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泛灵论是什么意思

泛灵论(animism),亦称物活论、万物有灵论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具有意识、灵性的一种学说。泛灵论是人类第一个有结构的、带有某种普遍性的思想体系,是宗教的最初形态之一。在未开化的人和精神发育未成熟的幼儿身上即具有一般所认为的心性。

二、泛灵论是什么意思?

泛灵论,又名万物有灵论,为发源并盛行于17世纪的哲学思想,后来则引用为宗教信仰种类之一。

泛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在控制间影响其他自然现象。倡导此理论者,认为该自然现象与精神也深深影响人类社会行为,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跟人类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权利。基于此理论,后来也被广泛扩充解释为泛神论。

发源盛行

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在控制间影响其他自然现象。倡导此理论者,认为该自然现象与精神也深深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简言之,泛灵论支持者认为“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跟人类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权利”。后来其被广泛扩充解释为泛神论,逐渐演变为宗教信仰种类之一。

19世纪晚期,英国考古学家泰勒爵士(Edward Burnett Tylor)将该哲学思想与宗教思想做勾稽,并认为泛灵论为世界许多宗教的发源驱动。此理论虽在发表时广受支持,但是20世纪后,则被多位学者否定。

三、什么是泛灵论

我们现在的泛灵论,和古代的说法,其实并不一样。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有趣的话题,翻译的文章非常难以理解,但是实际上泛灵论的核心论点很好理解,它并非认为花草树木都有意识,也不是说石头上可能有什么神灵,而是指意识可能是比生命更基础的一个东西。

我知道一个很有趣的理论,玻尔兹曼大脑。

它是产生于混乱中熵的涨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种低熵态。

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曾提出一个观点:如果已知的低熵态宇宙是来源于熵的涨落,那涨落中也应该会出现许多低熵的自我意识,比如一个孤单的大脑。这种孤单的大脑就被命名为玻尔兹曼大脑。

也就是说意识依附于我们的大脑只是意识的一种方式,这个说法并非无稽之谈,我们现在就认为意识理论上也可以存在于无机物之中,比如电脑里,这也是意识上传的基础。

早期的探索者指出火苗不能脱离蜡烛存在,不同的蜡烛也会燃烧出颜色不同的火,一开始它被认为是意识不能脱离大脑的一个侧面比喻,但是后来被用来解释心灵哲学里的“具身认知”概念。

还是拿文章中的蝙蝠举例,如果你的身体变成了蝙蝠(或者机器)你的体验必然会截然不同,而意识也会有变化。

但已经没人会说蝙蝠的意识就不是意识了。我们的神经外科手术一样会让我们变得不大一样,这反而说明意识不是特殊的,特殊的只是特定的,我们的意识。

所以文章的结论非常正确,泛灵论虽然和物理主义相爱相杀,但它原则上是一种变相的物理主义,就和物理主义与唯物主义相爱相杀但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一样。

物理主义杯葛唯物主义对物质的定义,但他们实际上只是想说那些看不到的东西也是物质,泛灵论和物理主义相爱相杀,但他们只是想说并不是只有人类,大脑才能拥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