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福州市罗源县的几个问题
罗源县经济不怎么样. 国有工厂基本倒闭. 本地靠的是养殖 和石材开采加工业
城市化的水平. 这么说吧 吃喝玩乐发展的不错 KTV 小酒楼多. 在8县里我们只能是中等偏下 检察院在东外路 是我们罗源人口中的九大中心.当年九栋大楼一起建设的 法院 检查院 税务什么的. 检察院 法院 税务 都是独享一栋大楼 空间是N大了 检察院的都是公务员 要是刚考进去 拿个2000+就不错了.现在实行阳光工资。县级的不要和市级做对比百度地图
二、罗源县的经济
福建省把罗源湾列为“十一五”重点临港重化工业基地和“建设中国主体功能区的重点开发区域”,作为全省区域新增长极进行培育。福州市把罗源湾开发建设摆上重要地位,提出优化产业规划布局、重点拓展南北“两翼”、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的决策部署,这些都为罗源湾开发建设赢得了先机。初步构建起以治金、建材、能源、船舶修造、轻工食品、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临港工业体系,形成以港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县域经济保持稳健、快速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安定稳定、人和业兴,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2011年全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2.8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15.1%; 工业总产值345.26亿元,比增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4.46亿元,比增24%;农业总产值34.36亿元,比增4%;财政总收入9.43亿元(力争突破10亿元),比增33.2%, 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38亿元(力争完成6亿元),比增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亿元, 比增37.9%; 实际利用外资2520万美元,比增5.8%; 出口总值6000万美元,比增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亿元, 比增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0元,比增12.3%;农民人均纯收入7850元,比增12.3%;人口自然增长率5.76‰。
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6.73亿元,比上年增长8.7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7.23亿元,比增12.5%;农业总产值146.73亿元;财政总收入9.4816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32.1373亿元,比增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5.46亿元,比增2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9元,比增12.6%;农民人均纯收入9356元,比增13.5%。 唐代,随北方移民入境,中原的农耕和畜禽饲养技术开始在境内传播,农业生产因之逐渐发展。明代,在扩种稻、豆、茶、果、蔬等作物的同时,引种甘蔗、花生、甘薯等新品种。茶叶为当时主要经济作物,远销京津。清初,朝廷厉行迁界令,沿海居民被迫内迁,耕地大量荒废,生产遭受破坏,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禁令解除后才陆续恢复。民国时期,虽在推广良种、化学肥料等方面作过努力,但因长期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农作物产量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农业生产逐步恢复与发展。1951年开始组织互助组,1953年逐步建立初级社,1955年又创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除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和民主管理、集体经营外,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此期间,中共罗源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又发动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科学种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至1957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1414.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比1949年增长29.14%;粮食总产39677吨,比增64.56%。但1958年下半年人民公社化后,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也归集体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拉平、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生产上瞎指挥、高指标,耕地、物资、劳力无偿调用,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1959年上半年虽一度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但同年8月“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再度出现。1960年强壮劳力多被省、地、县调去搞基本建设,致农田失管,贻误农时,加上自然灾害,使当年农牧业总产值减到957.74万元,比1957年降32.31%,粮食总产量降至23691.2吨,比1957年减少40.3%。是年底开始整社整风,次年3月恢复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整社队规模,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渐次提高。1965年农牧业产值1379.59万元,粮食总产量39772.55吨,分别比1960年增长44.05%和67.88%。“文化大革命”中,不断削减社员自留地,禁止个人开荒和家庭副业,有些队又改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推行以政治表现为依据的评工记分方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受挫伤,生产又出现滑坡,1969年全县农牧业产值降至1077.11万元,粮食产量降至30225.7吨。1971年10月后,稳定自留地,重申允许社员经营少量家庭副业,陆续恢复以往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办法,并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推广良种,农业生产逐渐发展。1978年全县农牧业产值1935.98万元,粮食总产52505.1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得到全面发展。1984年农牧业产值达3554.1万元,粮食总产69988.55吨。1990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又增到4557.22万元;粮食总产在耕地比1949年减少2.65万亩的情况下仍达80026.12吨,亩产301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385.5公斤。
