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桥垫资算非法放贷吗?
对信贷行业的朋友来说,过桥贷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过桥贷款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贷款到期了没能力偿还,然后就找第三方公司先把这部分钱给还了,银行(或者其他信贷机构)再给企业续贷,续贷所发放的钱用于偿还这些第三方公司的资金。
过桥资金的存在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避免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这对于维护企业经营稳定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在现实当中,过桥贷款到底合不合法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目前我国没有哪条法律规定过桥贷款是违法的,但是过桥贷款本身的利率又超过了民间借贷利率本身的法律界限。
之前我国对高利贷的界定是两线三区,也就是24%年以内算是合法的,24%~36%属于自由利率,超过36%的部分属于高利贷。
而前段时间最高法院对高利贷界限进行修改,修改之后高利贷的界限是一年期银行LPR贷款利率的4倍。
目前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是3.85%,4倍就是15.4%,这意味着如果民间借贷利率超过15.4%,就可以认定为属于高利贷 。
但是目前过桥贷款的利率要远超15.4%的水平,过桥贷款一般都是以短期为主,期限在3天到10天不等,日利率一般在1‰~5千‰不等,大多数地区都是在日息2‰左右,折算下来年化利率高达73%。
73%的利率不论是按照旧的规定还是按新的规定来看,都属于高利贷的范畴,既然是属于高利贷,那么超过15.4%的利率部分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
另外这些过桥贷款本身就是以发放信贷为目的,针对的客户都是一些不特定的群体。
而根据目前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 社会 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具体来说,民间借贷公司构成经营罪的有几个特点:
1、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
2、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
3、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的;
4、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5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150人以上的;
从目前各大垫资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基本上都符合以上几个特点,如果按照法律规定,他们就构成非法经营罪。
但在现实当中,我们是很少看到这些垫资公司被起诉到法院,并被判非法经营罪的,实际上目前我国一些监管部门对于垫资公司都处于一种默认的状态。
为什么要允许这些垫资公司存在呢?其原因是目前我国有很多中小企业,从银行借到款之后,到期都有可能没法正常偿还,如果银行强制他们还款了会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这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一直以来我国监管部门都鼓励银行不要抽贷、断贷,比如2018年8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通知提到,对符合授信条件但遇到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继续予以资金支持,不应盲目抽贷、断贷;按照市场化原则满足融资平台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但对银行来说,企业贷款到期没法正常偿还,潜在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即便银行允许他们延期了,但期限也不会太长。
这时候过桥贷款就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由这些过桥贷款公司帮企业还清贷款,然后银行再给企业继续放贷,这样就可以避免企业出现断贷抽贷的情况。
因为过桥贷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过桥贷款属于违法行为。
但是我国监管部门有明确规定,严禁银行工作人员通过内外结合参与到过桥贷款当中,如果银行工作人员参与过桥贷款并从中牟利,那就构成违法犯罪行为了。
过桥垫资,一直是“灰色地带”,及不犯法,又是犯法。为什么这么说呢?2019年以前,属于民事调整范围,之后,对非法贷款条例做出了修订,大致为非法放贷不仅违法而且构成刑事犯罪中的非法经营罪。2020年,高利贷利率也做了相对调整,修改之后高利贷的界限是一年期银行LPR贷款利率的4倍,现在大约为16%左右。
过桥垫资的利率有多高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过桥垫资是怎么一个事情,过桥垫资是一种短期资金的融通行为,期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以临时周转为主,一般期限较短,几天、几周、几个月的时间,达到资金贷款之间的衔接,先垫资替代贷款或者其他方面的资金,然后再用长期资金替代过桥资金,是一种短暂需要资金的垫资行为。
当然了,因为时间短,需要资金一方又迫切需要资金,所以一般过桥垫资的利率以日利率计算,现阶段普遍在1‰-5‰不等,大多数日息在2‰左右,折算下来的年化利率大约73%左右。
按照现在年化16%以上的贷款利率就算高利贷,过桥垫资已经算是高利贷行为了。不过,由于其的特殊性,这种方式的“高利贷”也是一直存在,屡禁不止。为什么这么说呢?
