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如别人用我的信息证件号码做了网贷我会收到信息吗?
会收到信息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码涉及您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请妥善保管,切勿随意提供给别人。网贷,外文名是Internet lending,p2p网贷是网络贷款的简称,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和商业网络借贷。
拓展资料:
网贷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一、承担高额逾期费用。
对于逾期费用,不同网贷平台的名称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不管是叫逾期罚息、逾期管理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名字,收费标准都非常高。因此,有能力按时还款的,千万不要逾期。
二、承受平台花式催收。
催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刚逾期几天,平台客服MM轻声细语、温馨提醒,告诉您已经逾期,请按时还款;第二阶段,逾期较长时间,平台客服严肃警告,威胁再逾期不还将面临严重后果;第三阶段,逾期很长时间,平台不再好言相劝,开始展开实际行动。
实际行动分为很多种,例如:平台给你的亲戚朋友推送你的欠款信息,让你在朋友圈里颜面扫地;平台排专门的催收人员上门催收,面对面沟通要账等。当然,这些还是比较温和的。有些平台将催收外包出去了,由专门的催收公司进行催收,前段时间爆出的催收公司“暴力催收”,相信借款人都不愿意遇到。
三、面临全国信任危机。
现在网贷平台都建立了黑名单制度,黑名单各平台之间已开始互通。在一家平台借款逾期不还,在其他平台再借就十分困难。除此之外,网贷平台会将黑名单通过自身微信、微博等网络渠道,甚至火车站、飞机场大屏幕公示出去。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些“老赖”借钱不还!当然,除了恶意欠款的人,一般借款人不会走到这一步。
四、人行征信产生污点。
目前,大部分网贷平台还没有接入人行的征信系统,但接入人行征信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以后网贷平台借贷逾期不还,将会和银行贷款、信用卡逾期一样被记录到人行的征信系统中,产生信用污点。如果说之前的后果,仅仅是颜面扫地的话,那么征信产生污点后将会影响到实际生活,想买房没办法贷款,想买车没办法按揭等等。
五、被告上法庭。
借贷之后长时间逾期或者说故意不还,额度超过2000之后,就已经可以构成诈骗犯罪,有被网贷平台告上法庭的危险。一旦法院判决网贷平台胜诉,那么借款人除了要支付需要还的款项外,还要支付双方诉讼费用和巨额罚款,甚至面临牢狱之灾。
二、被骗子盗用身份信息进行贷款,本人有义务还贷吗?
没有义务还贷。如果自己的身份证信息被他人盗用办理了贷款,客户本人是无需承担还款责任的,毕竟贷款不是本人申请的。如果对方借贷的机构/平台根据对方留下的信息找上了自己,客户可以直接跟机构/平台说清楚情况,让机构/平台去找骗贷的人还钱。
法律分析
有证据证明身份证是被别人冒用的,就不用负法律责任。而由真正冒用身份证的人负责,建议尽量报警处理。若身份证是因为之前丢失过才被盗取了信息的话,客户还可以用此前的挂失证明作为报案依据。同时因为对方冒名贷款后多半不会还款,而贷款机构、平台很可能会根据对方留下的信息找上客户,所以客户也要同贷款机构/平台说清楚情况,表明借贷并非自己所为,从而确认债务的不合理性,对此进行清除。要是贷款机构/平台想要收回款项,让其直接去找冒名借贷的人。而若是贷款机构/平台对自己的解释置之不理,仍然不停催款的话,客户也可以向当地银监会或者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该机构/平台,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纠纷实在处理不清楚,客户还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三、为什么手机会收到很多别人网贷欠款信息要报警吗
需要报警。因为很多用户在申请某家贷款后,会频繁收到贷款机构的短信或者催收信息,这主要都是由于个人信息遭到泄露,被贷款机构获取。不仅会影响个人日常生活,如果一直置之不理,还可能被他人冒用身份信息申请网贷,造成财产损失以及信用危机。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