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霜是一种我们常见的现象,那么霜是如何形成的?

夜间地面冷却到0℃以下时, 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在地面或地物上的冰晶。

霜的形成,不仅和天气条件有关,而且和地面物体的属性有关。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假如质量相同,其内部含有的热量也就相同。如果夜间它们同时辐射散热,那么,在同一时间内表面积较大的物体散热较多,冷却得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有霜形成。这就是说,一种物体,如果与其质量相比,表面积相对大的,那么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草叶很轻,表面积却较大,所以草叶上就容易形成霜。另外,物体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于辐射散热,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块。

霜的消失有两种方式:一是升华为水汽,一是融化成水。最常见的是日出以后因温度升高而融化消失。霜所融化的水,对农作物有一定好处。

有霜时,往往伴有霜冻,对农作物有害。但是危害不在霜本身,而是结霜时的低温。

二、从物理角度来说冰箱里为什么会结霜

结霜是什么物理现象-霜是什么物理现象

冰箱结霜的主要原理是水在零度一下会变为凝固,一般会变为雪花状。随着温度降低,冰箱中水的饱和时候含水量就会降低,造成水析出,如果析出的水不能及时带走,就会凝结成霜。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可以制造出无霜冰箱了,只要没有水即可,使用风冷技术,将冰箱中的水蒸汽全部带走,没有水的情况下就不会有水凝结成霜。

三、霜是什么物理现象

我觉得你首先应该到百度百科这里了解,毕竟比较详细:

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严寒的冬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的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汽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因此形成霜。科学上,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才会结霜。

(上述仅仅片段,只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