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附属高中的升学率怎么样?

济宁学院附属高中的升学率在当地高中之中较高。一般济宁学院附属高中的升学率在60%左右。济宁学院附属高中在当地的教学口碑较好,校风管理较为严格。济宁学院附属高中的相关优势介绍具体如下:

1、济宁学院附属高中的教学师资较强:济宁学院附属高中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选派优秀教师出国研修和聘请专家进校讲学等,多渠道、多途径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该校有特级教师、名校师、学科带头人等近32人,出国研修教师1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高学历教师65人。

2、济宁学院附属高中的办学较有特色:济宁学院附属高中深化教学改革,涌现出了英语特级教师赵晴芳等有教学特色的优秀教师,在她带领下,该学校积极探索外语特色之路,率先在市开设双语课,率先在苏州市成立国际教育交流处;该校被评为中央教科所的优秀外语实验学校,外语特色现已成为济宁市的知名品牌。

扩展资料:

济宁学院附属高中的其他介绍:

济宁学院附属高中装备了国内一流的教学双向控制系统、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现代化的教师微机办公室、实验室、微格教室、音像库、电视演播厅及千兆校园网络。

济宁学院附中大力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规范地配置各种技术设备,学校现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21个、仪器室18个,器材设备均达到国家一类配备标准。

济宁附高的 全称是什么?

你好

是济宁学院附属高中

地址是:济宁市金宇西路25号

前因后果:济宁学院附属高中的前身是济宁师范学校, 2000年济宁师范撤销承建制并入济宁师专。根据我市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形势和有关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经市政府批准,二00二年五月在原济宁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济宁师专附属高中,后改名为济宁学院附属高中。

详见学校网站:

济宁附属中学分校和济宁第八中学哪个好

济宁附属中学分校和济宁第八中学,济宁附属中学分校好。

根据家长期盼值+学校单个班级人数+升学率判断的。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地处孔孟之乡、运河之滨,其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杨坊巷小学,先后更名为清华洞小学、实验小学、济宁市第七中学、济宁市第四中学、济宁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济宁附属高中怎么样

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就读的时间各为3年,无论初级中学还是高级中学,都有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之分,重点中学的命名,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程序,由具有审批资格的政府行政机关审批。初级中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高级中学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

济宁学院附属高中在什么地方?

就是原济宁师专附中,不是位于原327国道的师专附高 

从汽车北站坐4路,30路,102路到中区政府下车,向东150米路北。

济宁学院附属高中的前身是济宁师范学校, 2000年济宁师范撤销承建制并入济宁师专。根据济宁市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形势和有关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经市政府批准,二00二年五月在原济宁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济宁师专附属高中,2007年因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济宁学院而改名为济宁学院附属高中。

学校现占地面积42934.6平方米,校舍面积15423.29平方米,在职教师128人,其中高级教师50人,中学一级教师65人。学校办学规模为30个教学班,在校人数1762人。

环境一般,还是要求自己的自制力较强,要是学美术等专业走大学的话,可以选择,如果只是普文普理考本科,最好还是选好一点的大学,在这个学校考本科···希望不咋大··

济宁附属高中怎么样

济宁学院附属高中的前身是济宁师范学校,在济宁市高中里属于中等水平。

1、办学特色:利用前师范学校在艺术方面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并且还能依托济宁学院等高校,利于聘请专家教授来校上课、讲座的优势,学校确立了发展艺术教育、立足特色办学的思路。

2、师资力量:截止到2020年7月,学校现有教职工406人,其中高级教师149人,一级教师152人。现有省级教学能手16名,市级教学能手

56人,省级优质课获得者61人,市级优质课获得者91人;省特级教师1人,齐鲁名师1名,杏坛名师4名,市级骨干教师1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9名。

3、教学设施:截止到2020年7月,学校现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21个、仪器室18个,器材设备均达到国家一类配备标准。配备学生计算机600台,教师办公计算机457台,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142套,校园网设备23件(套),及其他各种数码音像电子设备100多件(套)。

扩展资料: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坚持“秉承儒家文化传统,树立现代教育典范”的办学思想和“做一流教师,为学生幸福成长负责”的办学理念,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至2011年底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初中教学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

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山东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山东省对外交流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先进单位;山东省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等省级重大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