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蚌吃什么怎么家养

如果和鱼类混在一起养,那么根本无需喂养(河蚌就是吃鱼的粪便长大)最好放几根水草,河蚌喜欢吃藻类、浮游物!

可以适当的放点豆粉,不要多,一点点即可。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学名:Unionidae)的一类动物统称,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的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

肉可食,也适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有的地区用为淡水育珠蚌,用作育珠的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

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谢产物等机能,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

二、河蚌吃什么

河蚌吃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以及有机碎屑,比如杆星藻、甲藻、硅藻、栅藻、绿眼虫、轮虫、植物叶片、鞭毛虫以及甲壳动物的碎屑等,养殖河蚌的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豆浆、米浆、蛋液等食物,并保证水中的氧气充足。

河蚌吃哪些食物

河蚌属于杂食性动物,吃轮虫、绿眼虫、甲藻、杆星藻、栅藻、鞭毛虫、植物叶片、硅藻等食物,而且河蚌不能追逐食物,只能通过不断的开闭蚌壳产生波动,让食物顺着水流进入口中。

河蚌的养殖方法

养殖河蚌的过程中,要选择干净无菌的玻璃缸,并向缸底铺上一层细沙,然后将河蚌放入缸中,加入静置后的自来水,让水位达到河蚌的背部,再向缸中加入豆浆,为河蚌提供充足的食物。

河蚌养殖要注意什么

河蚌忌阳光暴晒,养殖的过程中,要将其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河蚌死亡,而且河蚌的摄食范围较广,养殖期间要提供多样化的饲料,最好可以将河蚌和鱼群一同养殖,为其提供长期性的食物来源。

三、养河蚌应该喂它吃什么

家养的河蚌一般会吃一些腐肉、腐食或者是细小的蚯蚓、丰年虾等。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有的地区用为淡水育珠蚌,用作育珠的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蚌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谢产物等机能,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还吃小型微生物。

四、河蚌吃什么怎么家养 河蚌吃什么

1、首先呢家养的河蚌一般会吃一些腐肉、腐食或者是细小的蚯蚓、丰年虾等。

2、通常在养殖河蚌时,尽量模拟河蚌的生活环境来养殖。

3、最后的话比如可以在养河蚌的容器底下放上一些细沙,可以让环境更适合河蚌的生存。

五、河蚌吃什么?怎么养?捡了一个河蚌。

蚌的食物主要是单胞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如轮虫、鞭毛虫、绿眼虫,绿粒藻、栅藻、舟形藻、甲藻、四角藻、纺锤硅藻、杆星藻,甲壳动物的残屑及植物叶片等。易被消化的主要是硅藻。主要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细菌及腐屑等,食物大小约20-80微米。

蚌不能主动追逐食物,依靠蚌壳的开闭,外套膜内侧纤毛和鳃纤毛的摆动造成水流,食物便随水进入蚌体。食物随水进入外套腔,颗粒沿鳃丝向上移至鳃的基部,再向前移动至唇瓣,经唇瓣选择后小颗粒进入口中,大颗粒则由内鳃边缘向后移动,在两腮相交处,入外套膜痕至后端,两壳猛闭排出体外。

扩展资料:

蚌为雌雄异体,生殖腺位足部背侧肠的周围,呈葡萄状腺体,精巢乳白色,卵巢淡黄色。生殖导管通,生殖孔开口于肾孔的后下方很小。

蚌的生殖季节一般在夏季,精卵在外瓣鳃的鳃腔内受精,直至钩介幼虫形成。受精卵由于母体的粘渡作用,不会被水流冲出,而留在鳃腔中发育。故外瓣鳃的鳃腔又称育儿囊。

受精卵经完全不均等卵裂(属螺旋型),发育成囊胚,以外包和内陷法形成原肠胚,发育成幼体,在鳃腔中越冬。来年春季,幼体孵出,发育成河蚌特有的钩介幼虫(相当于其他瓣鳃类的面盘幼虫)。

幼虫有发达的闭壳肌,壳的腹缘各生有一强大的约钩,且具齿。腹部中央生有一条有粘性的细丝,称足丝。壳侧缘生刚毛,有感觉作用。幼虫有口无肛门,可借双壳的开闭而游泳。

六、河蚌吃什么怎么养

如果和鱼类混在一起养,那么根本无需喂养(河蚌就是吃鱼的粪便长大)。

河蚌的养殖:

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河蚌吃什么(河蚌吃什么 如何喂养)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河蚌养殖已成为我市外荡渔业之体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生产内容,以育珠为主的池塘可以适量放养草鱼,鳊鱼, 鲫,鳜鱼,黄颡鱼等及搭养少量鲢,鳙鱼,以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

河蚌的管理:

1、手术后暂养期管理:手术后的蚌,暂养于微流水,水质清爽的水域中,休复15-30天。

在这期间,一般吊养后不要随意翻动,也不可离开水面,更不能开壳检查,以免影响其体质恢复和珠囊的形成。

如水太肥,透明度小于30厘米,则需采取措施降低肥度。

一个月后,对暂养水域蚌进行清查,发现死蚌及时清除,然后再重新吊养到育珠水域。

2、加强注,换水与增氧:在没有流水的封闭静止水域中养河蚌时,遇高温,水浅,低压后,会造成缺氧死蚌。

因此必须及时加水,换水或保持水质新鲜和含氧量充足,以免育珠蚌缺氧,低氧情况下蚌,珠生长缓慢。

3、及时调节吊养深度:根据水位,水温及季节变化,应适时调节育珠蚌的吊养深度。

冬季和夏季宜适当深吊(水面下40-60厘米),春,秋两季可吊养浅些(水面下15-20厘米)。

4、做好水域施肥:如育珠池塘水质清瘦,要及时施肥。

肥料可用有机肥或化肥,或二者兼用。

有机肥山鸡,鸭,鸟类为好,使用前需加1名生石灰和发酵腐熟后方可施用。

化肥主要是尿素和过磷酸钙(用量比1:2或1:3),两种混合加水后泼洒,做到次多,量少,少施,勤施,一般亩用尿素1公斤。

还可用泼施豆浆(饲料与肥料)。

同时施用钙肥(生石灰),PH值低多施;PH值高少施。

5、清除附着物:育珠蚌经吊养一段时间后,在吊养网笼,网袋和蚌体上常附生大量的附泥和生物(如水藻类,淡水海绵,聚缩虫等),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必须定期清洗。

在4-10月份,每隔一个月涮洗一次。

6、维修养殖设施: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养殖设施有破损情况应及时修复,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扩展资料:

河蚌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B1、B2。

河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0.9克、钙248毫克、铁26.6 毫克、锌 6.23 毫克、磷305 毫克、维生素A 243微克、硒 20.24微克、胡罗卜素2.3微克 ,还含有较多的核黄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总能量可达到20.71兆焦/公斤。

河蚌肉对人体有良好的的保健功效,有滋阴平肝、明目防眼疾等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河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