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贷款过桥是什么意思?
一、贷款过桥的含义
过桥贷款其实就是在企业的贷款到期之后没法偿还,然后向担保公司借一笔钱过渡一下,等银行重新把贷款审批下来,再用于还担保公司的钱,从而避免企业贷款出现逾期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欠款到期了,银行在屁股后面追着你,这时候遇到了一条河(逾期危险),如果你没法成功渡过这条河,那就会掉进湍急的河水里面去(逾期出现违约金、影响信用),这时候你就得找一座桥到河对岸去,这样才能上岸,要不然就会掉进河里面去,但是想过桥没那么容易,毕竟人家建造这座桥是有成本的,所以你得交一定的过桥费,就像我们开车过桥也要收费一样,只要能成功渡河,那就可以暂时有一段时间的安全。
二、下面我们简单来普及一下过桥贷款的一些细节。
1、过桥贷款参与主体
过桥贷款一般有三个参与主体,一个是企业或者个人,这是借款的主体;
第2个是银行或者其他信贷机构,但目前真正愿意做过桥贷款的,基本上主要针对银行贷款,其他民间借贷很多公司不愿意做;
第3个是过桥资金出资方,过桥贷款就要有一个过桥资金,这个过桥资金可以是一些担保公司,也可以是一些普通的企业,关键只要大家要能找到这个钱,别人也愿意出。
2、过桥贷款的好处。
过桥贷款如果顺利,无论是对于借款人还是对银行或者担保公司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对于借款人来说,借款到期没法正常偿还,通过过桥之后可以正常偿还银行的贷款,避免出现逾期和罚息,也避免企业的流动资金受到影响。对银行来说,企业通过过桥贷款避免出现逾期,从而也可以减少银行的坏账;而对于担保公司来说,他们做过桥贷款也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所以大家都很高兴。
二、过桥贷款是什么,有什么风险?
; 近来,不断听到有关过桥贷款的事件,相信也有很多朋友不理解过桥贷款,那么,今天就来介绍下过桥贷款是什么,有什么风险?
一、过桥贷款是什么?
过桥贷款又称搭桥贷款,银行借款人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融资的方式筹措资金归还给银行,然后再从银行拿到新贷款去偿还这笔融资贷款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弥补借款人所需融资的时间缺口。过桥贷款是一种过渡性的短期贷款,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
二、过桥贷款有什么风险?
1、企业的经营风险
对企业来说,过桥贷款的融资成本太高,虽然可以缓解燃眉之急,但是由于其时间短,预期年化利率高的特点,融资成本会进一步增加、还贷压力也会变得更大。据调查显示,过桥贷款的月预期年化利率一般在2%-4%左右,背负如此高的贷款预期年化利率,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支撑不住,对其经营会造成负面影响。
2、企业的资金流断裂风险
现实生活中,过桥贷款大多发生在小微企业身上,本身资金周转不灵的企业,因为背上过桥贷款的高利息,资金流动性将大打折扣,一旦银行抽贷,很容易发生资金断裂风险,企业因此走向破产、倒闭境地的不在少数。
3、银行员工的道德风险
当前一些银行机构的客户经理更关注完成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业务营销任务和信贷风险考核指标,银行员工从过桥贷中获取私利,这是纵容了“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
4、银行信贷风险
过桥贷款滋生了一系列灰色融资产业链,有的地方有以民间融资为主业的各类投资、担保公司2000余家,造成实体经济融资的恶性循环。
三、过桥贷款是什么意思? 风险又有哪些?
有朋友问我什么是 过桥 贷款 ?过桥贷的风险是不是也会很大呢?其实过桥贷款是一种短期贷款,主要用于短期的资金缺口,比如企业的上笔贷款快要到期,银行要求其先还了该笔贷款才能再贷,这时就需要一笔资金进行短期周转,企业借的这笔周转资金就是过桥贷款。就如蔡成功,以股权质押从山水集团拿到的那笔钱用来进行周转,该笔钱就起着“过桥”的作用。
在企业经营中,过桥贷款是比较常见的,但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1.经营风险
蔡成功从山水集团借的这笔过桥贷款,利息就高达120万,可见成本有多高。而且,过桥贷款金额越小、期限越短,利息越高,这给企业经营也将造成压力。
2.金融风险
过桥贷款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利益,同样那蔡成功这事来说,他的这笔过桥贷款既涉及到大风厂的利益,也涉及到山水集团、银行利益。所以,一旦企业出现无法还款的情况,将导致一系列的金融风险。
四、财务上说的“过桥”是什么意思?
