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起诉暴力催收
首先对于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作为受害人应当及时收集并固定证据。凡是接到这样的短信,可以全部截图保留,保持所有通话录音。之后前往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投诉反馈。(每天多投诉几次,要不然投诉的人数多,你的投诉信息会被顶没)。其次是对一些恶意骚扰的电话号码发送的短信,可以作为垃圾短信进行举报,一般来说,一个移动号码只要被举报3次以上,移动运营商就会将此号码拉黑。在现实社会中,如果一个借款人不慎被催收人员以各种方式扣留,那么应尽快想办法报警,因为他们已涉嫌非法拘禁罪。另外遭到上门暴力催收的,譬如到贷款人的家里或工作单位,大闹大叫催收,使得贷款人个人声誉严重受损的;上门对借款人进行威胁恐吓的或者直接进行暴力催收,蛮横动手的。根据我国的法律相关规定:凡是强行闯入他人住宅,均属于非法入侵,就会构成非法入侵住宅罪。这个时候要果断选择报警,不要懦弱和忍让,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反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小贷恶意催收怎么起诉??
可以收集恶意催收的相关证据,写好起诉状,向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起诉。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恶意催收怎么投诉?
恶意催收可以投诉到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也可以在黑猫平台等专业接管投诉的平台去投诉,相关投诉内容会转发至欠款机构,总对总进行回复。
为什么你的通讯录里的亲戚朋友也会接到催收电话
明明与网贷借款并无关联,为什么“熟人”会收到催收通知呢?
“您需要提供紧急联系人信息或手机通讯录,同时,您授权我们,在借款人失联、逾期等紧急情况时,向您提供的联系方式进行短信提醒、电话联系。”
“平台可以使用用户提交或授权而获取的信息进行逾期账务提醒或催收等服务,如因此给用户造成不利影响,平台不承担责任”
一些网贷APP在注册时便将要求授权读取通讯录、可向无关的“熟人”催收写在用户协议中,若用户点击“不同意”,网贷APP则“无法为您提供服务”。
某网贷平台客服人员证实,使用借款业务必须经过授权环节,如果正常还款则不会对借款人及联系人造成影响,而一旦借款逾期未还,平台则有可能对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进行催收,以促使借款人尽快还款。
《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
对此,有明文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除了需要经过被收集者同意外,还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规定,金融机构为了在借贷人逾期不还款时进行催款,可以要求用户手动输入两位紧急联系人信息,而不应强制读取用户的通讯录。网贷APP不得因用户拒绝授权收集无关或过度信息而拒绝提供服务。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
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公约早已对向无关第三方催收债务的行为做出了约束。如《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规定,债务催收不得骚扰无关人员,不得向债务人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违约等个人信息。
借款人向网贷平台借款,与平台形成借款合同关系。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因借款人未能按时还款产生的纠纷,应当由网贷平台和借款人协商解决,而不应该牵涉到与之无关的第三方。若无关的“熟人”频繁收到催收短信或电话,可保留有关证据,如催收短信截图、催收电话录音,必要时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投诉举报。
除金融从业机构外,外包催收公司也应被纳入行业自律的范围之中。行业应通过责令整改、警示约谈、公开通报批评、强制培训教育等自律管理措施约束违规催收行为。
恶意催收怎么投诉
1、向银监会投诉,可以登录银监会官网查询当地的投诉电话并拨打电话对催收平台进行投诉。
2、关注互联网金融协会微信公众号,在聊天窗口中点击联系我们,然后选择我要投诉。
3、向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短信网址。
以下情形可以认定为恶意催收:
1. 一天内催收电话短信不得超过3次;
2. 拨打电话时间限定在早上8点到晚上9点之间;
3. 不得向欠款人亲友透露欠款人信息,影响个人名誉;
4. 不得冒充律师或虚假律师函进行债项催收;
5. 不能用虚假还款金额、减免方案等诱导欠款人还款;
6. 不能辱骂或威胁欠款人;
除此之外,随意泄露与传播贷款人个人资料并丑化、组织或委托黑恶势力对借款人进行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寻衅滋事以达到催收目的等都属于暴力催收。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