国永远能够和平相处,不再有战争。
三、乌克兰和俄罗斯天然气供应谈判为什么如此艰难?谈判签署的最终协议是否达到了各自期望的结果
此事很复杂,乌克兰自2004年优先科政府上台后就一直推行加入北约和欧盟的政策,使罗斯火冒三仗,对于俄罗斯来说既然你不认我了我为啥还贴补你,于是在05年调高了乌克兰天然气价格跟国际市场一样(以前俄罗斯提供给乌克兰的天然气远低于市场价格。)并催促乌克兰缴清天然气欠款。
这么一搞乌克兰不干了,拒绝涨价拒绝还钱。双方争执不下于是俄罗斯在06年1月干脆停了乌克兰的天然气,麻烦的是俄罗斯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经过乌克兰,乌克兰干脆偷用俄罗斯到欧洲各国的天然气,这一搞欧洲各国不干了,欧洲各国人民差点冻死。
于是欧洲各国开始对乌克兰何俄罗斯施压,在各方压力下双方妥协,双方各让了一步,俄罗斯降了点价乌克兰多涨了点。
后来这几年这事一直不消停,俄罗斯要继续涨,乌克兰就是不给钱,双方一直争吵。
一直到了2010年乌克兰换届亲俄派亚努科维奇上台,双方才谈拢俄罗斯降价,作为回报乌克兰让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驻军租期延期5年。
后来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双方又吵翻了。
在俄罗斯眼里乌克兰是吃着我的利你还要坑我,双方正在讨价还价时乌克兰出了大乱子,2014年2月20日乌克兰亲欧派发动政变,亚努科维奇下台。
俄罗斯看乌克兰变天于是干脆吃掉了克里米亚,
俄乌双方彻底撕破脸。
双老这么崩着欧洲受不了(乌克兰偷气)在欧洲各国协调下于2019年12月29日双方达成协议。
俄罗斯的“北溪2”项目就是重新铺设管道走海路向欧洲运气,省的俄乌争端在起跟着倒霉。
俄乌各自期望的结果很难达成双方都会让步和妥协。
四、俄乌天然气争端的发展过程
(一)这次俄乌天然气争端缘起于两国能源经济的相互依存
根据最具国际能源统计权威性质的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BP世界能源统计2009》[1],俄罗斯是当今世界可与沙特匹配的“能源超级大国”,尤其是其天然气资源(43.3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剩余探明储量的23.4%,储产比为72年,为世界头号天然气资源大国,年产量超出6000亿立方米,并保持着占全球天然气出口总量约35%的份额,在目前世界天然气市场上拥有叱咤风云的影响力。而乌克兰则是天然气资源匮乏国,其储量仅为俄罗斯的1/47(0.92万亿立方米),且其产量最高也不过200亿立方米,远不抵其年均600~700亿立方米的年消费量,其中约250亿立方米通过从俄罗斯进口来弥补。同时,俄罗斯天然气占到欧洲天然气使用量的1/4,而这其中又有80%途经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由 此,俄乌能源领域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铺就了双方天然气争端的基础背景。
(二)2006年俄乌“断气风波”开启两国天然气争端
在历史上,俄乌两国关系久远而密切。1922年乌克兰作为创始国,与俄罗斯联邦等一起建立苏联,以其辽阔的国土资源和庞大的经济规模,成为苏联的“粮仓”和仅次于俄罗斯的最重要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八一九事变后,乌克兰宣布独立,而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共同宣布建立取代苏联的“独联体”。直至2004年乌克兰大选之前,总体上乌克兰还是保持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
俄罗斯念在昔日“兄弟”情分上,一直按补贴价格优惠供应乌克兰天然气。
但自2004年年底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以及随后亲西方的尤先科总统上台以来,乌克兰政府扭转外交基调,执行亲美倾欧政策,追求加入北约与欧盟,并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海军基地等问题上龃龉不断,矛盾日深。俄罗斯觉得再无必要为“疏俄倒西”的乌克兰经济埋单,便于2005年年末要求将供乌的天然气价格从每千立方米50美元提高至230美元。而乌方要求分阶段提高天然气价格,并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俄天然气过境费。因谈判未果,2006年元旦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切断对乌克兰的天然 气供应,形成举世关注的俄乌“断气风波”,直到1月4日双方谈判达成协议后方才恢复通气。根据协议,俄方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出售天然气给“俄乌能源公司”,该公司将俄天然气和来自中亚的天然气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乌;而俄天然气经乌境内出口欧盟的过境费则由原来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至1.6美元。
(三)政治、经济动因刺激天然气纷争再起
2007年俄乌双方决定以三年时间,逐步将俄对乌供气价格与国际市场拉平。由于尤先科政权罔顾俄罗斯的一再警告,顽固坚持亲美和“去俄入欧”路线,俄乌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战略上矛 盾日益恶化,俄国内教训乌的呼声愈益上升,尤其是在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刺激下,两国天然气争端更趋激化。
