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逾期被第三方套取了个人信息会被其他三方平台知道吗

信用逾期个人信息被套取,会被其他第三方知道的。

一般来说,我们觉得第三方催收机构能获得的信息大多都是银行提供的,其实不然,银行除了我们放置的身份证信息以及填写的居住地址,工作地址外,基本就没有我们的其他信息。

所以第三方想要获取我们的信息,只能通过其他手段,非法手段就不说了,今天给大家说一下,一个身份证号,可以让第三方查询到多少我们的隐私信息。

医社保,通过医社保的官网进入,然后使用身份证号登录,通常如果我们没有修改密码的话,初始密码不是身份证号或者手机号,第三方通过医社保可以查询到我们的缴费单位,从而查到我们新的工作单位。

第三方平台容易泄露隐私:

不过因为很多人都认为是自己逾期在线,所以即便是第三方公司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甚至是在催收的时候,联系到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事实上,催收是催收,这个跟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没有任何的关系和必然性,所以当大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需要学会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催收公司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办

银行催收欠款时泄露欠款人隐私的,欠款人有权要求银行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被催收泄露资料的危害(被催收泄露资料的危害是什么)

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小贷催收泄露借款人信息是不是违法

贷款公司没有权利泄露借款隐私,实际上不仅是贷款公司,其他的任何单位、个人都没有权利去泄露他人的隐私。这是由于在法律之中直接规定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采取泄露等的方式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法律分析

催收骚扰通讯录是违法的。催收者未经借款人同意拉取其通讯记录,将借款人欠款不还等内容告知其联系人。实际上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未经允许给借款人的联系人打电话、发短息进行骚扰,也侵犯了借款人联系人的隐私权。如果催收者的电话、短息中存在侮辱、谩骂借款人或借款人联系人的内容,则同时侵犯其名誉权,也属于违法行为。催收者的上述违法行为都属于民事侵权,借款人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也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