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收骚扰无关人员可以报警吗

法律分析:可以。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贷款公司派人上门催收,采用辱骂、威胁、恐吓、喷漆等方式,对借款人家人采取了过激行为,那么就可以立即报警,可以当即制止催收人员的行为。警察会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举报投诉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发布了催收自律公约,如果借款人面临了暴力催收,那么可以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相关监管机构投诉电话或邮件系统进行举报。

协会将视情节轻重将违法违规线索分别移交至司法机关、金融监管部门、通信管理部门、市场管理部门进行查处。

2、报警

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贷款公司派人上门催收,采用辱骂、威胁、恐吓、喷漆等方式,对借款人家人采取了过激行为,那么就可以立即报警,可以当即制止催收人员的行为。

总而言之,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需要保留证据,否则空口白话,贷款公司不承认那么也无法定罪。

① 催收人员的短信

因为暴力催收的一个最快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短信的形式辱骂威胁借款人,可以在平时短信交流过程中注意保存记录。

② 电话录音

现在手机都有录音功能,尽量在每次通话的过程中全程录音,后续可以作为证据,同时自己语气要平和,表达自己想还款,在尽力想办法的态度。

③ 录像

如果暴力催收人员是上门,那么可以让其他人帮忙录下催收人员暴力追债的行为,是非常有利的证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信用卡逾期第三方催收上门合法吗?遇到这几种情况可报警

;     信用卡逾期后,银行在电话、短信催收无果的情况下,会将催收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上门催收。而第三方催收上门是以让持卡人还款为目的,在催收过程中可能会采用暴力、威胁等不当催收行为,不得不让人质疑这种催收的合法性。下面就一起来分析下。

信用卡逾期第三方催收上门合法吗?

被信用卡催收人员骚扰(欠信用卡被催收电话和上门骚扰是否能报警)

      信用卡逾期后,银行是有权向持卡人追讨债务,但是生活中有不少老赖对银行催收直接无视,银行为了节省起诉的成本,会将催收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催收,这是一种合法的授权代理关系。

      而第三方催收上门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不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那么也算是合法催收了。不过,国内债务催收行业鱼龙混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出现不规范的债务催收,碰到这几种情况很明显就不合法了:

      1、催收对持卡人的亲人家属进行催收是不合法的,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催收仅能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

      2、催收未经允许进入持卡人家中,惊吓家中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引发骚动。

      3、催收上门对欠债人殴打、故意伤害等行为,或者讨债的时候使用非法拘禁、绑架、泼油漆、敲诈勒索等方式。

      以上即是“信用卡逾期第三方催收上门合法吗”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逾期后第三方催收出现违法催收,催收一定要保留好录音、视频等凭证,报警来维护自身权益。

三、信用卡逾期半年,第三方开始催收,上门骚扰,威胁,怎么应对?

我国的银行信用卡业务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压力之后,开始大力放水,虽然信用卡业务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不良的余额与比例也越来越大,截止2018年2季度末,我国逾期超过半年的信用卡业务金额已经超过756.67亿元,面对越来越多的金额,银行自有的人手不足,所以委托给第三方公司催收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不过虽然在委托之前,银行一般会有要求不得暴力催收,但是现实中第三方机构为了快速回款(第三方的收入与回款的金额挂钩,按照比例计提),一般都会采用谩骂、侮辱、威胁、爆通讯录,甚至上门骚扰或者上欠款者的单位闹事。对于这种行为,用户可以直接报警或者向当地的银保监局进行投诉,因为信用卡逾期,虽然银行(或其委托机构)有权进行催收,但是该催收的行为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

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发布的第2号令《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是所有银行必须遵守的准则,如果商业银行或者其委托的机构有出现上述的违规行为,那么用户可以直接向银监会进行投诉,如果对于欠款者造成了人身伤害,还可以向公安机构进行报案处置。

其实大部分催收机构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规的,但是由于很多人对于这些条规并不知道,所以在催收机构的暴力威胁之下往往就妥协了,特别是涉及到家人的时候或者威胁要上单位闹事的时候。面对暴力催收,大家一定不能退缩,其实催收机构自己也很虚,典型的纸老虎,欺软怕硬,你越妥协他们越得寸进尺,你越强硬,他们就越退步。

当然,无论如何,逾期始终是不好的行为,理亏一方也在我们自己,所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尽快的归还欠款为好。而对于上门催收好好接待就行,银行外包催收不敢做出格的事的,你要是举报催收,银行会取消和这家外包公司合作,因为有考核指标。

四、遭遇上门催收可以报警吗?

能。如果受到威胁是可以报警的,也可向法院起诉。网络贷款平台,车贷公司,分期公司,催收机构存在电话、短信骚扰、威胁等、抢夺或侵占财产、损害征信记录、侵入住宅等行为的,按照侵权违法行为对待,可立即向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举报,揭露网贷机构进行暴力催收、发放高利贷的罪行,在必要的时候直接报警。

中国《侵权责任法》第16条、第19条和第22条对中国侵权行为概念的外延作了限定,即中国侵权行为包括下述三种,第16条规定的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的侵权行为,第19条规定的侵害财产权益的侵权行为,包括侵害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第22条规定的侵害其他人身权益的侵权行为,包括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以及身份权等的侵权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五、上门催收可以报警么

可以报警。如果催收人员有使用暴力、胁迫方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行为,都是属于情节严重的表现。而若是催收的债务本身就是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因此需要面临的后果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暴力催收行为,用户可以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对于不合规的行为需要保留证据进行投诉或者报警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六、催收打电话骚扰家人可以报警吗

是可以去报警的,催收骚扰是违法行为。 但是如果你没有相关的证据比如电话录音,短信内容警察是不予立案的。建议尽快报警处理,维护权益。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规定 多次(三次以上)发送侮辱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其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受害人可以报案,要求警方对行为人作出治安行政处罚。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