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问扶贫贷款如何办理

申请精准扶贫贷款的方式

1、贫困户申请、直接贷给贫困户

2、贫困户申请、贷给贫困户,贫困户把钱交给大户(企业),与大户(企业)签证分红协议。

3、贫困户申请、贷给大户(企业),但大户(企业)必须与贫困户签订带动发展、或分红协议。

申请精准扶贫贷款的条件

1、年龄在18岁到60岁之间,有固定住所,具有完全民事能力;

2、持有效身份证件,具有还款能力,并且无不良信记录;

3、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有贷款意愿和自主发展能力;

5、能够带动缺乏致富能力的贫困农户(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的致富能人、农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6、贷款人需与贫困户、村委会、镇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签订增收脱贫带动协议,使用贫困农户的贷款额度,并作为承贷主体,承担贷款全部偿还责任;

7、贷款人是企业法人的,其法定代表人除具备前1至4款条件外,企业法人必须有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合法有效证件。

更多关于扶贫贷款如何办理,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二、我想银行贷款,我是扶贫的贫困户,需要什么手续

一、申请需要的材料: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册原件及复印件;

2、 填写一张贷款申请表;提供抵押物(抵押物可以是农作物,土地使用权,林权证等);

3、前往担保公司签订《担保与反担保合同》;同贷款发放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提交一张发放贷款银行的银卡卡号即可。

二、申请精准扶贫贷款的条件

1、年龄在18岁到60岁之间,有固定住所,具有完全民事能力;

2、持有效身份证件,具有还款能力,并且无不良信记录;

3、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有贷款意愿和自主发展能力;

5、能够带动缺乏致富能力的贫困农户(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的致富能人、农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办理程序

1.一般可参照“五步法——户申请、村初审、乡审核、县复查、银行审定”放贷(见“扶贫小额信贷办理流程图”)。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操作流程。

2.村级组织(村委会或为扶贫小额信贷设立的村级管理机构)根据贫困户申请,对该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家庭的社区信用度、发展能力和劳动技能以及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评价,可“一次核定、按年升(降)级”。

对申请的贷款,要结合村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需求、贷款人家庭实际,看其发展项目是否合适,发展规模、贷款额度和期限是否恰当,并提出初审意见。乡级政府相关部门,主要查看项目是否符合实际和扶贫规划,并提出审核意见;基层金融机构客户经理根据要求进行实地调研审查。

扩展资料

申请精准扶贫贷款贷款审批。

一是贷款初审。村委会受理申请人申请后,对提交的贷款资料和相关有效证件进行核对初审;贷款贫困户加入村“支部+协会”或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先由村“支部+协会”或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审核推荐,再由村委会对提交的贷款资料和相关有效证件进行核对初审。

二是贷款复审。镇政府重点对申请人与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进行核对,确保一致;对贷款申请人确定的增收脱贫项目可行性复审把关。复审通过后,将拟上报贷款贫困户名单在相关村进行公示,公示期3天,并公布举报电话。县扶贫办对各镇上报贷款对象再进行核对把关,进行审定。

三是贷款审定。县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镇上报的贷款申请资料进行审定,再次核对申请人信息与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对申请人提出的增收脱贫项目进行指导把关,对带动类项目可行性进行审核确定,并报县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扶贫贷款

三、过桥资金的操作流程

一、基本流程

递交申请→受理审查→项目评估→核查审批→发放贷款→资料归档→贷后管理→收贷撤保

二、借款人资格

借款人申请房地产开发过桥贷款必须具备4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开工证》。

三、申请贷款资料

在申请房地产开发贷款时,开发商必须提供如下资料:

⑴单位资料包括各种证照、公司章程、会计报表、注册资料、税务资料、房地产经营资质证书、贷款申请报告、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授权书、公司主要领导资料、保证人的相关材料。

⑵项目资料包括项目立项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预算报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出让合同及规划红线图、国有土地使用证;地价缴交凭证复印件;施工许可证;房地产预售许可证;合作项目需提交合作开发合同或有权部门批准合作开发的批件。

四、房地产开发过桥贷款调查

1.对借款人资格的核查

⑴调查借款人的基本情况;

⑵了解企业经营班子真实情况;

⑶审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财务信息;

⑷了解借款人的诚意和过往的合作情况。

2.调查核实项目情况

⑴详细掌握项目的基本情况;

⑵了解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4证”是否齐全;

⑶审查项目的可行性及抗风险能力;

⑷审查贷款项目工程预算报告是否合理、真实;

