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哪些城市的幸福指数高?

第一名:南京

说到南京,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金陵古都”,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位于长江下游,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南京内水域面积发达,有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等大小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厚,当地的环境也适宜居住。另外,南京地处交通枢纽位置,位于江浙沪地区,本身经济实力雄厚。南京的科教资源也十分丰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等知名高校都位于南京。相比一二线城市来说,南京没有那么紧张的工作节奏,本身经济也比较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所以南京市民的幸福感指数最高。

第二名:长沙

长沙同样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有楚汉名城之称,长沙是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地处铁路、公路干线交汇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几年长沙发展速度很快,农业、工业、服务业协同并进。同时长沙也是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东亚文化之都,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资源丰富。

第三名:合肥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城市,古称“庐州”。合肥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科研教育资源也十分发达,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

第四名:广州

一线城市里面,只有广州进了幸福感前十强的城市榜单。这是为什么呢?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比,广州的房价并不高,但是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广州是珠三角经济带的明珠城市,和深圳、香港、澳门等发达城市共同形成粤港澳城市带。

广州拥有全省80%的高校资源,人均住户存款全国前三,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名。广州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没有严寒,春节期间正是广州花市繁盛时期,所以广州自古就有“花城”的别称。

另外,广州美食众多,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粤菜更是重要的菜系之一,素有“食在广州”的说法。这也是广州深受大家喜爱的一个原因,毕竟吃得开心也是幸福感的重要。

出人意料的是,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超一线城市竟然没有上榜。有网友表示,这三个城市生活压力太大了,尤其是北京,买房子压力太大了,工作节奏太快,没办法享受生活。上海、深圳也是类似的情况,令人感受不到“幸福感”。

幸福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收入、财富、地位都不是决定因素,但是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幸福感。无论在哪里生活,幸福感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好好经营的。

二、我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是多少?

幸福指数5.124

2020年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联合国发布了2020年《全球幸福报告》,从该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是5.124,在来自156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排名第94位。幸福指数评分标准从所有国家的人均实际GDP、社会支持、健康预期寿命、自由度等多方面进行评选,满分是10分。此次报告中,芬兰依然稳居榜首的位置,幸福指数为7.809,而丹麦、瑞士、冰岛紧跟其后,幸福指数都在7.5以上。

中国人民幸福指数低的原因

从2017年到2019年这几年的数据来看,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在世界排名一直在下滑,从2017年的排名79到2020年的提名94,这和中国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并不匹配,和中国的实际能力不相称。很多人都存在疑问,为什么现在中国发展得那么好,人民的幸福指数还会那么低?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成本高

相信很多80后、90后都有很大的感触,虽然国家放开二胎已经有那么长时间了,可是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人口出生率依然在不断下降。这很大原因就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孩子教育方面的成本也水涨船高。

虽然说九年义务教育内不用交学费,但生活的压力让父母不得不未雨绸缪,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掷重金让孩子上私立学校,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因此生活压力相应加大,幸福感就有影响。

2、就业压力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都在实行改革,采用先进的技术或者引起先进的设备,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人工的投入,可以节省成本,而中国每年步入社会就业的人不断增加,尤其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多,面对的就业压力就非常大。

3、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假期少

中国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世界闻名,这是因为中国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上是很长的,很多人一个月只有两天休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每天都在上班,而且平均每天的上班时间在10小时。很多人虽说是双休的工作,但经常在加班加点,工作强度很大。这样一年下来,中国人的假期真的少得可怜,别说出去旅游放松心情了,连回老家陪伴家人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幸福感自然高不了。

4、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

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是中国人民幸福指数偏低的一个原因。在中国,每逢节假日,火车、高铁一票难求,而自驾回家又堵成长龙,生活在城市里,平常上下班也都是堵得多。另外,在医疗、公共环境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很多人不能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一直无法提高。

三、幸福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

在中国现阶段,幸福感主要是由收入决定,同时受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国幸福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有长沙,郑州,西宁,广州,青岛,南京,宁波,西安,成都,杭州。

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对于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很多城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也开始注重人们的幸福感,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很有幸福感的城市。

不管你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幸福感,永远是一种人生追求,也是咱老百姓扎扎实实的日子和火热的希望。

四、历年中国国民幸福指数

2013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国排第93名(得分4.978)

2014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国排第94名(得分4.989)

2015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国排第84名(得分5.140)

2016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国排第83名(得分5.245)

2017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国排第79名(得分5.273)

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国排第86名(得分5.246)

五、中国人幸福指数是多少?

中国人幸福指数是69.84分。在来自156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排名第94位。幸福指数评分标准从所有国家的人均实际GDP、社会支持、健康预期寿命、自由度等多方面进行评选,满分是10分。此次报告中,芬兰依然稳居榜首的位置,幸福指数为7.809,而丹麦、瑞士、冰岛紧跟其后,幸福指数都在7.5以上。

中国人幸福指数标准

中国的幸福家庭标准指数应该就是有车有房有存款。父母身体健康,儿女不一定成才,但一定会懂事。经常一家人出去外面旅游,见见世面。过着小康的生活。活得没那么疲惫,每天都比较轻松。一家人和和睦睦幸幸福福。几乎不怎么吵架。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六、中国人的幸福指数

2017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显示,中国在155个国家中排名第79位。

该报告还分析称:中国人在过去40多年里,物质水平、生活质量和人均寿命都显著提高,但就主观的幸福感而言,如今的中国人还不如25年前那么幸福。

彭凯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访问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在彭凯平看来,“不那么幸福的中国人”对幸福是有许多误解的:“幸福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满足,也不来自于比较,幸福是一种澎湃的福流(flow)。”

那么什么是福流?幸福究竟是偶得,还是一种能力?小欧从彭凯平在中欧“博闻课堂”的4万字演讲录音中整理出4500字精华版,希望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你也可以获得幸福的阅读体验。

中国人为什么不幸福?

今年3月20日,联合国再一次在国际幸福日这一天公布世界幸福指数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名第79位。这和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学地位完全不般配。从报告来看,拖我们的后腿的都是心理要素:一是学心理学的人很少,二是社会公益心不强,三是社会信任度普遍不高。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社会对幸福有许多误解:

误解一:幸福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从科学角度来看,幸福有神经定位、神经递质,生理反应,行为表现,它有生活、生命、财富的价值,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出来。

误解二:幸福是一种满足。

“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只要有吃有喝有玩有乐就是幸福——其实那是动物的本能,人的幸福要有超越满足的其他意义。

误解三:幸福是我比你活得好一点。

幸福不是比出来的,而是体验出来的,是一种身心灵愉悦的体验。

误解四:幸福是为人民利益牺牲自己。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种牺牲,为人民服务就是一种幸福,做人做事有善意的人往往能得到快乐兴奋的体验,牺牲只是偶然和意外,并不是一个幸福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