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强度?什么是刚度?二者有什么区别?
刚度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力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强度是工程材料抵抗断裂和过度变形的力学性能之一。
一、特点不同
1、强度特点:铸铁、无机材料没有屈服现象,所以只能用抗拉强度来衡量它们的强度性能。聚合物材料也使用拉伸强度。当材料承受弯曲、压缩或扭转荷载时,应使用材料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来表示材料的强度。
2、刚度特点:刚度与物体的材料性质、几何形状、边界支撑和外力作用形式有关。通过分析物体各部分的刚度,可以确定物体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这也是固体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二、分类不同
1、强度分类:强度性能指标有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或屈服点)。
2、刚度分类:刚度可分为静刚度和动刚度。
扩展资料:
在自然界,动物和植物都需要有足够的刚度以维持其外形。在工程中,一些机械、桥梁、建筑物、飞机和船舶由于结构刚度不足而失稳,或在流场中发生颤振等灾难性事故。因此,在设计中,必须保证结构具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足够刚度。
但对刚度的要求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弹簧秤中的弹簧刚度取决于被称重物体的重量范围,而缆绳则要求在确保足够强度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刚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刚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度
二、强度校核和刚度校核有啥区别
一、对象不同
强度校核:强度校核的对象一般是金属材料。
刚度校核:刚度校核的对象可以是塑料、阶梯轴、简文梁等材料。
二、目的不同
强度校核:强度校核是校核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刚度校核:刚度校核是为了校核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三、方法不同
强度校核:强度校核是对材料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抗剪强度等进行测试和计算。
刚度校核:刚度校核是对材料的挠度或偏转角等等进行测试和计算。
扩展资料
螺栓的强度校核分为四种:
1、受轴向载荷F的松螺栓连接。
2、只受预紧力F'的紧螺栓连接。
3、即受预紧力F'受轴向载荷F的紧螺栓连接。
4、 受横向载荷作用F0的铰制孔螺栓连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刚度校核
百度百科-强度
百度百科-刚度
三、什么叫强度,什么叫刚度?
强度和刚度的区别只有一点,就是概念不同:
1、强度指表示工程材料抵抗断裂和过度变形的力学性能之一。常用的强度性能指标有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或屈服点)。铸铁、无机材料没有屈服现象,故只用拉伸强度来衡量其强度性能。
高分子材料也采用拉伸强度。承受弯曲载荷、压缩载荷或扭转载荷时则应以材料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及剪切强度来表示材料的强度性能。
2、刚度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材料或结构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材料的刚度通常用弹性模量E来衡量。
在宏观弹性范围内,刚度是零件荷载与位移成正比的比例系数,即引起单位位移所需的力。它的倒数称为柔度,即单位力引起的位移。刚度可分为静刚度和动刚度。
扩展资料:
一、结构刚度
静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静刚度。动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动刚度,即引起单位振幅所需的动态力。如果干扰力变化很慢(即干扰力的频率远小于结构的固有频率),动刚度与静刚度基本相同。
干扰力变化极快(即干扰力的频率远大于结构的固有频率时),结构变形比较小,即动刚度比较大。当干扰力的频率与结构的固有频率相近时,有共振现象,此时动刚度最小,即最易变形,其动变形可达静载变形的几倍乃至十几倍。
二、相关计算公式
一个结构的刚度(k)是指弹性体抵抗变形拉伸的能力。计算公式:
k=P/δ
P是作用于结构的恒力,δ是由于力而产生的形变。
刚度的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N/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刚度
四、强度校核是什么意思啊?
强度校核分析方法如下:
假设使用 40Cr 抗拉强度 980 MPa 抗剪强度 490MPa
薄管定义
管厚度÷管内径<0.07
10÷(2000-2×10)=0.00505 <0.07
15÷(2000-2×15)=0.0076142 <0.07 满足薄管定义
薄管承受圆周方向应力的计算式
σ=PD/2t
t=管壁厚度 mm;P=管内介质压力 Mpa;D= 管子外径 mm
σ=钢管许用应力Mpa
设管内压力 10 Mpa【实际大小自行调整】
σ=10×2000÷2÷10=1000MPa
使用 40Cr 抗拉强度 980 MPa 抗剪强度 490MPa
设安全因素>1.25安全
安全因素=980/1000=0.98 <1.25 不安全
t=15mm
σ=10×2000÷2÷15=666.6666MPa≈670 MPa
安全因素=980/670=1.46268 >1.25 安全
薄管承受横方向应力的计算式
σ=PD/4t
σ=10×2000÷4÷10=500MPa
安全因素=980/500=1.96 >1.25 安全
t=15mm
σ=10×2000÷4÷15=333.333333MPa≈340MPa
安全因素=980/340=2.88235 >1.25 安全
PS:
(1)上列设安全因素>1.25安全 为一参考值【式工作环境及材料条件而定 自行修正】
(2)修正时记得要满足薄管定义 管厚度÷管内径<0.07 否则应力条件计算会很麻烦【考虑是弹性体时会个复杂】
(3)实务上安全因素建议使用2.5【使用抗拉强度为基准时】 ,你的问题可改变材质或管厚度
(4)圆周方向应力和横方向应力比较,圆周方向应力较大【考虑圆周方向应力就可以了】
五、刚度和强度的定义以及区别
刚度的定义:刚度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材料或结构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刚度可分为静刚度和动刚度。
强度的定义:强度是指表示工程材料抵抗断裂和过度变形的力学性能之一。
刚度和强度的区别:
1、特点
刚度:通常用弹性模量E来衡量。在宏观弹性范围内,刚度是零件荷载与位移成正比的比例系数,即引起单位位移所需的力,刚度的倒数称为柔度,即单位力引起的位移。
强度:铸铁、无机材料没有屈服现象,故只用拉伸强度来衡量其强度性能。高分子材料也采用拉伸强度。承受弯曲载荷、压缩载荷或扭转载荷时则应以材料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及剪切强度来表示材料的强度性能。
2、表示
刚度:在自然界,动物和植物都需要有足够的刚度以维持其外形。在工程上,有些机械、桥梁、建筑物、飞行器和舰船就因为结构刚度不够而出现失稳,或在流场中发生颤振等灾难性事故。
强度:表示作用力以及某个量(如电场、电流、磁化、辐射或放射性)的强弱程度。
扩展资料:
刚度的计算公式:
1、一个结构的刚度(k)是指弹性体抵抗变形拉伸的能力。计算公式:k=P/δ;其中,P是作用于结构的恒力,δ是由于力而产生的形变。
2、刚度的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N/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刚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