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借贷款但收到催还款的通告

没贷款却收到还款信息,可能是贷款机构发错了短信,或者他人申请贷款错误地留下了用户的手机号第一种情况是可以不去管的,因为这类短信一般是群发的,用户直接屏蔽就可以了。后者用户可以联系贷款机构,告知贷款机构他人贷款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只要贷款机构将用户的手机号信息删除,后续用户就不会收到信息了。

由于大部分用户的手机号保密性不强,因此被他人获取手机号申请贷款是有可能存在的。用户只要不提供验证码给陌生人,那么就不会出现被盗用身份申请贷款的情况。而且,用户可以通过查询看本人名下是否有贷款,没有贷款则可以直接忽略一些贷款信息。

拓展资料

小额信贷

一、审查风险

贷款风险的产生,往往在贷款审查阶段就开始了,综合司法实践中发生的纠纷,可以看出,在贷款审查阶段出现的风险主要出现在以下环节。

(一)审查内容遗漏银行审贷人员挂一漏万,造成信贷风险。贷款审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要求调查人员就贷款主体的资格、资质、信用、财产状况进行系统的考察和调查。

(二)在实践中,有些商业银行没有尽职调查,而有关审贷人员,往往只重视文件的识别,而缺乏尽职的调查,这样,很难识别贷款中的欺诈,很容易造成信贷风险。

(三)许多错误的判断是因为银行没有对有关内容听取专家意见,或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判断而导致的。审贷过程中,不仅仅要查明事实,更应当就有关事实进行法律、财务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判断。而在实践中,大多数的审贷过程并非十分严谨和到位。

二、贷前调查的法律内容

(一)关于借款人的合法成立和持续有效的存在审查借款人的合法地位。如果是企业,应当审查借款人是否依法成立,有无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和资质,查看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应当注意相关证照是否经过年检或相关审验。

(二)关于借款人的资信考察借款人的注册资本是否与借款相适应;审查是否有明显的抽逃注册资本情况;以往的借贷和还款情况;以及借款人的产品质量、环保、纳税等有无可能影响还款的违法情况。

(三)关于借款人的借款条件借款人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开立基本账户和一般存款户;借款人(如果是公司)其对外投资是否超过其净资产的50%;借款人的负债比例是否符合贷款人的要求;

(四)关于担保对于保证担保的,对担保人的资格、信誉、履行合同的能力进行调查。

二、为什么我没有贷过款却收到催收信息

没有贷过款而收到催收短信的可能原因:

1. 你的手机号码被之前使用过的人绑定了银行卡或第三方平台,对方有借贷,催收短信发送到了绑定的手机号上。

2. 在别的地方有借款,第三方催收为了联系到你,假借其他渠道发来的催收短信。

3. 个人信息被泄露,有人用你的名义借了款,借款后逾期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