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暴力催收是犯罪吗?可能涉嫌这几个罪名!
; 随着网贷行业的迅猛发展,随着而来的是大量坏账、呆账,很多人纷纷逾期不还款,导致网贷催收市场也红火起来。各种投诉网贷机构暴力催收的情况层出不穷,那么网贷暴力催收是犯罪吗?可以报警抓他们吗?
一般来说,正常的催收程序是合法的,因为是基于合法有效的贷款合同上,有正规的借贷关系,那么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款,那么就是违约,贷款机构有权利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催收。
不过如果催收的方法变了性质,比如爆通讯录、威胁、侮辱、殴打等,那么就涉嫌犯罪了,今天来盘点几个常见的罪名,如果大家遇到类似的情况,完全可以保留证据报警求助。
1、非法拘禁罪。常见于上门催收,限制借款人的人生自由,或者带走借款人的家人、亲戚,如果借款人不还钱,那么就会一直扣押,这种涉嫌非法拘禁罪。
2、抢劫罪。一些网贷机构把债务外包给不合法的催收公司,这些催收公司会纠集一些社会闲杂人等,采用各种暴力手段,趁机打砸抢财物,有可能涉嫌抢劫罪。
3、故意伤害罪。这是常见的在催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网贷机构为了让借款人尽快还款,故意激化矛盾,一言不合有可能演变为斗殴。
4、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以前经常会有这种催收方法,就是一群人闯入借款人家中,赖着不走,严重影响借款人的日常生活。
5、敲诈勒索罪。部分催收人员趁火打劫,会采用一些威胁、胁迫、欺骗的方法,强行索要财物,这涉嫌敲诈勒索罪。
网贷暴力催收怎么判刑?犯罪者要面临这些惩罚!
; 现在,网络贷款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大家在享受网贷的便利、快捷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不少借款人就遇到了暴力催收的情况。暴力催收是一种非法行为。那么,网贷暴力催收怎么判刑呢?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法律对网贷暴力催收怎么判刑还没有专门的规定,要根据催收者的犯罪行为来具体确定。在网贷暴力催收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犯罪行为有恐吓、殴打、绑架、杀人等等。
因为网贷暴力催收中的犯罪行为有轻有重,所以判刑也差异巨大。从的情况来看,涉及到判刑的网贷暴力催收行为并不常见,更多的是对借款人进行不断的骚扰。
从以往的示例来看,对网贷暴力催收行为的处罚更多是罚款、管制、拘役等,予以判刑的情况并不多见。不过,极其恶劣的网贷暴力催收行为,也有可能被处以极刑。
总的来说,网贷暴力催收怎么判刑要看犯罪行为的轻重。提醒大家,为了不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大家在遇到网贷暴力催收时,一定要注意保留对方的犯罪证据。
网贷暴力催收合法吗?这些催收都是违法的!
; 现在,从网上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在成功拿到网贷以后,却无力按时还款。一些朋友在逾期以后不久,就遭到了暴力催收,经历可谓惊心动魄。那么,网贷暴力催收合法吗?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内容。
根据的规定,网络贷款平台以及其委托机构,不可以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来催收贷款。因此,网贷暴力催收是不合法的。如果大家遇到暴力催收,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以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旦大家以及家人在暴力催收中受到了伤害,还可以向网贷机构提出赔偿。
除了暴力催收,还有一些催收方式是不合法的。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6条:
1、没有经过借款人的允许,就对借款人的家人朋友进行电话骚扰,就是所谓的“爆通讯录”;
2、网贷机构每天对借款人用电话。短信催收3次以上;
3、逾期以后的违约金数量巨大,远远超过年化利率36%的水平;
4、到处大肆宣传大家的逾期行为,给大家造成名誉上的损害;
5、催收电话拨打时间在早上8点以前,或者晚上9点以后;
6、冒充国家有关工作人员进行贷款催收。
以上,都是不合法的网贷催收方式。如果大家遇到了这些催收方式,都可以报警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可以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网贷上门催收的应对方式!
高炮催收手段汇总!
强制会被骚扰多久?
高炮强制上岸要注意这些!
强制上岸失败需做好三件事!
网贷暴力催收骚扰家人违法吗
网贷平台在催收过程中暴力催收,骚扰贷款者家人,这属于违规行为。而贷款人可以以个人名义,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举报该网贷平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如实举报,捍卫属于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希望借款人遇到这种违规违法情况,及时拿起法律切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其次,如果情节严重,还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要求当事人对自己个人或家人的损失进行赔偿。如果网贷公司在使用暴力催收过程中未能遵守法律法规导致借款人造成损失的,由网贷平台或催收机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借款人也应当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律师建议您远离网贷,贷款需到正规银行进行办理贷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