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五险一金?具体点
“五险一金”讲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
育保险;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
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是什么?
目前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其中17%划入统筹基金,3%划入个人帐户
),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5%,个人0.5%;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
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
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300%的10%。
(统筹基金即:在养老保险制度从国家—单位制逐渐向国家—社会制转变的过程中
需要国家统筹,以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1)以企业缴费为主建立社会统筹基金;(2)由职工和企业缴费为主建立个人帐户;(3
)政府负担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费用。这种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半基金制有
利于应付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逐渐分散旧制度到新制度的转轨成本,逐步实现由企
业养老保险制度到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变。)
四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
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
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
关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领取,
是由设保登记部门来发放,比如“养老保险,要达到法定的年龄才可以,失业保险
金的领取也是要具备条件,比如你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办理失业证明,同时
又办了求职证,就是指你失业以后还必须有求职的意愿,这样的条件才可以领取。
如果失业之后你不想工作,那么就不能给你发保险金。另外,养老金和失业金是不
能同时享受的。
·试用期内是否享有保险?
在试用期内也应该有享受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
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另外,企业给员工上保险是一个
法定的义务,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或自愿与否,即使员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险也不
行,而且商业保险不能替代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的享受待遇
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1、按月领取按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
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
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2、死亡待遇。(1)丧葬费(2)一次性抚恤费(3)符合供养条件的直系亲属生
活困难补助费,按月发放,直至供养直系亲属死亡。
注意:养老保险应尽量连续缴纳,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凡企业或被保险人间断缴纳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按有关规定不缴费的人员除外
),被保险人符合国家规定的养老条件,计算基本养老金时,其基础性养老金的计
算基数,按累计间断的缴费时间逐年前推至相应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计
算(累计间断的缴费时间,按每满12个月为一个间断缴费年度计算,不满12个月不
计算)
举例来说吧:
如果你2020年退休,正常你的基础养老金是2019年的社会平均工资×20%,但是如
果你在退休之前养老保险中断了30个月,就是中断了2.5年,按2年算,你的基础养
老金就是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20%
医疗保险的享受待遇
1、门、急诊医疗费用
在职职工年度内(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累计超过
2000元以上部分;
2、结算比例:
合同期内派遣人员2000元以上部分报销50%,个人自付50%;
在一个年度内累计支付派遣人员门、急诊报销最高数额为2万元。
3、参保人员要妥善保管好在定点医院就诊的门诊医疗单据(含大额以下部分的收
据、处方底方等),作为医疗费用报销凭证;
4、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参保人员患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
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需在门诊就医时,由参保人就医的二、三级定点医院开据"疾病
诊断证明",并填写《北京市医疗保险特殊病种申报审批表》,报区医保中心审批备
案。这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及取药仅限在批准就诊的定点医院,不能到定点零售
药店购买。发生的医疗费符合门诊特殊病规定范围的,参照住院进行结算;
5、住院医疗
●住院押金:符合住院条件的参保人员,在收入住院时,医院收取参保人员部分押
金,押金数额由医院根据病情按比例确定。如被派遣人员单位和参保人员未能按时
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住院押金由派遣人员个人全额垫付;
●结算周期:参保人员住院治疗每90天为一个结算周期:不超过90天的,每次住院
为一个结算周期;
●恶性肿瘤患者门诊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患有精
神病需常年住院的患者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每360天为一个结算周期;
●参保人员在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家庭病床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每
90天为一个结算周期;
●参保人员出院或阶段治疗结束时,需由派遣人员个人先与医院结清应由派遣人员
个人自费和自付的费用,应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的医
疗费用,由医院向医保中心申报审核、结算;
●参保人员住院治疗,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的结算,设定基本医疗
统筹基金支付起付线和最高支付额;
●起付线第一次住院为1300元,以后住院为650元,最高支付限额为5万元;超过最
高支付上限的(不含起付标准以下以及派遣人员个人负担部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
资金支付70%,派遣人员个人负担30%。在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10万元。住院费用的
结算标准,在一个结算周期内按医院等级和费用数额采取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办
法。
(各项比例有调整时,按新的标准执行)
注意啊:非因公交通事故,医保是免责的!