前些年,还在做生意的时候,就经常有朋友致电帮“过桥”,有些关系好的,能帮就帮了一些忙。因为一些企业的资金周转,很不稳定,这与规模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企业在生产之前,或者是扩建的时候,都会向银行贷款。而贷款部分一般的年限并不上,要么一年、要么三五年,而在生产的时候或是扩建的时候,经常出现延期的问题,所以导致回款也会延期。这样的情况,中间又有贷款,暂时又还不上,也只能是过桥垫资先还款,再将资金贷出来了。
虽然,按照年化利率计算,属于高利贷,但,市场确实有需求,算是“灰色地带”吧。
这是一个专业的好问题,事实上过桥垫资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究竟算不算非法放贷值得大家探讨。
过桥垫资是一种超短期的过渡性贷款, 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比如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个人住房买卖中的赎楼贷,代还信用卡等等。其中,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过桥最好典型。
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意见》明确了不具备相关金融贷款资质的企业和个人涉嫌非法经营罪的量化标准:年利息超过36%,2年内累计超过10次,放贷金额累计超过200万。
对比《意见》,过桥垫资的业务特点很尴尬,事实上属于非法放贷的居多。
1、 垫资方的资质。 因为过桥垫资时间短并且事先没有明确的资金使用期限,银行以及正规贷款公司在快捷灵活方面远不及民间机构和个人。 目前垫资方基本以民间机构或者个人为主,基本 不具备相关金融贷款资质,属于民间借贷的范围。
2、 利息。 过桥垫资业务中双方约定的资金费用事实上就是短期贷款利息。过桥垫资时间很短,一般是按天数来计算费用,基本在每天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之间,低于千分之一的或者高于千分之三的也有,但比较少见。按每天千分之一计算,年利息就是36%了,已经到了《意见》规定的最高限,也就是说,只要日费用超过千分之一的过桥垫资都是不合法的。
3、放贷的频率。 资本都是趋利的,过桥垫资因为是超短期,往往不超过7天,甚至三天,一笔垫资业务结束后,资金不能闲置,就得再寻找下一笔业务,以一年累计下来,一般放贷次数远远超过10次。
4、放贷的规模。 过桥垫资的金额大小都有,小到信用卡代还,大到企业贷款动辄几千万几亿,事实上大都远远超过200万的累计限定。
对比以上几条,就可以发现,只有一种方式可以合法,那就是:领取小贷或典当牌照,每笔业务费用不超过每天千分之一,每笔业务额度不超过注册资金的10%,但新的问题就来了,由于过桥垫资属于超短期纯信用的贷款,期限短风险高,如果完全遵照这些限定,资金就失去了动力,积极性必定大打折扣。
但过桥垫资是现实的需求,从积极意义看,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人保持现金流的稳定,使贷款得以循环起来而不至于资金链断裂。因为是超短期的借款,一般是按天计算费用,好在期限短,总费用不算高,只要顺利过桥,企业能够承受也愿意承受。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银行贷款过桥,山水集团提供5000万过桥资金,日息千分之4,用了6天,付出120万,折算月利息12%年利息都到144%了,就这样大风厂蔡老板还感激不尽。
一方面是确实有大量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相关法规的限定,由此,过桥垫资业务事实上一直处于灰色地带。
这个结怎么解?还得从金融扶持政策层面找方法。
1、提倡银行等金融贷款机构在企业或个人贷款到期时直接续贷,也就是贷款到期后不用倒贷直接办理续贷手续,如果直接续贷能够真正落实到每笔贷款, 那将是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福音, 大多数过桥垫资业务也就失去了市场需求,是从根上面解决了问题。
2、 提倡 成立过桥垫资专业基金。由行业主管部门、园区管理机构等设立过桥垫资基金,免息或低息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贷款过桥垫资。
过桥垫资,本质上应该算是一种短期的过渡性贷款,日常使用极其广泛。比如,借钱给企业代还到期贷款,购房先行垫付赎楼款,信用卡代还等行为,都属于过桥垫资的一种表现。其中,企业贷款续贷中,使用过桥垫资最为频繁和常见。
过桥垫资是否违法,关键得看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利率的高低
第二:过桥资金经营模式,具有明显非法放贷的特征
2019年10月21日,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其中明确了对企业和个人涉嫌非法经营罪的量化标准:
以上这几点,过桥资金几乎每一条都踩了“红线”。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如今的过桥垫资,本身肯定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
可目前,过桥垫资依旧处于灰色地带,基本处于“民不追、官不究”的状况。
一些银行为了尽可能减低放贷的风险,对于企业到期贷款,往往要求“先还钱、后续贷”。而中小企业,本身经营就很困难,为了生存、为了获得银行续贷,不得不临时借用过桥资金。
这些资金,尤其期限短、需求急,其年化利率必然是比较高的。但为了能顺利从银行续 贷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与企业生存相比,支付几万元过桥资金成本,还是“很划算”的,这或许也是很多企业无奈之下的选择罢了!
