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在茶房里玻璃茶又俗称什么茶
罐罐茶罐罐茶是甘肃部分山区(陇南,通渭,会宁,定西,兰州,天水市的甘谷、武山、北道一带)我们在茶房里玻璃茶又俗称罐罐茶。
二、喝甘肃罐罐茶听什么神曲
听《乡俗》,罐罐茶是甘肃部分山区(陇南,通渭,会宁,定西,兰州,天水市的甘谷、武山一带),陕西部分地区的特色传统茶点饮食。当地农家古今相沿的一种独特的品茗风俗习惯
三、罐罐茶,油饼子,吃饱喝足卖女子什么意思
人们一边喝熬制好的罐罐茶,一边吃着油饼子或馍馍,一边商量这今天要干的农活。出自甘肃罐罐茶顺口溜卖闺女。
四、甘肃一带很多人喜欢喝罐罐茶。那罐罐茶的来历有谁知道????
居住在秦岭西段南坡略阳县的羌族同胞,自古就有喝罐罐茶的习俗。所谓罐罐茶,就是用陶瓷瓦罐烧的茶。而其中面罐茶与油炒茶是罐罐茶中极有代表性的两种饮茶习俗。
◆面罐茶用两只大小不等的瓦罐熬制而成的。大罐用于熬煮面浆,将水注入罐内后,再配以葱、姜、花椒等香料,加盐,置于火塘上熬煮,水沸后,将凉水调成的面浆兑入罐内,煮熟待用。小罐则用于煮茶,把晒青茶或紧压茶放入罐内加水用文火熬煮至沸,然后将茶叶兑入面罐,再倒入小碗,加入炒好的腊肉、核桃、花生米、豆腐和鸡蛋等佐料,即成面罐茶。
◆油炒茶又叫炒青茶或清茶。一般用来招待年长或珍贵的宾客,是一种当地礼遇极高的款待。其制法是先将茶罐在火塘上烘热,加一勺油,烧开后移到边上稍凉片刻,再放入一勺白面,同时,将香仁或桃仁捣碎放入罐内,再移到火塘上翻炒,炒好后用竹筷搪于罐壁,再添油烧热,加入细嫩茶叶和少量食盐翻炒,等发出浓郁的茶香,加入水煮沸后斟入茶盅即可饮用。
五、罐罐茶是什么?怎么制作?
品饮罐罐茶是甘肃部分山区(通渭,会宁,定西,兰州,天水市的甘谷一带)农家古今相沿的一种独特的品茗风俗习惯。
一个土火炉子、一只“曲曲罐”(泥土烧制而成,容量很小,所能容纳的茶水也许远远不足一只高脚杯)、一撮茶叶或一笼火,一撮茶,一个茶罐和一只茶蛊,便是罐罐茶的全部家当了。大家坐在热炕上,架旺火炉,将黑瓦罐里的茶熬的浓酽至极,一口口的呷着,显得十分舒坦轻松。特别是逢年过节,家家都有罐罐茶具,借以聚亲会友,他们把品饮罐罐茶看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乡下罐罐茶也是农民的早点。罐罐茶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用水量特别少。一般农村的老年人喝罐罐茶,所用的水大概只需要我们平时喝水用的一杯水就够了。二是特别费时间。老年人喝罐罐茶一般要用一个多小时甚至于比这还要久。三是由于用的是土火火炉子,烟雾缭绕,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四是熬成的茶特别苦。我想罐罐茶其实是在喝茶汁,再加上由于生活水平所限,用的茶叶也大都是一斤才几元钱的劣质茶叶,所以特别苦。
最原始的用具确实是罐罐,一种烧制出来的器具,青灰色,八九厘米高的,底座直径只有四五厘米的锥体,看似粗糙,品起茶却很香浓,架在火盆上,可供一个人慢慢品用。 现在的罐罐已经有了变化,底座只有掌心大小的,高五六厘米的铁质杯子,搁在稍大些的电炉上,里面放些冰糖、红枣、枸杞、桂圆和茶。有时候杯子也放在火炉上,几个人围成一圈,边烤火聊天,边喝茶,还可以吃上几口馍馍。虽然杯子很小,每个人分到的很少,但是当那热茶含在嘴里的时候,分享到的感受却是无以言表的。
现代罐罐茶制作步骤:
第一步是烤枣,枣皮糊了,散发出清香,然后就可以放在罐罐里了,据说这样枣味才更入茶香;第二步是把装好原料的罐罐放在电炉上,一般茶叶是最后放入的,只要茶一入,水就会沸腾的;第三步是把喝茶的小茶杯准备好,看着罐罐内沸腾的水面,等着飘香;慢慢煮,静静呷,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品味到原料的纯香。
下面是不同几处地方的人对罐罐茶的不同感受:
1、
一杯罐罐茶里,其实容进了通渭所有的艰涩沧桑,罐罐茶同样也消磨掉了太多通渭人的斗志,在这样苦涩的罐罐茶里,通渭人一代又一代毫无希望地生存着,曾经有一个联合国的什么组织来通渭考察时说,象这样一块地方,人们只要能够活着就已经是奇迹了,还谈什么发展?!
