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古代称呼是什么?

中国有句古训:“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这句古训是对人从生到死的经典概括。你知道它意思吗?

我国古人根据某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概括出了各个阶段年龄的别称。如13岁叫“舞勺”,15岁叫“舞象”,20岁叫“冠岁”、“弱冠”之年,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花龄”,50岁称“知命”,60岁称“花甲”、“耳顺”,70岁称“古稀”之年、“从心所欲”,80岁叫“耋”,90岁叫“耄”。称老人叫“耋耄”,100岁叫“期颐”、“龟年”,140岁叫“古稀双庆”等等。

女子二十岁。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语出明徐渭《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古人如何称谓二十岁

20岁:加冠

30岁:而立

40岁:不惑

50岁: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60岁: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90岁:鲐背

扩展资料:

儿童称谓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束发:是指青少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孺子:儿童。《孟子离娄上》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成人称谓

冠者:指成年人。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爱自待年金声夙振”(《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上》)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有室,女子生命而愿为有家。”朱熹集注:“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怨女: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男子。

老人称谓

杖家之年:五十

杖乡之年:六十

杖国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是指长寿老人。: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参考资料:年龄称谓-百度百科

二十岁古代称呼 二十岁古代称呼有哪些呢

1、古代对于男女二十岁的称呼叫法是不一样的,男的20岁称为弱冠,女的二十岁称为桃李年华。

2、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二十岁有什么称谓,(比如三十岁被称为而立之年)?

20岁对于男女的叫法是不一样的,男的20岁称为弱冠,女的二十岁称为桃李年华。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常用“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形容女子,初夏还不是盛夏的样子。所以桃李年华就用来代指二十岁的女子。

扩展资料

古代的年龄称谓:

1、舞勺:13岁

2、及笄:指女子15岁

3、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4、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5、而立:指30岁

6、不惑:指40岁

7、艾:指50岁

8、花甲(耳顺):指60岁

9、古稀:指70岁

10、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11、耄耋:指八九十岁

12、黄发、鲐背:指长寿老人

13、期颐:指百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弱冠

百度百科-桃李年华

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20岁在古代叫什么啊?

20岁(女)——桃李年华 20岁(男)——弱冠

古代年龄称谓知识介绍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二十岁称什么之年 二十岁的古代称谓

1、男子20岁时被称为弱冠之年,女子20岁被称为桃李年华。

2、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3、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