过桥一词,完整的应该为过桥贷款。
过桥贷款,早年遇见的比较少,这两年,随着经济形势的下行,在银行业遇到的过桥贷款现象越来越多。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进行分析:
什么是过桥
举例:A企业2017年6月1日,在建行贷款了1000万元,期限一年,一年后2018年5月31日,该笔贷款到期。这时候A企业经营出了点问题(比如应收款没有及时回收),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归还给银行,怎么办?有三种处理方式:
1、建设银行强行收贷,直接让A破产倒闭,这样银行多了一笔不良贷款,A也完蛋,双方互伤,都是输家,这是银行与A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此只要A还有希望,银行就不会这么做。
2、银行发行一笔新的贷款给A,让A用来偿还旧的这笔贷款,这种形式叫做借新还旧,借新还旧按照人行的规定,这笔业务的五级分类为关注类;对于银行来说,关注类的贷款要计提的拨备准备金比较高,影响银行可贷的资金量;对于A企业来说,关注类贷款会体现在征信报告里,如果A在其他银行有贷款,他行看到建行分类为关注,会认为A出现问题,进行收贷或者压贷或者也下调分类,这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而且分类为关注,对于A以后要新增也困难,因此这个不是在迫不得已也不会使用。
3、过桥贷款,因为A企业是有正常经营能力的,可能只是应收账款没有都及时回收,导致没有足够的款项按时偿还银行贷款,但对于归还利息还是很轻松的,因此,A会去找一家有资金的企业比如B,让他打款1000万元,归还银行;然后银行重新续贷一笔1000万元的贷款给A企业,A再把这笔款项及使用天数的利息归还给B企业。这就叫过桥资金。过桥对于银行来说,贷款仍为正常类,对于A来说避免倒闭或者风险分类下调,对于B来说赚到一笔不菲的利息,三者互赢,故而,使用面远比前两者多。
过桥的风险
早期使用过桥续贷是有不少风险的:
一是银行反悔,收回贷款后,不再重新续贷,这样A与B就纠扯不清了,银行了然一身;
二是A企业本身快不行了,只是对外包装的还可以,因此银行续贷后,A企业直接把钱卷款跑路,这样对于银行和B企业都是损失了;
三是B企业是高利贷,甚至是套路贷,A企业本来还好好的,被这个套路贷给坑死了。
因此,现在在不良贷款较多的地方,很多地方政府都直接设立应急周转资金,如果企业资金出现临时周转困难,可以向政府应急办申请,由应急办、企业及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应急办把钱直接打入银行归还企业的欠款,银行必须承诺续贷,续贷资金直接归还应急办,且应急办的贷款利率很低,这样对于三方都有好处,银行减少不良,企业周转过来,地方金融稳定控制住。
也就是中介代偿再贷款。
比如,甲企业欠A银行贷款500万,即将到期但资金紧张,暂时归还不了。如果逾期,甲企业的企业征信将出现不良记录,今后再请其他银行贷款就很难。而A银行本身也同意甲企业再贷款一年,但银行规定必须是甲企业先还款再贷款出来,所以A银行不能先发放另外一笔贷款给甲企业来归还原贷款。如果如此,那就是借新还旧,表示甲企业没有充足的现金流,这将导致甲企业的信用评级降低,准予授信额度将大为低于500万元。同时,其贷款利率也将被大幅提高。
因此,90年代后期新世纪初,流行起甲企业通过第三方担保请B金融机构发放临时贷款,先予归还A银行贷款,办理A银行新贷款后归还B金融机构的临时借款,这个过程就是过桥。而B金融机构就在充当中介角色。
如今,金融业发达。办理过桥贷款的金融机构很多,不再限于银行信用社。很多金融公司贷款公司财务公司也做这个业务。
去年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可以说就是“一笔过桥贷款引发的血案”,整个故事就是以一笔过桥贷款展开的。在剧中,达康书记的老婆欧阳菁是汉东省京州市城市银行副行长,她通知大风厂老板蔡成功,要求其归还京州商业银行的6000万贷款,但是承诺,大风厂归还贷款的6天后,京州商业银行就可以给企业进行续贷,再借6000万给大风厂,但是需要6天时间走个流程。蔡成功手头里一时当然拿不出6000万,无奈于是只好把大风厂的股权质押给山水集团的高小琴,并许以日息千分之四的超高利率借款6000万。
这6000万就是我们说的“过桥贷款”,为的是能够续上6天空档期,让银行能完成收贷——放贷的过程。然而,6天之后6000万没有下来,大风厂面临被高小琴吞并拆迁的命运,剧情由此展开。
其实京州商业银行这就是一种抽贷行为, 众所周知,银行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很多银行看到企业出现了一点经营困难,为了自己放出的贷款不坏账,往往会以各种理由要求企业归还甚至提前归还借款。就像剧中的欧阳菁,后来她自己解释是归还贷款后银行的风控发现大风厂已经到了倒闭边缘,所以没有给大风厂贷款,听上去好像合情合理,但毫无疑问这次抽贷成了压垮大风厂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银行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失,忽悠企业也是常有的事。剧中的人物冲突也就此展开,蔡成功认为欧阳菁是跟高小琴合谋骗取了大风厂的股份,而欧阳菁则坚称不给大风厂续贷是因为抽贷后银行的风控发现了大风厂的经营问题,上演了一幕“罗生门”。
过桥贷款的利率一般很高,目前市面上千一、千二一天是非常普遍的,千二一天什么概念,相当于年化72%的高利贷,就是说你借别人100万,一年的利息明年要还172万。而人民的名义中蔡成功跟山水集团借的过桥贷款利率高达千四,年化的话就是144%,一年的利息就远远超过本金了。很多时候企业自己的经营当然还不上这么高的利息,不停地借新还旧,最后成为旁氏债务,结果越滚越多,直到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彻底枯竭,企业轰然倒塌。
过桥贷款很多时候就是饮鸩止渴,很多企业到了借过桥贷款的时候可以说往往已经是命悬一线了,现金流在崩溃的边缘。但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没有太多的渠道,也给了很多放高利贷的人获利的空间。
五、银行贷款过桥什么意思?
