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系的图片这么多,却从来没一张是真的吗?

我相信,你见到的大多数太阳系的照片都是这个样子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它到底是真的吗?太阳系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吗?

其实,我们见到的大多数太阳系的全家福都是错误的。它们只是显示了太阳系各大行星的排列顺序,根本没有反应出太阳系的真实情况。

那么。太阳系的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具体模拟一下。

首先,我们查阅资料可以知道,地球的直径约为1.28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0.35万公里,而月地距离则是38.4万公里。

我们只是这样摆数据是没有用的,这些长度已经超出了我们可以想象的限度。那我们把它们按比例缩小一下,如果我们把地球缩小成一个12厘米左右的苹果,那么月球是一个3.5厘米的乒乓球。而两者之间的距离则达到3.84米之遥。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大广场上,我们画了一个直径7.7米的大圆环,然后在上面摆上一个苹果和一个乒乓球。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从地球向外扩展。下一个我们来看地球和太阳。可以知道,太阳直径约为139万公里,日地距离为14959万公里。我们继续采用上面的方法。如果把太阳缩小成一个14厘米的大号苹果,那么在它面前,地球仅为一个0.1厘米直径的细沙,而日地距离高达15米。

好吧,兴趣上来了,咱们继续在广场上摆模型。这次咱们努力把整个太阳系给摆出来。不过,咱们这次只需要摆出八大行星和太阳就好了。其他像是那些很小大行星,例如冥王星之类的,我们只能选择放弃。因为缩放之后,它只有细胞大小,已经看不到了。

二、太阳系长什么样子呢?太阳系真正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在广袤无边的宇宙之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区域就是太阳系了,因为太阳系就是我们的家园。

太阳系是一个单恒星系统,在太阳系之中有着唯一的恒星太阳,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之下,八大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小行星以及其它的宇宙天体都在有序的运行。我们所在的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的一员,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在地球的内侧还有着金星和水星两颗岩质行星,而在地球的外侧则有着火星一颗岩质行星以及四颗气态行星,它们分别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而在火星与木星之间还存在着一条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是小行星的密集区域,迄今为止在这里已经被编号的小行星就多达12万颗以上。除了行星与小行星以外,太阳系中还有着大量的天然卫星。

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和金星是没有天然卫星的,而地球则拥有唯一的天然卫星,也就是月球。

地球外侧的火星拥有两颗天然卫星,而木星的卫星数量则多达79颗,土星有62颗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卫星数量分别为27颗和14颗。其实,对于太阳系的大致样子并不需要赘述,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毕竟我们经常会看到描绘太阳系的图片。

可事实上问题就出在这些图片之上,请注意,我们所看到的太阳系大致样子是基于图片,而并不是照片,而图片是认为绘制的,而绘制这些图片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人们对太阳系的样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实际上这些图片是失真的,而且是严重失真的,真正的太阳系样貌与图片上所描绘的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真实的太阳系与图片上的太阳系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小,另一个是距离。

先说大小,图片上所见的太阳系天体有大有小,但是基本上相差不大,但实际上太阳系不同天体的个头差异是极为巨大的。先说太阳吧,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它自己就占据了太阳系物质总量的99.86%,也就是说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再加上小行星、行星的卫星以及其它宇宙物质,总共才占0.14%,所以太阳之大可想而知。

从一般的太阳系图片上来看,太阳的个头也就比地球大上五六倍而已,但实际上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如果我们要在一张图片上画一个太阳,那么最多只能是轻轻的点上一个小点来表示地球,想画出一个能够显示出海洋陆地的地球是绝对不可能的。

除去太阳不说,太阳系中其它天体的个体差异也是非常巨大的。

就拿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和地球来进行比较吧,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318倍,这基本上就是西瓜和葡萄的比例,如果我们在一幅图片上画个木星,那么只能画一个小圈圈来表示地球,想要画出一个显示海洋陆地的地球仍然是不可能的。当然地球也不总是小弟,和水星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成为大哥了,地球的体积可以达到水星的20倍左右。

说完了大小,我们再来说说距离,图片上的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八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带围绕太阳有序运行,每一颗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差异并不明显,甚至在很多图片上基本没有差异,这就与事实极不相符了。真实的太阳系继承了宇宙的基本特点,那就是空旷。

如果我们在一幅图上画一个直径为一厘米的太阳,那么地球真正的位置应该在哪呢?应该画在一米开外的地方,这是因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太阳直径的108倍。

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公里,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也就是太阳直径的108倍。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就已经非常惊人了,那么太阳系最外侧的行星海王星距离太阳有多远呢?还是用刚才这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吧,如果在一幅图上画一个直径为一厘米的太阳,那么海王星的真实位置应该画在距离这个太阳30米以外的位置上。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想要画一个真实的太阳系图片,又想在这幅图上展现出所有星体的样貌,那么我们需要一张很大很大的纸,这张纸的大小至少要在10000平方米以上。

三、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太阳系八大行星都有多大)

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行星重新进行了定义。冥王星因为不满足新行星定义的要求而被降级为矮行星。这样太阳系中的行星由原来的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

太阳系

那么,一颗天体要成为行星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要足够大,能够依靠自身的引力把自己变成圆球状;三是这个天体能够清理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轨道附近不能有比它大的天体。

在太阳系中能够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天体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八颗。那么太阳系中的这“八大金刚”都有多大呢?下面是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对比图。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对它们的大小有很直观的认识了。

