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IM具有哪些特点?

BIM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可视化

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BIM提到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化,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效果图展示及报表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2、协调性

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并提供出来。当然,BIM的协调作用也并不是只能解决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它还可以解决例如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要求的协调、防火分区与其他设计布置的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的协调等。

3、模拟性

模拟性并不是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在设计阶段,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

4、优化性

优化受三种因素的制约: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没有准确的信息,做不出合理的优化结果,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还提供了建筑物变化以后的实际存在信息。复杂程度较高时,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帮助。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

5、可出图性

BIM模型不仅能绘制常规的建筑设计图纸及构件加工的图纸,还能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并出具各专业图纸及深化图纸,使工程表达更加详细。

二、BIM的特点有哪些

一、可视化建筑模型

BIM软件所建立的3D立体模型即为设计结果,若需要各种平立面图、3D模型或其它图说,都可以由BIM模型产出,也因为各图说皆是由同一个模型产出,其图说都是相互关联的,在任何视图上对模型做更改,马上可以在不同视图相关联的地方作连动,也因为是3D

立体模型呈现,各阶段工程人员可以更容易了解其设计。

二、参数式设计

【BIM建模软件】不再只是单纯使用点、线、面的绘图工具,而是柱、梁及墙等构件,在视图上,建立和修改的是相互有所关联的对象。全部采用参数化设计方式进行模型建立,整个建立过程就是不断新增和修改各种对象的参数。

三、双向关联的面向对象

BIM软件通过参数关联的技术进行3D建模,模型中,所有的构件都存在着关联,例如模型在梁柱的细部接合上,若螺栓偏移1mm,则接合板上的孔位也会跟着移动1mm。

四、整合式相关信息

在【BIM模型】中,有关建筑工程所有基本对象的相关参数都存放在统一的数据库中。IAI(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制定工业基准分类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作为数据模型(data model),于建筑生命周期中,用来描述交换、分享营建产业中3D

模型间协同运作的机制与内容;目前国际间的标准化交换制度也以IFC为主要交换格式。

五、贯穿整个生命周期

1.规划设计:利用3D模型的技术与详细的信息,进行设计、结构分析、体积分析、传热分析、干涉碰撞等设计与分析,另于3D模型中加入时间、仿真施工顺序及纳入成本预算而成为5D模型进行成本概算,使业主暸解整个项目需求及预算。

2.发包施工:直接运用BIM模型,导入4D

概念,建立施工排程顺序,可以协助施工流程的管理,包括施工动员、采购、工程排程及排序、成本控制与现金使用分析、材料订购和交付,以及构件制造与装设等,模型中也包含了详细的对象信息,可提供承包商施工时,对材料的信息及数量进行校对。

3.营运维护:建筑物中各项设备的模型建立于建筑物模型中并将各项维护作业的细部数据及数据输入,于日后进行建筑物设备维护管理作业时,相关管理部门即可利用已建构完成的BIM模型了解相关管理作业的进度及责任安排,维护人员也可通过模型了解进度规划及责任分配等信息。

三、bim的特点

BIM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资讯模型一词由Autodesk所创的。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当初这个概念是由Jerry Laiserin把Autodesk、奔特力系统软件公司、Graphisoft所提供的技术向公众推广。

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可视化

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真正运用在建筑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例如经常拿到的施工图纸,只是各个构件的信息在图纸上采用线条绘制表达,但是其真正的构造形式就需要建筑业从业人员去自行想象了。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现在建筑业也有设计方面的效果图。但是这种效果图不含有除构件的大小、位置和颜色以外的其他信息,缺少不同构件之间的互动性和反馈性。而BIM提到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化,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效果图展示及报表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协调性

协调是建筑业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及设计单位,都在做着协调及相配合的工作。一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就要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开协调会,找各个施工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作出变更,做出相应补救措施等来解决问题。在设计时,往往由于各专业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出现各种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例如暖通等专业中的管道在进行布置时,由于施工图纸是各自绘制在各自的施工图纸上的,在真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在布置管线时正好在此处有结构设计的梁等构件在此阻碍管线的布置,像这样的碰撞问题的协调解决就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再进行解决。BIM的协调性服务就可以帮助处理这种问题,也就是说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并提供出来。当然,BIM的协调作用也并不是只能解决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它还可以解决例如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要求的协调、防火分区与其他设计布置的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的协调等。

模拟性

模拟性并不是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在设计阶段,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例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模拟(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也就是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同时还可以进行5D模拟(基于4D模型加造价控制),从而实现成本控制;后期运营阶段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

优化性

事实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当然优化和BIM也不存在实质性的必然联系,但在BIM的基础上可以做更好的优化。优化受三种因素的制约: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没有准确的信息,做不出合理的优化结果,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还提供了建筑物变化以后的实际存在信息。复杂程度较高时,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帮助。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

可出图性

BIM模型不仅能绘制常规的建筑设计图纸及构件加工的图纸,还能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并出具各专业图纸及深化图纸,使工程表达更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