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力催收怎么举报最有效
投诉暴力催收方法如下:
1、投诉暴力催收,可拨打官方热线,相关催收至少会被扣款200;
2、投诉暴力催收,可查看贷款协议里面的出资银行,拨打银保监会12378投诉该银行;
3、投诉暴力催收,可拨打市长热线12345或消费者热线12315投诉,需提供具体平安普惠地址;
4、可通过12321电话或者网站,投诉催收手机或座机电话骚扰,对其骚扰电话予以停机处理;
5、微信小程序国务院督查-我对总理有话说,投诉平台;
6、可拨打所在地中央巡视组电话进行投诉;
7、可拨打110报警,投诉暴力催收,需要提交证据,才能立案;
8、可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聚投诉、黑猫投诉等进行投诉暴力催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的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二、怎么举报第三方催收公司
第三方公司打电话催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投诉:1、可通过互联网金融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官网进行投诉;2、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主要是针对诈骗电话、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等现象进行业务处理,而第三方催收机构能够骚扰借款人,就说明贷款平台泄露了用户隐私,可以拨打12321进行投诉;3、银监会举报,这是国家正规的举报平台,没有任何机构的参与,银监会对于贷款公司的监管也是非常严格的,如果小额贷款公司没有银监会颁发的金融牌照却发放贷款,举报之后该贷款公司会被查处。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 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法律依据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六十八条 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三、遇到催收公司骚扰家人报案方法
催收骚扰家人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举报投诉或者报警的方式直接报案处理。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贷款公司派人上门催收,采用辱骂、威胁、恐吓、喷漆等方式,对借款人家人采取了过激行为,那么就可以立即报警,可以当即制止催收人员的行为。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需要保留证据。
法律分析:催收骚扰家人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举报投诉或者报警的方式直接报案处理。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贷款公司派人上门催收,采用辱骂、威胁、恐吓、喷漆等方式,对借款人家人采取了过激行为,那么就可以立即报警,可以当即制止催收人员的行为。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需要保留证据。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对涉嫌恶意欺诈和暴力催收等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及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切实防范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催收人骚扰家人的情形,其采取威胁、恐吓等方法的,是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的,收集好相关证据,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对于事实确定的,是给予其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情节较重的,是需要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借款人还在遭受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的催收,那么可以直接报警,并将短信微信截图、电话录音等相关线索及资料提交给警方,协助公安机关尽早破案,这么做可最大程度上保障借款人人身安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42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四、恶意催收怎么投诉?
恶意催收可以投诉到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也可以在黑猫平台等专业接管投诉的平台去投诉,相关投诉内容会转发至欠款机构,总对总进行回复。
为什么你的通讯录里的亲戚朋友也会接到催收电话
明明与网贷借款并无关联,为什么“熟人”会收到催收通知呢?
“您需要提供紧急联系人信息或手机通讯录,同时,您授权我们,在借款人失联、逾期等紧急情况时,向您提供的联系方式进行短信提醒、电话联系。”
“平台可以使用用户提交或授权而获取的信息进行逾期账务提醒或催收等服务,如因此给用户造成不利影响,平台不承担责任”
一些网贷APP在注册时便将要求授权读取通讯录、可向无关的“熟人”催收写在用户协议中,若用户点击“不同意”,网贷APP则“无法为您提供服务”。
某网贷平台客服人员证实,使用借款业务必须经过授权环节,如果正常还款则不会对借款人及联系人造成影响,而一旦借款逾期未还,平台则有可能对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进行催收,以促使借款人尽快还款。
《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
对此,有明文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除了需要经过被收集者同意外,还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规定,金融机构为了在借贷人逾期不还款时进行催款,可以要求用户手动输入两位紧急联系人信息,而不应强制读取用户的通讯录。网贷APP不得因用户拒绝授权收集无关或过度信息而拒绝提供服务。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
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公约早已对向无关第三方催收债务的行为做出了约束。如《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规定,债务催收不得骚扰无关人员,不得向债务人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违约等个人信息。
借款人向网贷平台借款,与平台形成借款合同关系。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因借款人未能按时还款产生的纠纷,应当由网贷平台和借款人协商解决,而不应该牵涉到与之无关的第三方。若无关的“熟人”频繁收到催收短信或电话,可保留有关证据,如催收短信截图、催收电话录音,必要时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投诉举报。
除金融从业机构外,外包催收公司也应被纳入行业自律的范围之中。行业应通过责令整改、警示约谈、公开通报批评、强制培训教育等自律管理措施约束违规催收行为。
五、催收骚扰公司怎么办
有的催收,会带有试探的和你说上门、去公司,或者联系你的紧急联系人,和你亲近的联系人等等。
首先,你要知道开始的时候,这些话语不部分都是试探,就是想通过这种试探来威胁你,看看你到底怕不怕。
如果你表现出了害怕,那么对方会先通过这个拿捏住你,威胁你还钱,不然就真的这样做。
所以,在这种时候,尽量不要开口,也不要表态,默默听完就行了,甚至接听后放在旁边也行,要记住你接听电话的主要目的是确认对方的合法性,和告诉对方自己的意向。
最后,如果催收真的已经开始爆你的通讯录了,就已经存在非法催收了。
所以你可以直接告诉对方未经本人授权给自己通讯录里的人打电话骚扰非法窃取他人隐私的行为。公民个人信息是受保护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拿来做威胁工具的。可以以此为由跟对方说明利害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