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收骚扰无关人员可以报警吗

可以报警。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贷款公司派人上门催收,采用辱骂、威胁、恐吓、喷漆等方式,对借款人家人无关人员采取了过激行为,那么就可以立即报警,可以当即制止催收人员的行为。警察会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网贷催收电话骚扰可以报警吗

如果因为网贷逾期被网贷电话骚扰,作为债务人是可以报警的,需要注意,一般的骚扰电话,如果不是严重影响到个人生活的话,报警的效果不大,如果对方一直进行辱骂、威胁、骚扰,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可以去报警,并且把报警记录发送给催收,可以起到威慑的作用。

催收人上门骚扰,可以报警吗

可以。情节轻微的,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的,涉嫌寻衅滋事罪,要负刑事责任。

催收骚扰家人怎么报案?

催收骚扰家人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举报投诉或者报警的方式直接报案处理。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贷款公司派人上门催收,采用辱骂、威胁、恐吓、喷漆等方式,对借款人家人采取了过激行为,那么就可以立即报警,可以当即制止催收人员的行为。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需要保留证据,否则空口白话,贷款公司不承认,那么也无法定他们的罪。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二、被暴力催收报警有用吗

暴力催收报警有用暴力催收是违法的,可以报警解决。暴力催收如果构成暴力伤害,有可能被判刑。具体的刑罚则由暴力催收的实施者的具体行为决定,如构成故意伤害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非法拘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贷款被催收可以报警吗(贷款逾期被催收报警有用吗)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暴力催收报警有用吗

随着互联网借贷的不断发展,不少金融贷款公司业务逐渐做大,从而累积了很多坏账,有一些公司会采用暴力催收的方式去要账。对于借款人而言,自身安全和个人信息当然是最重要的,那么如果贷款公司侵犯了自身权益,可以选择报警吗?报警有用吗?可以明确的是,报警肯定是有用的,只要小贷公司在暴力催收过程中涉及威胁人身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状态,那么就可以报警。《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催收自律公约》,其中明确规定,对于以利息、违约金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债务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超出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得对超出部分进行催收。其中第三章第十三条指出,催收对象应该符合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那么意味着小贷催收只能联系借款人,而不能采用爆通讯录、打电话给借款人的亲朋好友的方式催收。如果借款人在生活中遇到暴力催收的情况,那么不仅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快速制止他们的行为,还可以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监管机构投诉电话或邮件系统进行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四、之前按揭的手机现在被上门催收,我报警有用吗?

报警没有用

此为民事经济纠纷,而且你是欠款方。如人家正常进行催收,此是不违法行为。

“按揭”一词是英文“Mortgage”的粤语音译,读音为àn jiē,指一种购房或购物的贷款方式,以所购房屋或物品为抵押向银行贷款,然后分期偿还。

拓展:

按揭贷款是指以按揭方式进行的一种贷款业务。如:住房按揭贷款就是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住房的房地产企业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五、贷款逾期多方骚扰我朋友可以报警吗

法律分析:可以的,债务人被暴力催收的,应当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避免与对方正面冲突。债务人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被债权人或者债权人雇佣的催收团队以暴力的方式逼迫债务人还款的,债务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如果催收人的行为触犯刑法的,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没有触犯刑法的,也会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