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大桥介绍?

厦门海沧大桥(Haicang Bridge)坐落在厦门西港中部,是从海沧半岛通往厦门岛的一座东西方向的海峡性公路大桥,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在当时仅次于丹麦)的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代表着20世纪中国建桥水平最高成就作为厦门出岛的第二条通道,海沧大桥连通厦门本岛与海沧半岛台商投资区。它的建成,象征着厦门在21世纪初要实现“厦门各区紧密互动”的大城市格局,并由海沧、杏林、集美、同安组成相互关联的几个片区,使厦门从一座海岛型城市发展成一座海湾型城市。

大桥是由东渡互通立交东引桥、东航道桥、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西航道桥、西引桥、西引道、石塘立交等大型工程组成的双向六车道公路特大桥梁,全长5926.527米,主跨648米,桥面宽度36.6米,设计通行能力为50000辆/日,行车时速为80公里/时,工程概算总投资28.7亿人民币,于1996年12月18日动土兴建,主体工程于1997年6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全桥于1999年12月30日顺利通车。

除正在进行开口改造的高集海堤外,厦门岛目前已有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等总计五条联外过海公路要道。

历史沿革

1996年12月18日,海沧大桥开工建设。

1999年12月30日,海沧大桥建成通车。

2002年,海沧大桥进行第一次翻修,针对问题是桥面的沥青推移现象,共翻修9000平方米桥面。

2005年,路桥公司与桥面铺装的设计单位对钢桥面铺装技术进行优化,对海沧大桥进行了第二次翻修,主要是将原本光滑的钢板表面,过渡成粗糙的平面,并采用合适的沥青铺设。

2010年12月30日,海沧大桥西引桥正式通车,海沧生活区与厦门本岛的距离缩短大约6公里。

2013年06月25日至2013年08月25日,海沧大桥启动自建成以来,第三次是历史规模最大的一次翻修。为保障海沧大桥桥面良好路况和钢箱梁结构的安全,厦门市政府决定对海沧大桥桥面铺装层进行全面维修。

建筑结构

海沧大桥是我国第四座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是我国第一座特大型三跨吊钢箱梁悬索桥,悬吊结构在国内首次采用不设竖向塔支座的全漂浮连续结构,为世界上第二座采用此种结构的大型悬索桥。

位于厦门市西港中部,西起海沧开发区马青公路,跨越厦门西海域并穿过火烧屿后接厦门本岛仙岳路,是厦门岛的第二条对外通道。工程全长6419m,由石塘立交、西引道、西引桥、西航道桥、东航道桥、东引桥、东渡互通立交东引道及附属工程等组成,东航道桥为悬索主桥,长1108米 主跨648米。海沧大桥为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等级公路特大桥梁,兼具城市桥梁功能。海沧大桥设计通行能力为50000辆/日,行车时速为80公里/时。

大桥为三跨连续全飘浮钢箱梁悬索桥,全长约6000米,主桥3140米主跨648米。钢箱梁全长1108米。钢箱梁宽(即桥面宽)36.6米,高3米。分11类94节拼接而成,其中标准箱长12米,重157.5吨,最轻的127.4吨,最重的206.6吨。大桥有140米高的双塔,上架两根主缆,主缆由99股1万多根钢线组成的,由吊杆把主缆和钢箱梁拉住,钢箱梁与海面净高55米,5万吨巨轮可自由通航。

海堤修建前,厦门是悬于海上的孤岛,交通极度不便。据当时主政福建的叶飞回忆,陈嘉庚先生多次提出建议,要在厦门与集美间建座海堤,以把厦门与大陆连接起来。

从1953年开始,厦门市动员“万人大军”,抛石入海,终于在1955年和1956年先后建成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令厦门成为半岛,鹰厦铁路和324国道福建段(福州、经过莆田、泉州至厦门段等)得以连入厦门,对厦门的国防和经济都有巨大贡献。在1990年以前,海堤是厦门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厦门继集杏海堤、高集海堤 后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等相继建成,方便了厦门的交通。用这种技术建造大桥,世界上属第二座,亚洲是第一座。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海沧大桥”桥名,光彩夺目。大桥凌空飞架,俊美飘逸,银灰色的桥身,与蓝天、碧海、红花、绿树融为一体 宛如一道飞虹,又似一条银龙,架在厦门西海上,成为厦门再腾飞的翅膀。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海沧隧道介绍?