类地行星大小对比

类地行星大小对比

在太阳系中有四颗类地行星。它们都是以硅酸岩石为主要成分的行星,都有固体的表面。这四颗类地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四颗类地行星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是最大的,其次是金星、火星、水星。以行星的直径大小作为比较,地球的直径为12756公里,是金星的1.05倍,火星的1.88倍,水星的2.6倍。

气态巨行星大小对比

气态巨行星大小对比

除了类地行星,太阳系中剩下的4颗行星是气态巨行星。它们不是以岩石或者其他固体为主要成分的巨型行星。四颗气态巨行星按照体积由大到小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平均直径是139822公里。以它们的直径作为比较,木星的直径是土星的1.2倍,天王星的2.75倍,海王星的2.84倍。

木星和土星大小对比

在四颗气态巨行星中还可以再细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木星和土星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它们两个是传统类型的气态巨行星。木星的直径是土星的1.2倍;体积是土星的1.7倍;质量是土星的3.34倍。

天王星和海王星大小对比

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气态巨行星中的另一个类型。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水、氨和甲烷,氢和氦只是最外层区域的主要成分。因此它们又叫作“冰巨星”。天王星的平均直径是50724公里,比海王星的平均直径大了1480公里。它的体积比海王星略大一些。但是海王星的质量却比天王星大了两个半地球的质量。

八大行星“全家福”

前面将八大行星的大小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了对比。那么把八大行星放在一起来一张“全家福”,它们的大小比例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八大行星大小对比

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大约是最小行星水星的29倍。打个比方,水星在木星面前就好比是一个身高1.8米的人站在了一栋19层的高楼(52米)下面。

木星和地球的对比

木星和地球的比较

木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倍,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地球在木星面前就像是一个玻璃弹珠放在了一个篮球面前。

木星和地球的对比

太阳和八大行星对比

太阳的直径为1392000公里,是木星直径的10倍,地球直径的109倍。太阳的体积和质量都是木星的1000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在太阳系中,太阳才是真正的老大。下面这张对比图足以说明一切。

太阳和八大行星对比图

在这张对比图中,你还能够找得到地球吗?

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之真实太阳系

之前我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星际旅行,却忽略了我们太阳系的风景,这次我们跟随已经飞了近40年,即将离开太阳系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带领大家慢慢走,慢慢欣赏,一览太阳系群星风采。。。

图为1977年9月5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Titan III/Centaur火箭将“旅行者1号”飞船送入太空。

两艘“旅行者”号飞船均发射于1977年。本图显示的是位于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中的“旅行者”号飞船的原型。“旅行者”号飞船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中成功实施了无数次的模拟实验。

两艘“旅行者”号飞船都是核动力宇宙飞船。在访问木星和土星后,“旅行者2号”飞船继续向天王星和海王星进发

两艘“旅行者”号飞船还都分别携带有一张内容相同的铜质镀金唱片,唱片将地球故事带入遥远的太空。这张光盘中包含有用60种语言表达的问候语,此外还包括来自不同文化和时代的音乐、地球上的自然声音和人造声音等。

1979年,“旅行者1号”飞船首次与木星遭遇。此前,它拍摄了近1.9万张太空图片,传回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数据。

1979年2月:在距离木星大约920万公里时,“旅行者1号”飞船捕捉到壮观的木星大红斑及周围场景。

1979年3月:“旅行者1号”飞船在接近木卫一时拍下本图,当时它距离木卫一大约49万公里。“旅行者”号飞船项目科学家埃德-斯通博士表示,“这简直超出想象。这是第一次在太阳系其他天体上发现活火山。

1980年11月:“旅行者1号”飞船回望土星,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捕捉到这幅土星及土星环的全景图。当时,它距离土星大约530万公里。四天前,“旅行者1号”飞船刚刚从土星边飞过。

1998年10月,“旅行者1号”飞船拍摄到木星和它的四颗行星大小的卫星,即所谓的伽利略卫星。本图是一张合成图,各卫星大小并非真实比例,但位置均处于它们相应的位置。

1998年11月,“旅行者1号”飞船飞越木卫一南极上空。

2000年3月:这也许是“旅行者1号”飞船拍摄到的最壮观的木卫一图像。当时,它距离木卫一大约40万公里。

蒙太奇:这是由“旅行者号”飞船所捕捉到的最佳镜头的完美组合。图片显示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以及木星的四颗卫星,背景是伪色调的蔷薇星云,前景则是地球的卫星月球。

将照片拼接起来,合成了迄今仅有的一张以外部视角观察太阳系的全家福照 片。在旅行者1号当时的位置上,太阳系中的大行星都成了一个个暗淡的光点,其中地球和金星甚至还占不满一个像素。

由于旅行者1号临时改变任务,旅行者2号担负起了它的未尽工作。上述照片是旅行者2号拍摄的,时间是1986年,从中可以看到天王星宁静的蓝色。

旅行者2号还是人类迄今唯一造访过海王星的人类探测器,时间是在1989年,这颗蓝色的行星是太阳系中最遥远的大行星

这张假彩色图像以辉煌的色调展示了土星的C环和B环。高分辨率镜头也显示了类似缎带的物体在环结构周围旋转。天文学家认为土星的电磁场以某种方式与环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这些缎带,但它们的最终成因仍然是个谜。

“旅行者2”号拍摄的这张图片增加了紫外线、紫色和绿色过滤器,凸显出土星大气的特征。旅行者1号在经过土星大气时发生的变化表明该行星正进行季节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