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未履行怎么办
一、未履行合同如何承担责任 1、未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对方可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2、迟延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应当支付该价款或者报酬的逾期利息; 3、不履行非金钱 债务 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 ①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②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③ 债权人 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4、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 违约责任 ,对违约责任约定不明确,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物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或者退货等。 二、双方违约怎么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未履行怎么办 在双方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情况下,如何划分、确定双方的违约责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双方违约时,一般情况下根据各自过错大小按比例承担违约责任。从司法实践经验来看,按照下列方法划分双方违约的各自责任: 如果能确定双方各自过错的大小,则按各自的过错大小承担责任,即过错大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主要的违约责任,过错小的另一方当事人则承担次要的违约责任。 双方过错相当,或者不能确定双方过错大小的,双方平均分担违约责任。由上可见,在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下,要划分双方的违约责任关键在于确定各自的过错大小。法律对此并没有进行规定,这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分。在确定各自的过错时,需要综合考虑有关因素来判断,这些因素主要是: 1、过错种类。即当事人的过错是故意还是过失,故意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不同种类的过错,由此产生的责任也不一样,如故意比重大过失严重,重大过失比轻过失严重。 2、违约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在其他条件相同或者相近时,哪方当事人先违约,哪方当事人就应负主要责任;后违约的,负次要责任。 3、违约的次数。违约次数多的,应负主要责任。 4、违约的严重程度。违反合同主要条款的,应负主要责任。 5、后果的严重程度,即当事人违约造成的损失情况。 6、违约的原因,即当事人是在什么情况下由于什么原因而违反合同规定。 7、其他有关实际情况。当然,如果双方违约都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免责原因所致,那么,可根据情况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双方的违约责任。
二、合同无法履行怎么办
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可以解除合同。且若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当根据不可抗力的具体影响力,部分或全部免除违约方责任,若因违约方个人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三、签了合同违约了不履行怎么办
1、未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对方可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2、迟延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应当支付该价款或者报酬的逾期利息。3、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约定不明确,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物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或者退货等。
法律分析
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订立后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当事人出现先期违约行为,对方可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制度。预期违约有两种表现形式:1、默示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违约方式。要追究默示违约方责任的,守约方须有确凿证据证明对方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2、明示违约,除默示违约外,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将不履行合同的行为也属预期违约,这种情形被称为明示违约。明示违约的举证关键在于证明对方当事人曾有明示不履行合同的表示,包括书面证据和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词等。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签订合同后不履行合同这样的情况,未违约一方的当事人应当知道自己有要求对方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四、合同无法履行应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无法 履行的合同 ,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如果造成 合同无法履行 的原因系一方的过错,则过错方应承担相应责任。《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 可以解除合同 。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向 调解委员会 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约定了仲裁条款的,可以向仲裁委机构申请仲裁,也可向人民法院 提起民事诉讼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八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 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五、合同无力履行怎么办?
合同无法履行 ,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如果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原因是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过错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如果是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无法履行,则可解除合同,双方互 不承担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 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 不能履行合同 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