什么是过桥垫资?
其实过桥垫资就类似于中介机构,只不过其中间的产品为——资金。
举例: 张三目前经营着一家对外贸易公司,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企业海外贸易业务大幅度下降,企业资金周知出现紧张的情况,无力按时归还在银行的融资款1000万元;张三经朋友介绍,找到了经营着一家金融公司的李四,李四的企业资金较为充足,这时候张三找到了李四临时周转了1000万元用于归还银行的贷款,然后银行给企业续贷后,张三再把这续贷的资金以及临时周知的利息归还给李四。
拆借——归还——续贷——还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过桥垫资,为什么叫做过桥,简单的理解就是李四为张三搭了一座桥保证张三顺利渡过难关,所以叫过桥。
是否非法放贷?
目前没有任何的法律认定过桥垫资属于违法行为,过桥垫资本意其实也不算是放贷,而是临时间的周转拆借,甚至部分第三方中介公司为了避免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比如上述张三卷款潜逃或者说张三归还后银行不予续贷),会要求与借款人及银行签订三方协议,确保银行的贷款发放后流转至李四的账户里。
此外在部分不良贷款高发的地区,地方政府甚至直接组建这类应急资金周转公司的用于帮助企业续贷(政府的企业收取的费率远远低于个人企业收取的费率)。所以说过桥垫资应该还算不上违法放贷!
过桥也是一种借贷,利率在国家红线内,就是合法的。
实际过桥都是按天算息,一般千1到千3一天不等,看行情,如果算到月,利息肯定是超过3分的。但是过桥一般时间都比较短,几天,10多天,我觉得这是一种好的工具吧。借贷人无法偿还贷款,需要找资金过桥续贷,这其实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好事情。减轻了贷款逾期率,具体问题会酌情考虑吧,看法官怎么认定。
不然,要是没有了这种过桥贷款,贷款逾期率应该会上升,也不见得什么好事吧。最好是办理相关放贷资质,再来从事这个业务,规范哈民间借贷的风险。
过桥垫资,只要其公司是有金融贷款资质的,其行为都是合法的。但是一般过桥垫资的利息都是高于年化36%的。所以,这个就看你自己的需求了。
不超过法律允许的利率即为合法;作为长期的业务经营,需要相应的金融许可。
对那些,职业放贷人,虚假诉讼,高利贷,套路贷,就该严厉打击,一旦发现就应该,没收所有非法所得以及涉案财产,按涉案金额量刑。这些人才是影响 社会 安定的主要不良因素。
目前市场上过桥垫资通用的持牌机构为小贷或者典当,这两个牌照准入不高,操作简单。个人放贷会有汲刑风险。
二、银行过桥业务违法吗?如何判断?
银行过桥业务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
过桥业务这个说法,是在“贷款人在银行贷款到期后无法还清”的前提下产生的,在经济下行时期,一些闲钱很多的人(或公司、团体)发现了这个情况,便设想了这种“我替你还款,贷出来之后立即还给我”这种“桥梁式过渡业务”。
也就是说,提供“过桥资金”业务,是银行之外的有钱人制造出来的。
过桥业务违法吗?
泛泛而言,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从事这种业务是不违法的。
但前提是,你不能有任何违反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如利率限额(超36%不受法律保护),资金来源(是否合法、是否涉及违法吸收公众存款)等。
甚至在遇到意外“桥断了”(本以为银行贷款归还后很快能在此贷出,但,银行收贷后“断贷”,不再放款了),你是否涉及“暴力催收”。
从过桥业务的实际操作来看,本质也就是相当于“你借点钱给我用些天,等我过几天来钱了就还你”,这种普通的民间借贷。只不过有区别的是,借贷的钱用途是很特别而已。
如何判断过桥业务是否违法?