2012年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0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10.1亿元,增长1.7%;林业产值0.64亿元,下降15.2%;牧业产值2.93亿元,增长20.9%;渔业产值27.52亿元,增长6.1%。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2.53万吨,增长6%,其中淡水养殖1.47万吨,海洋捕捞1.39万吨,海水养殖9.66万吨。农业发展加快。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不断推进,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7.9万千瓦;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7万亩。年未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年产值6.01亿元,其中省级农业标准化1家,市级农业标准化19家。 西晋时期罗源已有砖瓦制造。唐代,城乡有陶器、铁器、砖瓦、食品等作坊。宋代,海盐、瓷器、土纸制造业日渐发达。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鉴江被列为福建十大盐场之一,八井烧制的瓷器、飞竹等地生产的土纸开始向东北、山东、河南诸地销售。历元、明至清代,城乡酿酒、酿酱、制糖、榨油、磨粉、织布、铸锅、烟草加工及五金作坊不断发展。但设备简陋、生产规模很小。
民国时期,县城创办机械碾米厂和火力发电厂,开始向现代工业发展,但抗日战争期间,交通受阻、原料紧缺,多数工厂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抗战胜利后恢复仍缓慢,到1949年,全县仅有私营碾米厂、电灯厂、织布厂等18家,从业79人;个体手工业495户,从业1039人,工业总产值244.68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0.25%。
新中国成立后,罗源工业逐步发展。1950年,县政府首先扶持恢复和发展传统工业、手工业。1952年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28.41%。1956年私营工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建立国营、集体和公私合营企业,1957年全县国营工业4家,公私合营工业7家,合作社营2家,从业294人,手工业合作社(组)29个,从业1012人。工业以粮食加工和生产铁锅、薯切、农家具等产品为主,产值增至60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616元。1958年除创办国营县农具厂外,还把大部分手工业合作社(组)合并转为国营,当年国营工业增至32家,从业人员2444人,产值58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5.2%,全员劳动生产率降至2398元。1961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巩固和发展制盐、建材、农具、民用产品制造业,其余停办或转为社队企业。1962年全县工业产值420.18万元,职工1631人,其中国营工业职工483人,产值215.77万元。1966年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工业生产徘徊不前,1970年全县工业产值仍保持1966年水平,国营工业产值比1966年减少39.91万元。1971年后,国营和社队工业逐渐发展,新办塑料、医疗器械、木工机械、造纸、烟草加工、水泥及工艺美术等企业,产品行销省内外。1983年全县工业产值达到2030.94万元,盈利80.41万元,国营工业从业1679人,全员劳动生产率4893元。1984年,开展企业改革,国营工业得到发展,乡镇工业、合作工业和家庭工业崛起,逐步形成以烟草、造船、食品、塑料、电力、机械制造业为支柱的工业格局。先后有血液细胞计数器、竹编工艺品、寿山石雕、凤山牌小包紫菜、双边双草素席、榻榻米席、B字牌瓦楞蕊纸、MR903A木工平面刨床、羽绒衫等产品被评为部优、省优、市优产品,并出口日、英、加拿大等国和港、澳、台地区。1990年,全县工业产值12404.3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5.46%。其中乡(镇)办以上企业124家,产值8800.8万元,村办和合作企业1049家,产值3603.5万元。全县工业企业实现税利2992.7万元。国营工业23家,职工3138人,1990年末固定资产净值3974.1万元,实现产值6270.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0851元。
2012年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全县工业经济运行逐月回升,总体上呈现出较为稳健增长势头,全县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70.58亿元,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值344.06亿元,增长12.5%;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5.37亿元,增长11.4%,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85.54亿元,增长12%,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64.7%,全县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05家,其中产值超过亿元企业达15家,按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92家,完成工业产值272.48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家,完成工业产值20.28亿;外商投资企业5家,完成工业产值55.02亿。
罗源湾开发区位于罗源县城东,以罗源湾顶部23平方公里的松山围垦为中心,包括周边山头、土地及旅游水域,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5平方公里。1993年4月16日完成截流体一次性合龙成功,垦区面积3.46万亩。开发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04国道城关段32.5米宽水泥路全线贯通,南北堤7.6公里的柏油路路面铺设顺利完成,洋尾水厂扩容改造日供水能力达2万吨,泥田3.5万伏变电站竣工,1000对电缆经过南北两岸、通讯用量达400门,千吨淡水码头交付使用,开通直航日本航线,并批准建立迹头台轮停泊点等,为前期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开发区招商引资营建开发小区,狠抓一号工业区、南工业小区和万亩养殖区等八大启动项目建设。至1994年底共填方造地500亩,新建楼房20座,总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累计签订正式投资合同26项(其中“三资”项目20项),合同总投资1.11亿美元;共批准内外资企业20家(其中“三资”企业15家),总投资1270.31万美元,合同履约率76.2%、到资率38.5%、开工率46.6%。1994年开发区工农业总产值达3.03亿元,其中“三资”企业产值1.3亿元,出口总值1097.01万美元,实现财政收入428万元。
三、请问福建省罗源县(地图上市宁德市下方一个县)的气候情况?