俄方迫不及待地要求提高输乌气价,乌方竭力抵制涨价,并要俄支付更多过境管道使用费,还提出让俄气直接向乌克兰消费者销售天然气[2]。
乌方认为,2009年俄对乌天然气售价应为每千立方米201美元。俄总理普京则声称,供应乌方的天然气成本约为每千立方米380美元,主要是俄方出于人道主义因素,考虑到乌在金融危机下处境艰难,而向乌提出250美元的报价[3]。又由于国际油价大跌、卢布贬值,俄罗斯急需现金支持国内经济,因而向乌方强硬追讨所欠的20多亿美元债务,其中6.14亿美元是乌石油天然气公司欠下的天然气债款。而经济衰退和信贷危机也加大了乌克兰及时还债的难度。俄罗斯还指责乌克兰不时截留输往欧洲的天然气,要求乌方保证天然气在乌过境运输的安全,确保俄罗斯天然气能够畅通无阻地运往欧洲国家。乌方则否认俄方指控,声称俄输欧的供气量不足。
(四)一波三折的冲突进程
(1)争议谈判受阻:早在2008年6月俄方就提出将向乌供气价格提高近两倍的要求。11月俄乌供气谈判因价格和债务问题受阻。该月20日,俄又要求乌支付24亿美元的天然气欠款。但 乌石油天然气公司声称与俄气没有债务问题。12月18日俄气宣布,因乌未能偿清欠费,俄方明年起停止供气。12月30日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当天访俄,试图解决两国间天然气供应问题而未果。
(2)断气殃及欧盟:2009年1月1日莫斯科时间10点起,俄气切断对乌供气。1月5日,俄乌“斗气”升级,乌克兰地方法院禁止过境输送俄天然气。1月7日,乌方表示因俄完全停止向乌境内天然气管道送气,“被迫完全停止向欧盟国家输送天然气”。以前欧盟将俄乌分歧视为“两国间贸易纠纷”和“经济事务”,表示不会介入。然而这次俄乌“斗气”时,欧洲恰遇罕见冰雪严寒,多个欧盟成员国出现取暖用气短缺和供电困难,对欧洲多国生产和民众生活形成严峻威胁。至此欧盟立场出现重大转变,强硬敦促俄乌迅速谈判,全面恢复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否则“这一问题将上升到最高政治层面”。
(3)妥协化解争端:迫于国际压力,俄乌同意重开谈判,并接受欧盟就解决纷争在布鲁塞尔举行三方峰会的建议。经欧盟积极斡旋,1月11日俄乌就恢复经乌向欧供气达成协议,并同意欧盟派遣观察员监督过境输气。1月13日,在俄、乌、欧盟三方签署有关成立过境输气监督委员会的议定书后,俄方恢复过境乌克兰对欧洲供气。孰料随后乌俄又在输气线路和过境管道技术性耗气等 问题上发生争执与指责,过境天然气仍然未达欧洲。1月17日,由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倡议的天然气消费国“国际峰会”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会后经长达10小时的艰苦谈判,俄乌终于于18日凌晨宣布达成协议:在保持2008年过境费率(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7美元)不变的条件下,2009年俄方将在欧洲价格基础上给乌方供气价20%的折扣。同时约定,自2010年1月1日起,俄乌天然气价格及过境费将完全按照欧洲价格公式生成[5]。1月19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在莫斯科签署协议,结束这场天然气争端,并承诺恢复向欧洲供气。1月20日,俄恢复过境乌克兰的对欧供气。至此,这次持续近三周,导致近20个欧洲国家在寒冬季节遭遇能源短缺危机的“断气”纷争告一段落。
2009年3月23日,乌克兰、欧盟委员会以及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布鲁塞尔签署了关于乌输气系统现代化改造问题的联合宣言,希望不要再发生像2008年冬天那样的天然气危机。11月19日,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乌南部旅游城市雅尔塔举行会谈,双方同意修改2009年初签署的天然气协议中的一些条款。11月25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谢尔盖·库普里亚诺夫说,2010年,俄罗斯将按欧洲价格对乌克兰出口天然气,全年平均价格预计约为每千立方米280美元。12月2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石油企业在莫斯科就俄罗斯石油过境乌克兰输往东欧国家事宜达成协议,从而减缓了人们对2010年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向欧洲国家输送石油受阻的担忧。
2010年4月21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乌东部城市哈尔科夫举行会谈,双方在天然气价格和黑海舰队驻扎等一系列问题上达成重要协议。根据两国总统在会谈后签署的协议,俄罗斯同意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降价约30%向乌克兰出售天然气,而乌克兰同意把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乌境内驻扎的期限延长25年,并且在该期限届满后双方有权选择是否再延长5年。
乌克兰虽积极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却没有放弃加入欧盟的外交政策,对于加入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关税同盟问题一直含糊其辞。
2012年3月30日,乌克兰与欧盟草签了联系国协定,双方计划于2013年11月28日签署联系国条约。此举遭到俄罗斯强烈反对。此后,双方贸易摩擦不断。俄罗斯总统普京甚至警告说,如果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以俄为首的关税同盟将被迫采取保护性措施。