失业保险享受待遇
失业保险连续缴纳一年以上,档案退回街道后。可以在街道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1.失业保险金:是指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
活费用,它是最主要的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根据北京市相关文件执行;
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是指支付给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
发生的医疗费用的补助。根据北京市有关政策法规执行;
3.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
的抚恤金按有关规定执行。
工伤保险享受待遇
在合同期内不幸发生意外,需向企业索取情况说明,并加盖企业公章,尽快(最好
在三个工作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并需提供下列材料:
1、初次治疗诊断书或住院病历;
2、职业病诊断证明(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3、交通事故需提供交通大队的事故裁决书或交通部门的交通事故证明;
4、身份证复印件;
5、有效期内的劳动合同原件
生育保险享受待遇
可以报销与生育有关费用
报销范围包括,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国家和本市规
定的其他与生育有关的费用。
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生育津
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医疗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
费和药品费。
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包括职工因计划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
现在要求,医保缴够20年,养老交够15年才有资格领养老金和享受退休后的医保报
销
然后还有一点在网上查不出来的东西
首先如果去非户口所在地工作比如原户口在北京而去深圳工作无论户口是否转
过去深圳万一将来不在深圳工作了那么在深圳交的五险一金能否转出来就很成
问题因为现在全国五险一金这个东西没有联网只有北京市内的联网了就是说如
果你本来在北京的一家单位工作几年后跳到另外的一个北京单位工作这样五险一
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其他省市跳的话转的时候会很麻烦能不能转还成问题
关于前面提到的五险中的三险是企业和个人共同交纳意思是这样比如对于养老保
险比如你的工资是2000那么你个人要交纳8%单位给交纳15%(以上数据都是假
设),这些钱都存到你的一个帐户里等到你满足了可以享受养老保险的时候才可
以支取(具体条件见前面)然后考虑到上面一段写的内容万一要是转不了的话那
么你的钱就白交了还取不出来
所有企业和个人共同交纳的部分都是这样的住房公积金也是这样比如按照工资乘
以比例假如你每个月要交500单位给你交1000如果你跳槽了这些钱又不能转那
么你每个月500就白交了也不能取出来——因为你不符合享受住房公积金的条件,
只有到买房子的时候才能取出来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那我如果不打算在刚开始工作的城市发展一辈子为了防止将
来转不出来五险一金我能不能不交纳?答案是不能至少三险那部分是国家强制必
须上的所以比较无奈
另外关于五险一金上缴的基数就是拿你哪部分工资乘以那个百分比的问题是这样
的首先来看一下工资的构成基本工资+各项福利+奖金
很多企业都是只按照基本工资上五险一金的因为如果按照三部分来算的话你个人
上的多一些但是单位给你上的更多(企业和个人共同交纳的五险一金都是个人交
小头单位交大头)所以很多企业为了给自己省钱基数都是能少则少
另外对于福利部分有很大猫腻这个大家将来在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问!
前面说过住房公积金也是企业和个人共同交纳的但是企业给你交的那部分早晚也
是你的(只要你将来买房的话是可以一次性取出来的)比如说你每个月按照比例
交500单位可能给你贴1000虽然在你买房子之前这1500是取不出来的但理论上说
那1000也是给你的那么有的企业就会把那1000算做给你的福利其实不应该算的
!!!!因为那1000是虚的是你在不买房子的时候就取不出来的所以大家在签
的时候要问清楚这福利里面有没有包括住房公积金小心啊小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二、五险一金是哪五险一金
【法律分析】: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制定本条例。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三、如何缴纳五险一金?
(1)社保、公积金开户
企业需要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去社保局及公积金中心办理社保、公积金开户。社保开户后会拿到《社保登记证》,公积金开户后会取得单位公积金登记号。
(2)增减员
单位每月都必须把企业新增的员工添加进单位的五险一金账户中,并把已经离职的员工从账户中删除。社保、公积金账户为两个独立的账户,增减员工的操作在两个账户中都必须进行。
(3)确认缴费基数
单位每月需要为员工申报正确的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以确保五险一金的正常缴纳。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以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或入职首月工资为准。
(4)五险一金缴费
如果企业、银行、社保/公积金管理机构三方签订了银行代缴协议,则五险一金费用将在每月固定时间从企业银行账户中直接扣除。当然企业也可以选择通过现金或者支票的形式前往五险一金管理机构现场缴费。
四、五险一金指的是哪五险哪一金
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1、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实际缴费年限的累计百分比(每个交费年限发1%)+个人账户本息和÷计发月数(因退休年龄不同,计发月数也有所不同)。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缴费N年,则计实际缴费年限的累计百分比为N%。
2、医疗保险
缴纳满1个月的,职工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生效;缴纳累计满6个月的,可用于报销看病医疗费用;缴纳累计满25年的,职工退休以后可终生享受。这里要说的是,职工使用医保报销看病医疗费用的比例,是因地、因人、因病乃至于因医院而异的,详细信息大家可以前往工作所在地的社保中心查询。
3、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金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发放。
4、工伤保险
(1)参保人因工负伤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享有以下保障:
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至75%。其中:一级90%,二级85%,三级80%,四级75%;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相当于伤残职工本人18至24个月工资。其中:一级24个月,二级22个月,三级20个月,四级18个月。
(2)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的,享有以下保障:
按伤残等级分别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相当于伤残职工本人6至16个月工资。其中:五级16个月,六级14个月,七级12个月,八级10个月,九级8个月,十级6个月;被保险人工伤评残后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需要护理的,应当按月发给护理费。
护理费依照全部护理依赖、大部分护理依赖和部分护理依赖三个等级,分别按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发给。
(3)因工伤死亡的:
按月发给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按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发给,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给,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按50%发给,直至失去供养条件为止;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发给其供养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的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按照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的标准发给丧葬补助金;
5、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费用主要包括: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与生育有关的费用。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医疗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品费。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包括职工因计划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
6、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对等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