银行贷款过桥,是指很多企业从银行贷款到期之后,没法正常偿还,所以只好到外面垫资人或机构找一些资金,把原来的贷款归还进去,然后等贷款机构重新审批,把钱贷出来再用于偿还外面垫资机构的钱,从而起到延长贷款还款期限的目的。
你好,过桥贷款都有共性的背景,那就是企业暂时还不起银行这笔到期的贷款。
我们要知道,企业与银行的贷款都是有期限的,到期还不上的时候,过桥贷款就会产生了。
一、到底什么是过桥贷款?用案例给你做个解释
A企业,在2019年6月1日,向建设银行借贷了1000万,期限就是1年。到了2020年5月31日,这笔贷款到期,可是A企业经营的应收款,由于客户拖欠,没有足够的资金归还银行,A企业还怎么办呢?一般会出现3种可能性:
1、建设银行直接强行收贷,A企业面临破产的命运,最终银行也是多了一笔不良贷款,可以说,这种结局就是双输的。如果A企业只是应收款问题,还有希望,一般银行不会这么做的。
2、建设银行再发一笔新的贷款给A企业,用来还清这笔旧的贷款,这种也叫借新还旧。不过如果这么做的话,按照人行规定,就会被列为关注类。对银行来说会影响到可贷款的资金量,对于A企业来说,其他银行看到这个企业被列为关注类会引起连锁反应。可见,这种情况在必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使用的。
3、使用过桥贷款。因为A企业的经营能力还是正常的,无非只是应收款出现问题而已,只要过半年还上这笔贷款是很轻松的。那么A企业就要找另外一家更牛逼的公司B,向B借款1000万先归还银行,然后银行继续放贷1000万给A企业,然后A企业把这笔款项使用天数的利息还给B企业,这就是过桥资金。
可见,使用过桥贷款,对于银行来说,还是属于正常放贷,A企业避免了倒闭或风险分类的下调,对于B企业同样是赚到了一笔利息,可以说达到了三赢的局面。
二、使用过桥贷款的方式,也是存在风险的
如果银行突然反悔了,收回贷款后,不再续贷给A企业,这样的话,估计后续A企业与B企业就会有一连串的纠纷产生。
或者A企业本身也会存在经营风险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对外包装形象良好而已,后面银行继续续贷给A企业后,A企业知道还款无望,直接携款逃跑,最终银行和B企业都要面临巨大的损失。
当然,B企业也有可能是属于高利贷,甚至就是套路贷,而A企业陷入这种困境中,本来好好的企业,可能就会直接被冷死了。
总之,过桥贷款的确是企业在银行还款到期时一种很好的方式,不过这里面会涉及到三角关系,如果其中一方出现问题,均会导致各种连锁反应的风险。
欢迎关注“ 财经 百家讲堂”,更多精彩内容给你呈现,谢谢。
呃,这个涉及到以前....
所谓过桥,就是中介融资贷款。
简单说,A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在B银行的一笔较大金额贷款暂时无法偿还,因贷款逾期会导致A企业在人行征信出现问题,此后企业信誉下降,利息增加也会引发财务成本上涨,所以需解决贷款问题。
以前,银行可以用借新还旧方式,但银行贷款管理正规化之后,企业借新贷款还旧贷款方式会显著影响新贷款审批,毕竟企业拿资金还贷款能说明资金充裕。
谁能借一大笔钱给A企业呢?
最初是地方政府出面,与B银行约定用财政款项、地方信用社、其他企业筹集资金方式来帮A企业还款。
后期,金融管理逐步正规化,这些方式就不能再使用,一些中介机构如担保公司、金融公司、财务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应运而生。
这些第三方公司会寻求B银行出具承诺,约定自己贷款给A企业,资金必须专项归还B银行。之后若干时间内,B银行须再次贷款规定金额给A企业,所涉及资金也必须专项归还给自己。
这个过程就叫过桥。第三方机构赚的则是中间这个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