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催收打公司前台电话怎么办?可以这样治治他们!

;     现在不少人依赖于网贷来解决资金问题,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万一贷款逾期了,机构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进行催收,如果你拒不还款,催收可能会找到你公司的信息,直接骚扰前台,那么怎么办呢?我们提供几个办法。

1、协商

      催收打前台电话,不就是为了骚扰你,给你压力让你尽快还款,建议直接与催收联系,要求停止这种行为,协商一个合理的还款时间和金额,否则丢了工作,你也无法再还款。

2、举报投诉

      只要是正规注册的贷款机构,大家就可以向互联网金融协会、银保监会、地方金融办等几个渠道举报投诉。

      1)百度搜索当地的金融办,进入官网可以查到电话,举报这种暴力催收的行为。

      2)银保监会,这是专门监管金融机构的平台,向这个平台举报效果最好,不过电话比较难打通,可以尝试发邮件。

      3)报警。如果催收的行为严重影响到公司的正常办公,可以搜集证据,报警处理,警察可以调查并且威慑一下对方的行为。

      4)屏蔽。一般公司的联系方式只有前台或行政,可以了解一下如何开通黑名单功能。

      总之,一旦被催收知道了你公司的联系电话就麻烦了,对方会利用这点来威胁你,实在不行可以尝试与领导进行沟通,寻求解决办法,不到万不得已,建议不要辞职,否则失去了收入来源,更加无力还款。

催收公司老是打单位电话怎么办

对于催收公司猛打单位电话的行为,是一种暴力催收的行为。大家是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的。

举报途径:

1、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举报电话是“12378”,工作时间是“工作日9点到17”。

2、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方网站;

3、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官网;

4、公安部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今早公司电话被催收打爆(催收公司猛打单位电话)

5、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官方网站。 另外,大家也可以选择协商还款来解决问题。

拓展资料

1、狂轰乱炸: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骚扰软件,只要购买了就能设置时间、次数、间隔时间等。催收人员会通过这种软件不分昼夜的对欠款人进行骚扰,甚至故意选择在晚上、半夜、凌晨这种时间打电话骚扰,响一生就挂,目的就是为了影响借款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

2、爆通讯录:有些催收人员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借款人家人、朋友的联系方式、住址,然后进行电话轰炸。或是采用P图、编辑短信、发帖、发群等方式,群发到借款人的工作单位、所住小区等,让所有人知道他欠款的事情,这种行为严重泄漏了个人隐私,属于暴力催收。

3、上门追讨:大多数情况下,催收是不会上门的,因为上门一次耗费的时间、精力、人力、物理成本实在太大了,而网贷一般金额都比较小,所以上门催收非常划不来。虽然网贷逾期遭遇催收上门的可能性比较低,但也确实出现过催收人员上门的例子,大家一定要学会保留证据,抵制暴力催收。

4.对于暴力催收,现金贷新规要求,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所以老铁们要是碰上催收平台暴力催收,一定要记得保留暴力催收的证据,然后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对于这类涉嫌恶意欺诈和暴力催收等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及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催收公司打电话到单位骚扰怎么办

对于催收公司猛打单位电话的行为,是一种暴力催收的行为。大家是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的。举报途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举报电话是“12378”,工作时间是“工作日9点到17”。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方网站;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官网;公安部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官方网站。 另外,大家也可以选择协商还款来解决问题。

法律分析:对于催收公司猛打单位电话的行为,是一种暴力催收的行为。大家是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的。举报途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举报电话是“12378”,工作时间是“工作日9点到17”。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方网站;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官网;公安部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官方网站。 另外,大家也可以选择协商还款来解决问题。一、主动投诉。可以直接联系网贷客服投诉,告知在没有失联的情况下打公司电话是违法行为,如果催收坚持要打,只有到有关机构(如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了。

另可以

一、主动投诉。可以直接联系网贷客服投诉,告知在没有失联的情况下打公司电话是违法行为,如果催收坚持要打,只有到有关机构(如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了。

二、告知同事。催收查找你单位的电话,这个是很容易的,你也没有办法去阻止,可以事先告知接电话的同事如果有人找你就说已经离职或者让他们不予理会。

三、可主动向公司领导说明情况,以免打到公司领导那去了,让自己处于更加尴尬被动的局面。

法律依据:《催收自律公约》以下规定:

第13条 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

第14条 从业机构无法与债务人取得联系,未回复与政委联系,方可与债务人事先约 定的联系人进行联系。

第17条 催收人员应在恰当时间开展催收活动,不得骚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

第18条 催收人员不得向债务人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违约等个人 信息法律法规另行规定的情形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