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在滥觞期、勃古期、开放期和新式期四个时期的代表有哪些?谢谢

一 滥觞期 大率相当于殷商前期

二 勃古期 殷商后期周初至昭穆之世

三 开放期 恭懿王以后至春秋中叶

四 新式期 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

五 衰落期 战国末年以后

先秦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按题材可分为动物纹,人物纹,几何纹三大类.而动物纹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想像构成为主,变形奇异,富有神奇色彩的神兽纹,如饕饕纹(一说兽面纹或面具纹),龙纹,凤纹等;一种是写实的,自然界中存在的动物纹,如鱼纹,鸟纹,龟纹,牛纹,象纹,兔纹,虎纹,蝉纹,蚕纹,蛇纹等.(高丰2006,p80)此时期各朝代的青铜器装饰母题不尽相同,下面将一一陈述:

1,滥觞期纹饰(殷商前期)

此时期之青铜器物,普遍装饰线条粗犷而构图繁密的纹饰,并采用左右的动物抽象纹,除主纹外还有抽象的鸟纹及其他纹饰,如龙纹,蝉纹做为陪饰,有的陪饰在两侧的鸟纹上更有一小兽,如此构成了器物的饕餮纹(有人称兽面纹).饕餮纹是商代至西周早期青铜器最有特色的代表性纹样,此纹样是一种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其特徵是横眉例口,宽鼻瞪眼,口中有撩牙或锯齿形牙,额上有一对立耳或大椅角,并有一对锋利的爪子.「戒贪说」,「符号说」,「通申说」,反映人们对这种神秘纹样的关注和探讨,实际上,这三种说法都有相当的道理,或者实际上三者都兼而有之,因此饕餮纹的内涵是集政治性,宗教性,道德性为一体的.

2,勃古期纹饰(殷商后期及西周初期)

商代器物纹饰以取材於动物形象者居多,其中除了现实中常见的牛,羊等动物形象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幻想中比较抽象的物象,如菱龙纹,粪凤纹,云雷纹等.这些形状奇特,怪异,透出一股神秘诡异色调的纹饰,在商代器物纹饰中占据著主流.这些纹饰的母体大多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秘动物,它们与饕饕纹结合在一起,造成了一种庄严肃穆乃至森严可怖的气氛.从总体上讲,追求神秘和繁复是商代铜器纹饰的特点.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继承了商代的传统,装饰花纹繁缛式和简朴式并行,繁复式则器物通身施以花纹,而简朴式器物口下或颈部,则施以简单的弦纹或用龙雷云纹构成的带状纹饰.【图二】

【图二】

【图三】

3,开放期纹饰(西周中期以后至春秋中叶)

西周晚期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比较简朴,并趋向定型化,生产工具数量增多,组合器是一个新的特点.春秋前期的青铜器,是西周后期的自然延续,而春秋时期青铜器与西周最大的不同是:西周绝大部份为王臣之器,而现存的春秋青铜器都是列国之器,原因是周朝王室地位式微,列国国君及其追随者,需要众多的青铜器来炫耀自己的宗庙和室家,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与身份.此时期兵器数量显著增加,带,铜镜开始盛行,后来又出现了金碧辉煌的错金银器,镶嵌金玉宝石的工艺及鎏金工艺,而其装饰花纹工整细致,流行花纹有蟠螭纹,蛇纹等.【图三】

4,新式期纹饰(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

战国初期仍沿用春秋时期所有青铜器形制,青铜器的铸造处於高峰期,此时由於治铁业开始发展逐渐取代青铜的地位,但青铜仍在生活用器和雕刻饰物等方面发挥它的作用,装饰花纹逐渐摆脱了宗教神密气氛,动物纹饰进一步抽象化,变为几何纹,并出现了一些宴乐,狩猎,征战等反映当时生活的题材.战国后期因为战祸的关系,青铜器的铸作很多向实用发展,器类相对的减少,器物的装饰逐渐退化,多为表面上朴素无纹的器物,形制有的相当雄伟,但即使有纹饰也缺乏精美的铸器.

;p=82769a4481934ead4bb98f1261&user=baidu

滥觞期是什么意思

起源的意思,滥是指泛滥,这里做漂浮讲,觞是青铜酒器的一种,滥觞是指刚能漂起酒杯的水流,水小啊,就是源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