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承恩的个人简介
吴承恩的个人简介,如下但求英文版!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出生于一个小官吏降为小商人的家庭。父吴锐,字廷器,卖“彩缕文羯”,“又好谭时政,竟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嘉靖八年(1529),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2],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六年后,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大约活了将近80岁,晚景凄凉。
二、吴承恩简介
吴承恩,明代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下面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吧!
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1583年,又及1506—1580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吴承恩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
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年)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
1529年(嘉靖八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吴承恩大44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
1551年(嘉靖三十年)吴承恩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修建行台察院,尊经阁,增修儒学,表彰贞节,兴办水利等德政事迹。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周游湖南新化(古梅山)卖文写书为生。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
吴承恩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或野史。
作品
吴承恩代表作为长篇小说《西游记》,另著词集《花草新编》及短篇小说集《禹鼎志》(《禹鼎记》)等,大多散佚。
吴承恩诗文,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存世,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卷四末附小词三十八首。另有《续稿》一卷。
三、吴承恩是什么朝代的人?
吴承恩是明代的。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河下(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明代文学家。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他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其代表作《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淮安府志》载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四、吴承恩哪朝代的人 吴承恩的简介
1、吴承恩是明朝的人物。吴承恩(1506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或射阳居士,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吴承恩父亲吴国迁由安庆府桐城县高甸至淮安府山阳县。其代表作为《西游记》。
2、吴承恩一生没有子嗣。吴承恩早年师从胡琏,平生和沈坤、朱曰藩、李春芳为莫逆之交,和吴中名士文徵明、王宠书画相和,诗词唱和,有明朝中晚期士子疏狂自傲,不合时流的时代精神风骨。吴承恩在长兴为官时,和后七子之一徐中行交往密切。晚年和陈耀文、陈文烛、邵元哲结交为翰墨之友。
3、吴承恩的诗文 “率自胸臆”“师心匠意” ,据现存240余首诗歌词曲﹑障词及颂赞来看,除一些障词﹑颂赞属于应酬外,大多极富有历史﹑文学艺术价值。《二郎搜山图歌》 是他精心构思的上品,虽是题画诗,却假借二郎神搜山捉妖的神话故事,揭露了当时“五鬼”“四凶” 横行的黑暗现实。
五、吴承恩简介?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河下(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明代文学家。[1]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他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其代表作《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中文名
吴承恩
身份
文学家
主要成就
写定章回体长篇小说《西游记》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约1500年(一说1506年)
逝世日期
约1582年(一说1580年)
出生地
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1]
性别
男
代表作品
西游记、禹鼎志、海鹤蟠桃篇、春晓邑斋作、长兴作
字号
字汝忠[2]、号射阳山人
朝代
明朝
陵墓位置
淮安城东南的马甸乡二堡村
族群
汉族
配偶
叶氏、牛氏
官职
浙江长兴县丞
父亲
吴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