目前来说,很难“事先判断”。因为 “不受法律保护” “违法”
我们说,“年利率超过36%”的借贷不受法律保护,并不是指“你参与了借贷给钱的人就违法了”——这有本质的区别。
“不受法律保护”的风险在于“一旦产生纠纷去打官司,法院可以不受理”或者说“对超过36%的部分不认可”。并不是说:“所有收过利率超过36%的放款人一定回去坐牢”。
——否则,要真是“触及了就会犯法”,那意味着“你找朋友借了10万元,突然一年爆赚100万,给他20万回报”朋友接收了你的20万一定得坐牢,这不很扯么?
所以,站在法律的角度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当下并没有任何法律条文有如下意思表达“民间借贷利率超过36%,放款人当处3个月以上监禁”, 也就是说,过桥业务实质是一种民间借贷,只要双方没有实际违法的行为发生,那么是很难判定是谁、触犯了什么法律的。
过桥业务其实质也是借贷的法律关系,法律锦囊认为过桥业务是否违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参考:
① 利率 。过桥业务的贷款利率若是超过了年华36%,其行为就是违法的,民法典已经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行为。若是利率超过年华36%,超过的部分无效,并需返还给借款人。
②放贷主体。过桥业务的放贷主体, 其一 , 是有放贷资质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小贷公司,这属于经过家批准的放贷主体,具有放贷资质, 一般问题不大。 其二 , 民间借贷,自然人放贷,也就是民间常说的“职业放贷人” 。若是此中类型,其法律风险就会比较大。参照非法放贷刑事若干问题意见, 职业放贷行为,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
而一旦被认定为职业放贷人, 首先,民事方面 ,其其放贷行为会被认定无效。 其次,行政方面 ,构成非法经营行为,或面临行政机关的处罚与取缔。 最后,刑事方面 ,若再后高利率的行为,和一定的放款量等情形(具体可参照非法放贷刑事若干意见),有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③因此,过桥业务是否违法可以从上述几点进行判断。若是涉及过桥业务,你可以着重看下对方的利率和放贷资质两方面。别一不小心被套路,被骗之类。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法律森林”,用法律之矛,为权利而斗争!
银行自己本身没有过桥业务一说,如果银行短期需要自己会做同业拆借。
一般认为的银行过桥是指在银行贷款快到期的客户,资金比较紧张,还的起利息还不了本金,银行不想出现不良,客户不想出现逾期。
贷款到期前客户再申请下一笔贷款,从外部借来的资金用于偿还上一笔贷款的本金,再用下一笔贷款来还外部拆借的过桥资金。
这个业务其实就是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的业务。过桥的资方要重点关注,借款人有没有拿到下一笔贷款的批复、诉讼、查封,还有就是要控制好借款人的证件手续,保证下一笔贷款顺利指定还给过桥资方。
在经纪下行周期的大环境下,这类业务时有发生,风险也比较大。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成立了不少转贷基金。
在各类正式出台的文件里面,几乎见不到“过桥”这个提法,不过这个词汇的发明可谓是很贴切,很形象。下面我将从一位行业管理者的视角来分析银行“过桥”业务,与大家一起探讨其合规性。
首先,还是给出答案,然后再作具体分析。这类业务是“违法”的,约束这类行为的法就是商业银行法。
过桥,这个词汇的形象之处就在于它是搭载在两笔业务之间,期限很短,起到一个短期限、短距离连接作用的业务。就像架在山谷中间的小桥一样,没有它的存在,前后两笔业务就无法连接在一起,形成天堑障碍。