2013年10月3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戈卢别夫证实,如果乌克兰欠款问题得不到解决,俄将从11月开始对乌供气采取预付款机制,届时乌克兰须在11月提前支付12月份的全额费用。俄乌天然气争端再起。据俄联邦政府新闻局消息,俄天然气工业公司至今未收到乌方8月份的天然气供应费,这笔费用总额达8.82亿美元,最后支付期限为10月1日。11月5日,俄气发言人库普里亚诺夫证实,乌克兰已开始向俄方偿还8月的供气欠款;乌克兰能源和煤炭工业部长斯塔维茨基7日表示,乌方已向俄气支付8月份供气欠款的20%,而2013年10月的天然气供应费用已结清。另有数据表明,乌克兰此前已向俄方全额支付了9月的供气费用。
2013年11月11日,俄罗斯媒体报道说,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已从11月8日起完全停止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气)购买天然气。
乌克兰2014年2月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大幅减少。俄罗斯与乌克兰又可能爆发类似2013年11月的天然气贸易战,当时乌克兰总理威胁如不修改天然气进口协议价就将终止向俄罗斯进口。昨日,受俄罗斯警告乌克兰必须偿还30亿美元债务及可能不再提供120亿美元贷款影响,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兑美元汇价跌至创纪录新低。
路透由两位俄罗斯能源业人士处获悉,2月24日,乌克兰国有油气公司Naftogaz向俄罗斯最大天然气生产商Gazprom每日进口天然气规模已经降至2800万立方米,1月1日还多达1.47亿立方米。
两位消息人士称,Naftogaz二十余日里逐步减少了进口量,但他们没有给出Naftogaz进口减少的理由。
2013年12月下旬,俄罗斯宣布,为紧急援助乌克兰,将斥资150亿美元购买乌克兰债券,并暂时将向乌供应的天然气价格下调三分之一。但本周一,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暗示,俄出口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可能回调。
俄罗斯是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乌克兰每年天然气消耗量约550亿立方米,其中半数以上由俄罗斯进口。2013年Gazprom向欧洲出口天然气1615亿立方米。而就在2013年11月上旬,俄罗斯与乌克兰还因天然气协议价的严重分歧险些终止贸易关系。Naftogaz2013年11月8日已经完全中止向Gazprom进口天然气。截止8日,Naftogaz11月日均进口天然气仅有约900万立方米,远低于10月日均的1.04亿立方米。时任乌克兰总理Mykola Azarov当时表示,如果Gazprom拒绝修改天然气销售协议,乌克兰将不再向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根据前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2009年与Gazprom签署的进口天然气预付款协议,俄罗斯向乌克兰每出口1000立方米天然气平均售价约400美元,乌克兰在协议签署后就已指责这一进口价格过高,在欧洲地区属于最高水平。
2014.2.25日,在路透报道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关系再度紧张当天,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接受俄罗斯电视频道采访时公开表示,没有发现乌克兰有任何理由不偿还俄罗斯为乌克兰欧洲债券投入的30亿美元。
同日,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斯托尔恰克表示,俄罗斯没有法律义务向乌克兰提供2013年决定资助的120亿美元。俄罗斯当时承诺合计投入150亿美元,现剩余120亿美元未落实。
据俄塔社报道,斯托尔恰克说:没有这样的法律义务。 这里指的是,新一轮谈判和新的协议。谈判和协议的形式将由时间决定。当天,乌克兰3个月期债券价格急跌。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重挫6.8%,跌幅创2009年2月新高,格里夫纳兑美元跌至9.8,创最低纪录。
上周末乌克兰议会表决通过罢免亲俄罗斯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亲西方的图尔奇诺夫此后任代理总统。乌克兰过渡政府本周一对亚努科维奇发布通缉令,并表示为避免违约需要350亿美元援助。
作为对乌克兰上周末事变的回应,昨日俄罗斯威胁将限制乌克兰粮食进口。俄罗斯进口粮食占乌出口粮食总量的25%。
2014.2.25日消息,欧盟以及IMF准备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五、为什么乌克兰危机没有影响天然气期货价格?
因为乌克兰并不出产天然气。也不是天然气消费大户。只不过是条通道。它对天然气的价格影响是双面的。虽说可能对欧洲进口产生影响,造成价格上涨;可也可能对俄罗斯出口产生影响造成价格下跌。所以总的对国际市场就没什么影响了。这与中东危机不一样。那里是纯粹产油国。产量少了价格当然要涨。
六、俄罗斯供应德国乌克兰的欧洲国家的天然气价格有什么不同?
一般情况是按距离算的,打比方说如果给德国供气,那么肯定要经过波兰,那么波兰肯定要便宜不少,算是过境费;再有就是前独联体国家,关系好的会便宜很多,如乌克兰,白俄罗斯,如果你投靠北约了,那肯定是市场价,如波罗的海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