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机构应当向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报备和报告的事项有哪些?

运行机构和接入机构应按月定期向人民银行报送异常查询、违规查询、非法提供、违规使用、信用报告泄漏等征信信息安全情况统计表(见附件2)。未发生征信信息安全风险事件的,应采取零报告制度(即在表中填报“0”)。发生征信信息安全风险事件的,应立即上报相关情况。全国性接入机构的总行应于每月初10日内将上月情况报送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地方性接入机构和全国性接入机构的分支机构应于每月初6日内将上月情况报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应于每月初10日内将汇总的辖区内上月情况(包括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征信查询点情况)报送征信管理局。

个人征信泄露怎么补救?赶紧这样做不然就晚了!

;     不断有媒体曝出各地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作为个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呢?因为互联网时代一旦资料遭泄露,可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今天来介绍一下,征信泄露该怎么补救。

一、个人征信包括泄露会有什么风险?

      1、推销、骚扰。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类情况,每天都会接到陌生电话号码,对方对你的情况了如指掌,适时推销产品、业务,让人烦不胜烦,最令人担心的是自己的资料遭泄露。

      2、被盗刷。现在大部分的金融业务都是通过网上办理,一旦征信报告被泄露,有可能不法分子会利用漏洞去补办、挂失、找回密码等,说不定哪天银行卡、信用卡、花呗等会被盗刷。

      3、诈骗。由于征信报告内包含了电话号码、姓名、住址、婚姻状况、职业状况、信贷记录、公积金、公共缴费等,只要泄露出去,别人会利用这些信息可以伪装成你的同事、好友、亲戚,通过打电话、网上的形式诈骗你的父母、朋友等,细思极恐!

征信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征信信息安全风险事件)

      4、被办业务。现在很多金融机构系统都有“害群之马”,能通过一些职位便利操作一些事情,也许会与外面的人员勾结,利用你的信息通过你的账户办理一些业务,而你并不知情,后续维权非常麻烦。

二、个人征信泄露怎么补救?

      1、查看登录、操作记录。现在正规、大型的平台都有操作记录和登录信息,比如支付宝、银行APP等,都可以查看登录情况,如果有异常的状态,要及时更换密码。

      2、关注短信。要随时留意手机信息,如果发现有更改密码、身份认证、验证码等异常短信,要提高警惕。

      3、联系家人朋友。可以赶紧联系家人朋友告知详情,让别人不要轻易相信,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圈发布公告,能降低被骗风险。

      总而言之,大家千万不要随便在第三方APP上查询征信报告,有泄露的风险,也不要随便授权给陌生机构查询征信,注册手机号码非常重要,一旦丢失要及时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