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明朝,清朝皇帝顺序表

明朝: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祐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

南明:朱由崧、朱聿键、朱聿鐭、朱由榔(注:永历帝庙谥存疑)

清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福临、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胤禛、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爱新觉罗·奕詝、爱新觉罗·载淳、爱新觉罗·载湉、爱新觉罗·溥仪

扩展资料: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在这期间:

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

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单于、可汗、赞普)总数为251人。

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王)者,约100人。

封建割据称帝者(如安禄山)。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皇帝

二、明朝和清朝的皇帝顺序是什么 谁告诉我

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明朝皇帝一览表...- -

第一列为庙谥,第二列为年号,第三列为在位年数,最后一列为

与前一皇帝的关系。一般习惯,提及这些皇帝时,嘉靖之前的,称

庙谥(如成祖),自嘉靖起称年号(如万历帝)。

太祖高皇帝 洪武 31

恭闵惠皇帝 建文 4 孙

成祖文皇帝 永乐 22 叔

仁宗昭皇帝 洪熙 1 子

宣宗章皇帝 宣德 10 子

英宗睿皇帝 正统 14 子

恭仁康定景皇帝 景泰 7 弟

英宗睿皇帝 天顺 8 兄

宪宗纯皇帝 成化 23 子

孝宗敬皇帝 弘治 18 子

武宗毅皇帝 正德 16 子

世宗肃皇帝 嘉靖 45 堂弟

穆宗庄皇帝 隆庆 6 子

神宗显皇帝 万历 48 子

光宗贞皇帝 泰昌 1月牋�子

熹宗折(心部)皇帝 天启 7 子

毅宗烈皇帝 崇祯 17 弟

以下为南明皇帝

安宗简皇帝 弘光 1 堂弟

绍宗襄皇帝 隆武 1 族祖

(永历)帝 永历 15 族孙

三、明朝、清朝分别有几任皇帝?分别叫什么??

明朝有16位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永乐帝朱棣、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明英宗正统帝朱祁镇、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

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明孝宗弘治帝朱祐樘、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垕、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

清朝有12位皇帝,分别是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世祖章皇帝福临、圣祖仁皇帝玄烨、世宗宪皇帝胤禛、高宗纯皇帝弘历、仁宗睿皇帝颙琰、宣宗成皇帝旻宁、文宗显皇帝奕詝、穆宗毅皇帝载淳、德宗景皇帝载湉、逊帝溥仪。

扩展资料:

一、明朝开国皇帝介绍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举兵北伐。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元帝北逃,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制度,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二、清朝开国皇帝介绍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

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四、明清时期的皇帝年表(包括皇帝名字,谥号,在位时间,按时间顺序排列)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太祖:朱元璋 1368年~1398年 洪武 1368年洪武元年

惠帝:朱允炆 1399年~1402年 建文 1399年建文元年

成祖:朱棣 1403年~1424年 永乐 1403年永乐元年

仁宗:朱高炽 1425年~1425年 洪熙 1425年洪熙元年

宣宗:朱瞻基 1426年~1435年 宣德 1426年宣德元年

英宗:朱祁镇 1436年~1449年 正统 1436年正统元年

代宗:朱祁钰 1450年~1457年 景泰 1450年景泰元年

英宗:朱祁镇 1457年~1464年 天顺 1457年天顺元年

宪宗:朱见深 1465年~1487年 成化 1465年成化元年

孝宗:朱佑樘 1488年~1505年 弘治 1488年弘治元年

武宗:朱厚照 1506年~1521年 正德 1506年正德元年

世宗:朱厚充 1522年~1566年 嘉靖 1522年嘉靖元年

穆宗:朱载垕 1567年~1572年 隆庆 1567年隆庆元年

神宗:朱翊钧 1573年~1620年 万历 1573年万历元年

光宗:朱常洛 1620年~1620年 泰昌 1620年泰昌元年

熹宗:朱由校 1621年~1627年 天启 1621年天启元年

思宗:朱由检 1628年~1644年 崇祯 1628年崇祯元年

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1636称清,1644定都北京)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1636年崇德元年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1661年 顺治 1644年顺治元年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 康熙 1662年康熙元年

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1723年雍正元年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 乾隆 1736年乾隆元年

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庆 1796年嘉庆元年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1821年~1850年 道光 1821年道光元年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 咸丰 1851年咸丰元年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 同治 1862年同治元年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 光绪 1875年光绪元年

爱新觉罗溥仪 1909年~1911年 宣统 1909年宣统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