比如:某客户的一笔贷款到期无法归还,但迫于各种原因,银行又无法为其办理展期、续贷、借新还旧等业务,转而采取借用第三方身份办理一笔等额短期贷款,或者以表外业务的方式提供短期融资。待客户用这笔短期融资将前期债务还清之后,再为其重新办理一笔新业务归还“过桥”垫资,以实现业务的延续(更多时候是风险的掩盖或者缓释)。前后两笔业务之间的业务就叫“过桥”业务。
银行能为客户办理“过桥”融资,背后一定有其动机,有些是出于正当目的,当然也有一些是出于无奈的原因。但大多数时候,“过桥”的做法都有延缓风险或者套利的因素在里面。
就拿常规的“过桥”贷款来说,如果常规的展期或者无还本续贷这类业务都不能续作了,那么这样的客户基本也就没有继续提供支持的必要了。但是为了不让实质风险浮出水面,“过桥”业务就应运而生了,钱还是那么多钱,客户还是那个客户,无非就是用新业务将旧业务的期限拉长了而已。
一笔贷款是划分为“正常类”还是“不良类”,不仅仅是监管指标和报表是否好看那样简单。其背后的拨备资本计提、坏账损失准备、大额风险暴露等等一系列的负面反应都会接踵而至,银行有一句话叫做“一切都是不良惹的祸”。
银行的“过桥”业务不单指信贷业务,理财、承兑、信用证、保函等表外业务一样存在。比如理财产品因底层资产出现风险,以滚动发售新产品对接、用表内贷款临时过渡、用表内贷款承接承兑垫款等,都可以看作是“过桥”。
只要是银行办理“过桥”业务,其背景一定是不真实的。譬如,没有哪个银行会将“过桥”贷款的用途直接约定为“过桥”,其他业务也是一样。为了形式上的合规,一定会与客户虚构一个看似合理的交易背景,以规避合规风险。
客户的贷款或者融资业务的用途可以是经营周转、消费或者固定资产投资,但不可能直接描述为“过桥”来掩盖风险,这样的话,岂不成了和尚头上的虱子?比如,商业银行法就规定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贷款,既然要指定用途,哪怕硬编,也要编一个像样的。
既然是过桥,其期限一定会很短,这是它的最大特征。比如,一笔大额贷款用了几天就还了。
除此之外,“过桥”前后一定会有一笔金额大致匹配的业务,在“过桥”业务发生之后,旧业务结清,新业务随之落地。
最重要的一点,新业务的融资款与合同约定用途肯定不符。新业务的融资款只会经过几番周折后用于归还“过桥”垫款。
综合以上情况加以总结:银行办理“过桥”业务,要么“过桥”业务本身会“违法”,要么过桥之后的新业务会“违法”。无论掩饰得多完美,总会有“露馅”的时候。
金融监管从业者,良心做事,用心行文,如有帮助,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过桥贷款是一笔期限相对短的贷款,连接两笔期限相对长的贷款,就像是一座过渡的桥一样,所以被称为过桥贷款。 过桥贷款主要用于资金临时周转,起到过渡性的作用。
过桥贷款处于灰色地带,在银行内部却非常常见,并且被银行的高层默许。之前有媒体报道过关于银行过桥业务的风险事件,涉案金额动辄达到数亿元,最近这几年过桥业务逐渐被公众关注。
过桥产品最大的风险是,过桥后不再续贷(收贷)。合同到期后,如果借款人在还款期间没有按时还款出现逾期,惯性逾期或者故意拖息,征信上有明显增加大额负债,公司经营者的业务呈直线下滑,这类客户群体很难再续签。
一般在这个时候,银行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借款人还款或者欺借款人在市场上自己物色第三方公司过桥,然后再放款。对于征信瑕疵或者高负债的客户,还进去之后就直接收贷了,客户经理给的回复或者是:分行不批或者是借款人人资信减级等。
选择银行融资方案,尽量选择期限长,先息后本最好3-5年不过桥。资金使用率高的同时又安全稳健。
个人做资金过桥是属于民间借贷的行为之一,个人资金过桥是否违法,主要看利息支付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过桥贷款是一种合法的贷款方式,贷款期限短利率高,可以满足一些企业短期内的融资需求,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过桥业务属于非法经营范畴,经常性向不特定人群借贷资金,已利息为主要收入来源类似职业放贷人
好多企业,都因为过桥,搞破产,国家政策好,但是到下面执行,真难。
过桥业务2年内超过10个人,非朋友之间的的过桥只要收了利息超过36%就涉嫌犯罪。