海沧隧道工程基本情况怎么样?承接海沧隧道项目工程单位的基本情况怎么样呢?中达咨询小编整理海沧隧道基本内容如下:

中达咨询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厦门海沧海底隧道基本情况如下:

海沧隧道起点位于海沧马青路与海沧大道交叉口东侧,路线穿越西海域后沿兴湖路前行,穿过石鼓山立交,终点位于火炬北路,全长7.102公里,其中隧道长6.306公里(海域隧道长度2.8公里),海底最深处达70余米。

厦门第二西通道2016年3月28号上午开工建设,这是继翔安海底隧道后第二条进出厦门岛的海底隧道。它将有效分流目前厦门海沧大桥的超负荷车流,缓解厦门岛西部交通进出的压力,进一步推动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均衡发展。

厦门海沧海底隧道建设意义:

厦门第二西通道也是国内第三条跨海隧道,厦门第二条跨海隧道,同时也是福建省最长的跨海隧道。该项目的建成首先将缓解海沧大桥的通车压力,因为现在厦门岛和海沧区只有一座海沧大桥进出岛。海沧大桥日设计通行能力是5.5万辆车次,现在日最高通行的车次已经达到了14万辆,所以交通压力非常大,堵车现象也是经常发生。项目建成后,除了缓解交通压力之外,也将进一步发挥厦门港口的经济辐射作用,另外增强厦门与漳州等城市之间的沟通联系,从而推动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海沧隧道相关延伸:

厦门海沧隧道基本概况:

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厦门市属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始创于1984年成立的厦门市进出岛交通通道工程筹建处,1993年改制为厦门路桥建设投资总公司,2006年正式更名为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截止2013年底,公司注册资本145亿元,资产总额51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市属国企前列。经过30年来的创新与变革,公司已逐步发展成为以工程建设、建筑材料和游艇旅游为核心产业的现代企业集团,主要业务涵盖城市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代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运营、景观艺术设计与施工、建筑材料加工、制造与贸易、游艇港开发与游艇产业运营以及城市片区和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酒店经营等多个领域。集团旗下现拥有全资或控股、参股企业40余家。

公司自成立以来,相继承建厦门五大进出岛交通通道和环岛路、成功大道“一环一纵”城市主干道,以及厦漳高速、五缘湾片区、园博苑桥梁工程、厦大翔安校区等一系列国家、省、市重点工程,为厦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屡建功勋。同时,公司立足海西,积极作为,跨区域承揽泉厦高速扩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岛公路、坛西大道和漳州迎宾路、新江东大桥等多项重点工程。

厦门路桥集团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极力朝着为员工、股东、社会持续创造价值,赢得社会广泛敬重的目标,做一家有责任、有智慧、有实力、有抱负的现代竞争企业。

中达咨询小编推荐,查询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企业经营信息、建筑企业荣誉、建筑企业不良记录可以登入中达咨询建设通进行查询。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厦门海沧大桥的位置在哪里?