⑸项目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预测与敏感性分析。

3.核实确定担保方式

担保者是否真实、承诺是否真实可信,抵押物是否真实,质押物是否具备质押条件,担保者的资信是否真实、有效……等等。

五、核定信用等级,提出审查意见

贷款调查部门经实地调查并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分析后,编写和提交调查报告,由贷款审查部门进一步的审查核实,最后由公司决策部门作出决定。

六、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审查

贷款审查的主要内容:

⑴审查调查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是否完整。

⑵审查贷款投向是否符合规定。

⑶审查项目的评估情况。

⑷审查贷款是否合法、合理,借款人是否可靠。

四、扶贫贷款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办理

扶贫贷款由当地扶贫办管理,具体情况需向扶贫办咨询。

一般政策性贷款申请需要的材料:

①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② 户口册原件及复印件;

③ 填写一张贷款申请表;

④ 提供抵押物(抵押物可以是农作物,土地使用权,林权证等);

⑤ 前往担保公司签订《担保与反担保合同》;

⑥ 同贷款发放银行签订《借款合同》;

⑦ 提交一张发放贷款银行的银卡卡号即可。

五、扶贫贷款的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1、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人(年龄在18-60周岁)向镇政府提交贷款申请资料(包括户口本、身份证、个人征信查询授权书,已婚的需提供夫妻双方资料),镇政府审核通过后报县政府扶贫主管部门。

2、政府扶贫主管部门对贷款申请人材料及资格进行审核,向符合规定的客户出具审查审批意见书,推荐给银行临。

3、贷款调查。银行按照制度要求对贷款开展批量调查。

4、银行贷款审查审批。

5、 合同签署及贷款发放。(对审批通过的贷款,借款人夫妻双方携带身份证件到邮储银行临泽县支行签署合同发放贷款)。

扩展资料:

扶贫贷款存在的问题

1、扶贫贷款与商业化经营两种属性的矛盾

扶贫贷款是政治任务与经济工作的结合载体,它是国家为了促进和保持国内经济的区域均衡发展,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本地优势产业而实施的一项扶贫发展计划。

说它是一项经济工作是因为它有别于其他的财政无偿拨款和无偿投人,实行以借贷有偿和付息对价的原则,是一种信贷行为和经济杠杆,具有政策倾向性、优惠扶持性的特点。

而商业性经营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获取商业回报为目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遵循的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当前扶贫贷款在农业银行的商业化运作过程中,欲使熊掌与鱼翅二者得兼,必然顾此失彼,从而导致扶贫贷款的商业化运作矛盾迭出。

2、承货主体能力弱化与信货主体控制风险的刚性约束的矛盾

扶贫贷款承贷主体的选择是扶贫贷款投放的重要“门槛”,加强对扶贫贷款准人条件的严格要求,主要是为了防范贷款项目的风险。

作为政府部门更希望贷款投向于生产困难的企业和急需解决贫困的农户。而作为贷款主体的银行首先选择贷款有偿还能力的企业和个人。

3、三农的低效性与货款追求高效的矛盾

农业本身的自然特点就具有较大的风险,更何况贫困地区农业对自然的高程度依赖及农民对现有农业技术掌握程度的限制,造成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均难以达到增收的目的,即使部分农产品的产量取得丰收,由于农产品价格低,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就决定了当前贫困地区三农的低效性。同时,在贫困地区依托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由于产品深加工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市场销路不够看好,使得这一部分企业效益难以提高。

扶贫贷款的发放不仅要保证贷款本金收回来,而且要能够得到利息收人,这是贷款投放的基本要求。如果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项目效益低下,必然同贷款追求高效目标产生矛盾,同样使贷款主体对承贷主体失去信心。

4、扶贫货款风险的多重性与货款责任终身追究的矛盾

扶贫贷款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项目风险、承贷主体的信用风险和贷款的财务风险。

其一,由于扶贫贷款本身扶持的承贷主体个人及法人经济实际状况,无法为贷款提供担保,使扶贫贷款缺乏风险保障。

其二,由于贫困地区农业银行大多是贷差行,扶贫贷款所需资金绝大多数是靠向上级行借资金,资金成本高,有的甚至贷款利率倒挂,形成扶贫贷款发放越多,银行亏损越大。

其三,扶贫贷款贴息补贴难以到位,从1998年至2002年末湘西自治州农业银行扶贫贷款累计亏损13922万元,其中,因贴息政策变化应补未补利差2130万元,应补未到位873万元。

由于利率倒挂和利差补贴不到位,更加重了扶贫贷款的风险。扶贫贷款风险的客观性、多重性、政策性的存在,加上这种风险补偿机制的极不完备,贷款风险责任让人难以接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扶贫也要防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扶贫贷款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中国农业银行存在执行有关扶贫贷款政策不精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