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何做过桥贷款?
个人做过桥贷款的方式如下:
1、提供资料:贷款银行需要出具贷款承诺书或是已盖章的借款合同;
2、初步审核:对银行贷款批复进行审核,并对贷款个人进行一定的调查,完成审核报告;
3、审核批复:银行贷款业务部门需要对所有的资料进行审批,并交由上级部门签字审核;
4、进行公证:在银行审核通过之后,个人需要同承办业务营销中心一起签署委托公证;
5、签署合约:借贷双方需要签署合约,贷款人需要提供包括资金用途在内的相关资料以及资金过渡支票,还需要提供有关人员的连带责任保证。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法人、自然人都存在着资金的压力,而存在资金压力的时候,可以通过融资的方式解决,而融资的方式有很多,资金过桥是常见的短期融资方式,个人做资金过桥违法吗
个人做资金过桥是属于民间借贷的行为之一,个人资金过桥是否违法,主要看利息支付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拓展资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过桥贷款"是合法的麽?
既然能叫过桥垫资不叫私人拆借,定性上首先属于经营行为,既然是经营行为,你首先要有经营资质,但大部分是没有的。即使有,国家也对利率规定了,超过15.4%就属于高利贷,超过36那叫超利贷。19年都出了文件的。一般市面上的过桥资金都是千1~千3一天。现在银行解压、再抵押到放款时间那么久。你告诉我,这算不算非法放贷,不止是非法放贷。
过桥也是一种借贷,利率在国家红线内,就是合法的。实际过桥都是按天算息,一般千1到千3一天不等,看行情,如果算到月,利息肯定是超过3分的。但是过桥一般时间都比较短,几天,10多天,我觉得这是一种好的工具吧。借贷人无法偿还贷款,需要找资金过桥续贷,这其实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好事情。减轻了贷款逾期率,具体问题会酌情考虑吧,看法官怎么认定。不然,要是没有了这种过桥贷款,贷款逾期率应该会上升,也不见得什么好事吧。最好是办理相关放贷资质,再来从事这个业务,规范哈民间借贷的风险。
三、个人做资金过桥违法吗
视情况而定。个人做资金过桥是属于民间借贷的行为之一,个人资金过桥是否违法,主要看利息支付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只要是利息符合法律的规定,个人做资金过桥就是合法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四、资金过桥违法么
资金过桥不一定违法。资金过桥是一种短期借贷行为,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率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则不违法。如果贷款人出借高利贷的,则是违法的。过桥垫资是否合法,关键得看两个基本条件:
1、过桥垫资行为是否违法,其主要的判定依据就是利率,凡是超过36%的利率,肯定是高利贷无疑;
2、过桥资金经营模式,具有明显非法放贷的特征,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200万以上、不具备相关金融贷款资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