海沧大桥(HaicangBridge)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境内一座连接湖里区与海沧区的跨海大桥,位于厦门西海域之上,是同安—招银高速公路(闽高速S59)、福建省道318线及厦门市“两环八射”快速道路网中“外环”的组成部分。

海沧大桥于1996年12月18日动工建设,于1999年12月30日竣工通车,并于2002年、2005年、2013年先后进行了三次翻修。

海沧大桥西起厦门市海沧区嵩屿街道石塘立交,东至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仙岳路;线路全长6.319千米,主桥全长1.108千米,主跨长648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项目总投资28.7亿元人民币。

海沧大桥的历史

1996年12月18日起,海沧大桥开工建设。

1、功能用途:跨海公路大桥

2、建设地点:海沧至厦门本岛仙岳路、湖滨中路、东渡路、长岸路

3、建设长度:全长5926.527米,主桥长648米

4、建设宽度:36.6米,双向六车道

5、通行能力:5万辆次/日

1999年12月30日起,海沧大桥建成通车。

2002年,海沧大桥进行第一次翻修,针对问题是桥面的沥青推移现象,共翻修9000平方米桥面。

2005年,路桥公司与桥面铺装的设计单位对钢桥面铺装技术进行优化,对海沧大桥进行了第二次翻修,主要是将原本光滑的钢板表面,过渡成粗糙的平面,并采用合适的沥青铺设。

2010年12月30日起,海沧大桥西引桥正式通车,海沧生活区与厦门本岛的距离将至少缩短大约6公里。“6公里”不仅意味着海沧与本岛空间距离的缩短,更将彻底消弭人们对于“岛内岛外”的心理隔阂。

海沧大桥西引道总投资1.2亿,总长1.8公里。 据悉,通车后,从海沧大道途径滨湖南路和沧虹路可直接通往西引道上下海沧大桥,节省行车时间至少10分钟。

此次西引道的开通可直接将岛内与海沧的距离缩短6公里。隧道为双向两车道,各方向行车均为单向单车道 不过为保证隧道内行车安全、顺畅,隧道内设置有3.5米宽的紧急停车带,以使得隧道基本达到双向4车道的行车宽度。

2013年06月25日至2013年08月25日,海沧大桥启动自建成以来,第三次是历史规模最大的一次翻修。为保障海沧大桥桥面良好路况和钢箱梁结构的安全,厦门市政府决定对海沧大桥桥面铺装层进行全面维修。

1、施工时间:2013年06月25日0时至2013年08月25日24时

2、交通管制:2013年06月25日0时至07月25日24时,海沧大桥内侧双向四车道封闭。期间,每日7时至22时,对社会车辆实行单双号限制通行,车牌尾号为奇数的单日允许通行,车牌尾号为偶数的双日允许通行(含外地牌照、临时号牌,车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按最后一位数字管理)。

2013年07月26日0时至09月01日24时,海沧大桥外侧双向两车道及应急车道封闭。期间,禁止社会车辆通行海沧大桥,限行车辆绕行杏林大桥、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新阳大桥等路径通行。

不过,以下机动车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1.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

2.公共汽车、省际长途客运车辆、出租汽车(不含租赁车辆)、邮政专用车、12座以上的客车和学校校车等;

3.海沧大桥翻修工程施工作业车。

施工期间,每日6时至23时,海沧大桥禁止大型货车通行;每日23时至次日6时,允许大型货车通行海沧大桥。限行时段,大型货车改由杏林大桥、内茂立交、西滨立交、海翔大道、孚莲路通行。

同时,施工期间取消集美大桥大型货车单双号限行规定。不过,每日7时至9时、17时至19时,禁止大型货车通行集美大桥。

新阳大桥全时段禁止大型货车通行。

厦门的海沧大桥在哪里啊?

海沧大桥(HaicangBridge)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境内一座连接湖里区与海沧区的跨海大桥,位于厦门西海域之上,是同安—招银高速公路(闽高速S59)、福建省道318线及厦门市“两环八射”快速道路网中“外环”的组成部分。

海沧大桥于1996年12月18日动工建设,于1999年12月30日竣工通车,并于2002年、2005年、2013年先后进行了三次翻修。

海沧大桥西起厦门市海沧区嵩屿街道石塘立交,东至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仙岳路;线路全长6.319千米,主桥全长1.108千米,主跨长648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项目总投资28.7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