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抖音正在行动催收是真的
假的。
是催收平台的手段,没有任何法律效益(其开庭通知,包括网络回应,都是假的,是网络催收的手段),也不会对您造成任何影响,您都不要担心,但是会给您通讯录打电话,建议做好录音准备,维护自己权益,建议不认识的话可以不接,避免接到骚扰电话或这诈骗电话。
催收:逾期不良资产回收的一种方式,通常是债权方自己或委托第三方进行欠款收回业务。
二、被暴力催收,我可以报警吗,报警有用吗
被暴力催收可以报警,报警有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催收人员在我朋友的抖音到处发信息让我自首,我能报警吗?
欠贷或欠款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犯罪,谈不上自首。催收人员的做法属于不择手段,构成软暴力,让你产生恐慌或心理强制。你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这也是现在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对象。参照:
一、“软暴力”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
四、抖音被催收骚扰威胁怎么办
首先,消费者要连哄带骗地问出催收代表哪个平台来讨债,这非常非常重要!
接下来保存聊天截图,电话录音,收集好证据后,就可以去抖音平台投诉这种骚扰的行为!
下一步就是去黑猫投诉发起投诉,直接向催收的爸爸(金融机构)进行投诉!
消费者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欠债还钱】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不矛盾。
虽然你现在欠了钱,但是你还是消费者,既然是消费者,你就拥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果国家下达一个命令表达债务逾期的人不再享有消费者权益,或者不享有人权,那么我们就真的没办法去投诉了!
此外,银保监会明确了金融机构要管理好自己的催收队伍!
通知的第三条明确提出要——规范催收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催收业务管理,合理设定催收考核指标及奖惩机制,建立并完善催收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禁委托涉黑涉恶机构和个人催收,发现催收机构采用非法手段催收的,应立即停止合作关系;进一步规范催收行为,严禁使用非法手段催收,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被暴力催收报警有用吗
暴力催收报警有用暴力催收是违法的,可以报警解决。暴力催收如果构成暴力伤害,有可能被判刑。具体的刑罚则由暴力催收的实施者的具体行为决定,如构成故意伤害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非法拘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六、暴力催收报警有用吗
随着互联网借贷的不断发展,不少金融贷款公司业务逐渐做大,从而累积了很多坏账,有一些公司会采用暴力催收的方式去要账。对于借款人而言,自身安全和个人信息当然是最重要的,那么如果贷款公司侵犯了自身权益,可以选择报警吗?报警有用吗?可以明确的是,报警肯定是有用的,只要小贷公司在暴力催收过程中涉及威胁人身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状态,那么就可以报警。《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催收自律公约》,其中明确规定,对于以利息、违约金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债务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超出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得对超出部分进行催收。其中第三章第十三条指出,催收对象应该符合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那么意味着小贷催收只能联系借款人,而不能采用爆通讯录、打电话给借款人的亲朋好友的方式催收。如果借款人在生活中遇到暴力催收的情况,那么不仅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快速制止他们的行为,还可以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监管机构投诉电话或邮件系统进行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