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收公司合法吗?

讨债公司的经营范围在法律上不被认可:目前注册的“讨债公司”一般以信用征信公司为名,处理次级债务,属于法律上的债权转让问题,是合法的一般来说,他们也不叫讨债,叫“商账催收”,受托帮忙讨债的人即“商账催收师”。

委托他人讨债是否合法:他人能否拿着自己的欠条及委托书去帮自己讨债?我认为,在民法领域,法无禁止即自由。虽然受托人与欠债人之间并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但受托人持有债权人的委托书,说明其持有的“借条”等债权凭证有合法的来源。因此,委托他人以合法的方式帮自己讨债,并不违反法律规定。

委托合同约定的部分条款是否有效:在委托讨债的合同中约定“商账催收不能使用武力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讨债,如有这样的行为则与委托人无关”此条款的效力如何?律师认为,委托合同中虽有这样的约定,但并不能完全摆脱因“以非法讨债给债务人造成伤害”的法律责任。

拓展资料:

催债公司是专门为某些机构或个人催讨欠债而成立的公司。其中一些公司为了催讨的业务,往往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手段。2012年10月29日,南京多家银行在述职评议活动中,公开承认与第三方催债公司合作向市民追债,银行的管理体系、个人诚信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参考资料:

催债公司-百度百科

二、那些催收公司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

属于违法行为的催收:

1、恶意短信、P图群发

这种行为属于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情节严重者将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2、泄露私人隐私

尤其以爆通讯录最为普遍,个人隐私、信息不可侵犯。爆通讯录。假如催收人员只是提醒你快点还钱,并且一天控制在3次之内,这是合理的催收行为。但是,催收人员如果收集借款人亲友的电话号码以及住址等,之后一直电话骚扰,这也是暴力催收,借款人是可以跟监管部门反馈的。

3、施暴殴打

打架斗殴是要承担行驶在责任的,这种暴力手段与黑社会行为无异。

4、擅闯民宅

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上门催收,并强行闯入借款人家里。

5,半夜三更打电话。当你逾期后,催收人员为了追回欠款,通常都会半夜打电话给借款人,给予借款人极大的心理负担。值得一提的是,此类情况若是一直存在,完全属于暴力催收的一种,借款人可以保留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6,软件电话轰炸。如今,骚扰软件数不胜数,只需一点钱,就能够设置次数等,长时间对借款人打电话进行骚扰。要注意的是,上述行为也是暴力催收的一种,大家也可以保留证据,在必要的时候直接举报该平台。

逾期者遇到这些违法的催收行为,可以选择报警,但是结果是催收者不再骚扰你,你也应履行自己的还款责任,至少将本金和合法利息偿清。

三、催收公司合法吗

催收公司一般合法。催款公司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就是合法的,催款公司进行债务催收的时候,要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暴力讨债。采取暴力催收的公司,属于违法公司。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 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七条 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 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四、第三方催收公司合法吗?

第三方催收公司现在都是以其他比如金融咨询公司此类注册,绕开监管,来经营催收业务,主体是合法的,但是相关催收行为不规范。

当下形势

就目前来看,国家虽在注册债务催收机构方面并未明确放开。但结合实践来看,国内金融机构向外部专业机构发起委托的时间相对较早,任何人和任何机构都可以从事第三方债务催收业务,这导致了整个行业鱼龙混杂,债务催收进程中也极易引起恶性事件,最终对整体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行业因此混乱、市场秩序也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国家曾多次出台规范性文件,禁止设立讨债公司,虽然讨债公司的设立并未获得允许,但部分企业尝试以催收客户服务、商账管理等作为经营范围并顺利完成注册工作,进入债务催收行业,其中大多数以金融服务、资产管理等公司匿名进行。如此,法律禁止设立讨债公司的规定即被完美规避,国家也难以逐一明确企业实际业务内容。

民间借贷的第三方催收行业以匿名方式大力发展催收业务,且公权力往往对此也一无所知。除设立公司外,非公司形式的松散团体也被设立并用于催收债务。公权力对此方面更是毫不知情、也难以进行管理。因在行业准入制度方面尚未形成规范化资格认定,诸多不合法的民间借贷第三方债务催收机构大量存在于我国市场上。大部分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现象较为常见,部分催讨活动存在涉黑行为。

部分带有此种性质的机构借助债务催收的名义,采用不合法手段进行债务催讨,债务人、亲属等面临严重的人身安全危害。在新闻媒体片面报道、传统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认为债务催收行业等同于暴力、黑道组织,导致诸多规范且符合法律的催收机构也备受大众歧视。债务催收机构尚未明确其法律、市场地位,债权人正当权利受此影响难以高效施行,债务人也难以全方位履行义务,导致催收机构无法正常开展相关工作。

现有法律法规的限制

现有立法规制过分专注银行等金融机构我国用于债务催收规范的法律多分散存在于刑法、合同法、民法等。当催收行为不当时,多以债权债务的合同法层面为切入点,通过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主张违约责任来救济,法院基于《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相关条款,对财产、人身安全等受到损害的被侵权人权利予以救济。催收人员的侵权行为若情节相对较轻则形成民事侵权,若情节相对严重则依照刑法承担一定刑事责任。而在适用法律方面,包括北京等在内的司法机关纷纷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严惩债务催收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关于商业银行“催收外包”的有关法律法规,2009 年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文件中,仅提出银行委托给第三方债务催收机构时需尽到审慎注意义务以及银行需承担被催收人因催收遭受侵权损害时的法律后果,其内容不够全面具体。即便是商业银行催收外包这一相对规范的领域,已有法律仍未能够细致规范催收行为,也需要多个法律法规共同发挥作用。

五、第三方催收公司合法吗

第三方催收公司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就是合法的。催收公司也叫讨债公司,不仅是民间贷款机构会用,很多银行金融机构同样也会信铅把欠款外包给这些公司,因为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金融公司处理相应的逾期债务。所以,第三方催收公司是合法的。当然前提是催收手段不违法,毕竟他们的目的是尽快追回逾期债务,最好是保障全额的追回。催收公司并不是所有烂账、呆账都会接,与金融机构签订合同的时候,会根据逾期时间、逾期金额、逾期次数、征信情况来分级,难度越大的佣金越高,而刚逾期不久、金额比较小的则相对更容易催收。法律依据:《公司法》第六条 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腔坦改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伍判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