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怕少壮,还有一句是什么
还有一句是“棍怕老郎”
所谓的“拳怕少壮”,也就是说,人“少壮”之时正是一生中最为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时候,所以在少壮之时在用“拳头”搏击过程中力量最为充足;
且身体条件、抗击打能力都是一生中最为出色的时候,纵然“老郎”技艺娴熟、经验丰富,也挡不住“年老色衰”体力下降,心有余而力不足,便力不从心,不堪打击,所以说“拳怕少壮”。
与“拳怕少壮”相对应的是,也就是这句俗语的下一句是,“棍怕老郎”。它的意思是,与“拳术”相对应的,是“棍术”,就是“器械搏击之术”。
人到老年之时,棍棒经验最为丰富,而“棍术”不象“拳脚功夫”需要那么大的体力,更多的是需要的是技巧和经验。当一个“少壮之人”用棍棒遇到了经验丰富的“老郎”,必然会被“克制”,便会不自觉地束手束脚,败多胜少了。
现实意义
“拳怕少壮,棍怕老郎”,这句话针对的是现实中以体力为基础的“拳脚功夫”和需要长年练习不断实战才能运用自如如臂使指的“棍棒之术”,是现实层面中的竞技;
并不是说那些传说中的,或者小说中的“武功”,毕竟,在“武侠小说”和“修真修仙”中,所谓的“体力”和“经验”,显然不是决胜的必要条件。“拳怕少壮,棍怕老郎”是对武术的高度总结和凝练,对现实有着高度的指导意义。
拳怕少壮,棍怕老狼。下一句是什么?
拳怕少壮 ,是说体力,年轻的身体对打拳影响很大 。拳脚功夫以体力为基础,少年身强力壮,与中、老年之人对垒,以体力就可取胜。
拓展:
全句是“拳怕少壮、棍怕老狼”。
棍怕老狼,是说经验对使用短棍是最重要的,年龄对于短棍来说基本不构成什么影响。
短棍的发力主要在于手腕,而腕关节是人体中最后退化的关节,这就是一位六十岁的老人可能腿脚已经根本不能和年轻人相提并论了,但是手腕的灵活度却可能丝毫不逊。
棍法在技击上不主张硬拼劲力,而是讲究技巧方法,刚柔并用。用短棍搏击时,要考虑器械之长短,量度距离之远近,计算时间之迟速,明确生死棍的变化,生死门之趋避,老嫩棍之进退,发力点之控制,回击点之内外.掌握了这些才能算是学到了上乘的棍法,才能在搏击中得机得势,巧妙地战胜对方。而这些,和年龄基本没有关系,取决于对短棍棍法修炼时间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