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倒贷是什么意思?
银行倒贷通常是指客户在银行直接办理新的贷款来还旧的贷款债务,俗称“倒贷”在“倒贷”过程中一些民间资本的介入,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间借贷的活跃。
形成原因:
从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来看,一是借款人维持个人良好信用记录的需求为此项民间借贷提供了空间。在调查中,只有68%的农户将贷款真正用于农业生产,有24%的农户贷款后用于盖房、为子女结婚,甚至购买了家庭轿车等奢侈品,其他8%的农户作为它用。到了需要偿贷的时候,很多是拿不出这笔资金的。因此,“倒贷”催生的民间借贷也就成为他们“维持”信用和继续使用贷款的主要出路。调查中就有28%的农户需要“倒贷”。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
二、什么是“倒贷”?
倒贷:就是贷款的“借新还旧”,在银行直接办理贷款的“借新还旧”,俗称“倒贷”!
三、民间借贷中的倒贷是什么意思
倒贷是指当用户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时,通过倒腾银行贷款,在银行办理“借新债还旧债”的业务。一般来说,借款人通过民间资本(或担保公司)和两家银行的共同“配合”,才能保证倒贷的成功率。
例子:王女士在A银行的一次性贷款即将到期,但因特殊情况,她无力偿还10.5万元的本息。眼看房屋即将被变卖,快要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王女士直冒冷汗。情急之下,她找到了担保公司,说明情况后获得了该笔资金,偿还了A银行的借款。而后,在无负债的情况下,王女士来到了B银行,再度借出了同等资金,然后再把这笔款项连同利息还给了担保公司,而自己又重新获得了一年期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