后来工作调动进县城,没有多少时间喝罐罐茶了,但这种喝茶的工具及其习惯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只不过现在我的喝茶已经不是简单地喝茶了,倒象是在喝一副中药。先在杯子里放一些茶叶,找一个小铁杯子(演化了的曲曲罐),放到小电炉子上倒上水,还要下料,主要有枸杞、桂园、荔枝、大枣、葡萄、核桃仁、冰糖等等,然后长时间地熬煮,以此来泡茶,在每一个星期六的早上,一边听着《高原红》,一边品着这难得的悠闲,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也挺滋润的,不信你有机会来试试?
2、如果你到定西乡下去做客,不论走到哪家,你都会喝上罐罐茶。街头巷尾,只要能碰上熟人,你就会受到热情的招呼:“走,到我家喝罐茶去!”在人们的眼里,喝罐罐茶仿佛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只有上了年纪的男性才可以心安理得地把它当做一种享受。小伙子喝茶,也只能是泡着喝,或者背着大人偷偷熬一罐儿,谁要是当着大人的面喝罐罐茶,那是要遭到别人的腹诽的。
3、六盘山地处高寒山区,不产茶。但这里有古丝绸之路重镇——西吉,素有“中国西部旱码头”之称。自古商贸活动十分红火,饮茶历史亦相当悠久。据明代《河州志》记载,早在明初,这里就设立了茶马司,以马易茶。由此可以推断,至少在明代时期西吉人就已用罐罐茶了。这大概与当地人们的游牧生活和经商贸易有着直接关系。
4、兰州某些农村地区,如榆中北山地区人们煮茶的一种传统方式,一般用驴粪为燃料,用易拉罐做的罐子煮茶叶.有诗曰:
罐罐茶(安子)
漆黑的铁罐
在驴粪蛋燃烧的火焰中
被烟与气包围
茶香 粪臭
其间只有一层薄薄的铁壁
两个截然的世界
演绎一段和谐的生活
六、农村结婚说文 端菜的时候说个诗词 顺口溜要红包?
总管
山乡酒席意婆娑,邻里帮忙人手多,
端菜提壶需谨慎,安席接客细琢磨,
各执其事要心到,共担其责莫拉拖,
操办酒席差与好,全凭总管细张罗。
执事
身穿长衫站庭前,香盘手托礼数全,
二十四孝家珍数,启后承前祖训延。
水官
山里柴多火焰高,引来泉水院中烧,
别嫌壶黑石头灶。绿色天然胜碧瑶。
罐罐茶
清官昏官排两行,你方退场我登场,
火盆犹比乾坤转,宾客无常罐有常。
陇南山乡招呼客人多用罐罐茶。罐罐茶按生熟
分
两类,所用茶罐也有别。生茶也就是清茶,用清茶罐,一般比较小;熟茶就是炒茶,也叫荤茶,用炒茶罐,一般不能混用。而喝罐罐茶,谐称为“做罐(官)”。所以客人进门,主人招呼喝茶,一般会问:“你是做清官(罐),还是做昏官(荤罐)?”按客人的喜好来安排生熟茶罐。
帮厨
大厨一个众人帮,巧妇全庄都上场,
秋菊切丝如细发,春兰剁片似纸张,
尤爱翠竹煎鱼脆,最喜红梅蒸米香,
隔壁大娘粗手笨。身藏灶后拉风箱。
炮手
眼瞄山路走佳亲,树挂长鞭迎贵宾。
分寸掐拿观远近,良辰掌握抢时分,
短长鞭炮勤燃响,老少娘家看认真,
操办酒席欢不欢,全凭炮手去耕耘。
写幛
挣钱容易写字难,毛笔难提快失传,
彩幛红黄书大字,邻村请来张老汉。
酒话
山乡酒宴话题繁,边用边聊笑开颜,
远论打工钱难挣,近谈酒菜吃不完,
张家彩礼收八万,李家学费才四千,
坪下混混当老板,秀才难考公务员。
酒宴
山乡酒宴人情重,待客豪直非一般,
锅煮黄花银耳羹,笼蒸红枣板栗餐,
保留传统八大碗,新补热凉十几盘,
大米蒸馍齐端上,推杯换盏口不闲。
回“Boss”赠诗
农村过事礼心多,接客人员一大拨,
过早酒席刚放筷,里席正午又开桌,
安席请客分工细,倒水装烟各是各,
执席掌盘要小意,专职陪酒总能说。
重孙孝
额缠红孝满院颠,脚踏彩灯亮闪闪,
行礼忽听唢呐响,手拿鸡腿头乱点。
重孙的孝服与子孙有别,只用小块红布代表。这叫带花孝,是家庭兴盛的意思。说明老人年龄很高,子孙满堂,四世同堂,德高望重,家兴人旺。红布——直系玄孙(因玄孙为五代子孙,用红色隐含笑丧之义)三辈之内则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