我们罗源县是真正的沿海温带气候。 还真没需要带什么的。现在是夏天你总不能准备冬天衣服吧. 说到台风,今年到现在一次都没登入福建.只要受台风影响天气马上就凉快了。因为会下雨。 比如现在我们这温度是 27-37度.到8月就是27-41度都是很平常的.冬天的话穿件内衣穿个平常的羽绒服就可以过一冬天。下雪对我们来说是十年难得见一次。。 来我们罗源工作是个不错的选择。就是没地方玩。 我们这县城小。 欢迎来到罗源湾
PS:以前我们的海鲜不错。但现在钢铁厂2个 再加上火电厂.....
钢铁厂有几个那不是我们能管的。现在因为钢铁厂最严重的污染是粉尘.县城区钢铁厂的路粉尘N多。其他污染暂时没表现出来.
物价的话看你和那里对比.我们这的消费比宁德贵.和福州差不多了。悲哀呀.
交通你要是有钱 打的还是很方便的。公交系统的车最晚一班是6点从钢铁厂开到县城。晚上想从县城区钢铁厂只能打的了.
罗源的消费场所少,但都不便宜.KTV 5家(今年也许还会增加2家),慢摇吧 1家(K药的多,小P孩多。打架多), 大小酒楼大几十家,网吧 15家
四、罗源县的经济发展怎么样?
经济社会发展
自1986年以来,经过十年多的扶贫开发、脱贫致富,1997年罗源县基本实现小康,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小康的原贫困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从1993年至2000年,连续八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200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71亿元,比增7.61%;工农业总产值61.82亿元;比增11.08%;乡镇企业总产值65.92亿元,比增16.79%;财政总收入1.92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7亿元,比增7.39%;实际利用外资1363万美元,比增0.6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亿元,比增11.1%;农民人均收入3522元,比增3.10%。两个文明建设呈现五个特点:
农业产业化初现端倪
罗源花卉市场夜景
推行市场接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发展“一乡一业”、“几村一品”规模和块状经济。培育壮大食用菌、花卉、水产、石材、烤烟、蔬菜、林茶果竹和小水电等农村八大产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群体。水产养殖引进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成基地,水产养殖面积达77150亩,产值达15.2亿元;石板材年产量1100万平方米,产值达9亿元,创税利2000多万元;建成小水电站64处,装机容量3.4万千瓦。倾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辐射基地和农户生产,现有山林食品等10家企业被确认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强堤防、水库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不变价)11.35亿元,比增4.42%。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壮大
全县有国有工业企业12家,畲山卷烟厂、造纸厂、电力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技术改造,增强市场竞争力。畲山烟厂同厦门卷烟厂实行联合重组,在确保财政收入基数的基础上,厦门卷烟厂拟投资6000万元新上两个配套项目;对小型企业实行拍卖、租赁、承包、嫁接等方式改革,保持安定稳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县有私营企业183家,个体工商户3568户。立足资源优势,着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我县“喜来宝”香烟、“味中有”肉松、“七境绿茶”、“罗源红”石材、秀珍菇和山林、海林的“两菜”成为省内外畅销的品牌,全县工业产值达50.47亿元,比增12.70%。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
招商引资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明珠山庄、山林食品、邦辉石材等三资企业,全县引进三资企业30家,年创产值3.7亿元,创税收350多万元,在罗源湾松山垦区内,建立了罗源湾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落地味中有食品、海林食品等48家各类企业,初具开放开发规模。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实施“大城关、中心镇”战略,加快开发新城区、完善旧城区,拓建新建城区3条主街道,初步构成“三横四纵”的路网格局,治理南溪防洪堤和五里走廊,建设莲花山公园,高标准建成凤蝶公园,城区面貌焕然一新,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城”。兴建集文化、娱乐、休闲、办公于一体的“九大中心”,现已完成主体建筑,正进行内外装修,成为城区标志性建筑;全面完成境内罗宁高速公路建设,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和县通乡公路路面柏油化;中房次中心镇、起步商贸旺镇、西兰新集镇建设全面铺开,大项等10个市级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试点顺利进展,完成36个老区基点村、少数民族村通水工程建设任务,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精心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十五”规划。创建全国科技先进县已通过验收,罗源湾星火密集区被列为“十五”第一批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建了福州民族中学、罗源第二中学、县进修校附属小学等,全县建成中学19所,小学165所,实施集中办学,优化教育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县医院、县中医院通过“二甲”验收,推行农村合作医疗点改革,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单位。全面推行计生优质服务,实现省级二类先进县目标。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二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党,形成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政府高速运转、狠抓落实,人大政协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纪委保驾护航、防腐倡廉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安定稳定,2001年全县共立刑事案件发案率为万分之十五,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